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491|回复: 14

一句话 一辈子(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3-17 22: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句话  一辈子(一)
    张吉明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当我听到著名歌星周华健深情地唱着《朋友》中的这几句歌词时,深切地感受到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和那怕是“一句话”真能影响“一辈子”的弥久和深远。
    每当这时,我总是立即想到在部队时,我的老领导——当时我所在部队的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夏生道同志对我讲过的一句语意深长的话,这句话整整影响了我30余年,并继续影响着我,为我一生从事的事业产生了深远而有益的影响,也使我的人生长河不断闪烁出一个个新的精彩的浪花,使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斑斓。
    那是1976年9月,当时我正在师政治部宣传科任职。从1969年12月任师通讯报道组报道员到当排长、宣传科新闻宣传干事,整整工作了七年多的时间。在那期间,由于我本身具有“文革”前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的文化功底,加之我在首长和老同志的言传身教下学习、钻研的刻苦努力,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那些年《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华通讯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常刊登播发我撰写的新闻、通讯、言论稿件,受到部队战友们的好评和领导的表扬,因为1975年新闻报道成绩突出,1975年9月将我由排长提拔为连级干事,1975年年终总评时,师政治部唯一为我荣记了三等功,那是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最辉煌的时期。
    然而,正当我继续攀登新闻工作高峰的时候,我的工作转移了阵地,为了宣传落实中央军委裁军100万第一批军转干部到地方创业的先进事迹材料,以教育在部队陆续进行的第二批、第三批转业干部,师首长决定充实干部科的力量,选拔文字工作水平高的同志承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惜才如命的宣传科长夏生道知道了师首长调我去的这个决定,很不情愿。感到我们宣传科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这么一个得心应手的优秀新闻宣传干部,突然调离成了干部科干事,真不舍得放走。但服从的天职,又必须执行师首长的决定。在欢送会上,这位1951年参军到部队的志愿军老同志深情地对我说:“你优秀的写作水平,是多年锻炼的结果,不是那个人都能达到的,你到干部科写得少了,但你一定不要放下你的笔!”说着,热泪盈眶。我理解首长的情谊,立即站正向科长行一个标准的军礼说:“永远不会忘记首长的话,一辈子!”
    从此后,不论工作如何繁忙,我都牢记老首长的话,从未放过手中的笔。在干部科做了4年干部工作,而且是极为紧张的时期,1976年我一个人负责安置了全师从排、连到营、团级的860多名干部的转业分配工作,有时从早到晚处理转业干部的安置问题,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不停地接电话,耳朵就处于麻木了的状态。但一旦有点闲余时间,我总是抓紧撰写各类文章以练笔,正是利用1977年和1978年一年多的星期天、节假日,我完成了一部六万余字的中篇小说,写了几篇短篇小说,撰写了全军《向硬骨头六连学习》一书的3万字的经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出版。做干部工作4年,尽管写文章少了许多,但并没有使文字工作生疏。
    也正是因为我有许多有价值的文字见报,被战友们称之为部队才华横溢的佼佼者,197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经过对部队多名干部的认真考察,优中选优确定,调我到军政大学干部部工作,调令下发到军部,当时的军政委因听信嫉贤妒能的小人之谗言而扣押命令,好事告吹。
    1979年9月我任师炮兵团122榴弹炮营副教导员,工作同样繁忙,但我牢记老首长的话,从不懈怠,笔耕不辍,发挥自己身在基层的优势,撰写了许多篇干部战士的典型通讯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时常刊发播放我写的人物通讯,典型报道。我在副教导员的工作岗位上一直干了7年,年年被南京军区政治部队《人民前线》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以高标准衡量,认为我既熟悉干部工作业务,又有良好的文字功夫,既有机关工作能力,又有基层工作经验,确属难得的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当即确定调入总政治部干部部工作,师政治部主持工作的首长政治部副主任李海门、米养民为能给总部推送优秀人才而自豪,一致同意,后由于当时品质极不正派的师干部科长嫉贤妒能,从中作梗,假传师政委不同意,而未能成行。
    之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训练部长迟世义看中了我的才能,决定将我调到训练部工作,然而分管训练部工作的上级领导想调其他人,我又与此失之交臂。真可谓命运多舛,世路坎坷啊!
    也正是由于自己发表的作品比较多,在南京军区名声远播,1981年、1982年两次被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前线文艺》编辑部,借调做编辑工作近两年。在这期间不仅发表了多篇小说、诗歌、散文、散文诗,还结识了南京军区的著名的军旅作家《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海岛女民兵》《南京大屠杀》《唐山大地震》的作者和全国十佳制片人(当时的《前线文艺》编辑)、军旅作家贾晓晨等作家群体,受益非浅。
    也正是因为我笔耕不辍,学习掌握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相关的丰富知识,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在1983年3月参加南京大学哲学系干部专修班考试时,在200余名参加考试的部队干部中,以平均90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师第一名。也正是由于我不像有些人那样,把写作当作升官晋职的敲门砖,只要登堂入室了,就弃之一边,而是把写作当作一种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实际能力,当作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载体,因此,乐此不疲,始终如一。因此,在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期间,结合学到的知识,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评论文章、小说、诗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评为92名学生中仅有的六名“三好学生”之一,并获得当时军首长后来的中央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中央委员广州军区政委史玉孝上将的嘉奖。毕业后,我以极短的时间,饱蘸激情,满怀深情,创作了反映军营大专班的五万多字的全景式报告文学《来自全军第一个大专班的报告》。(有机会我可以发在二师战友网上,让战友们共享及批评指导)
    也正因为我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尤其是读了南京大学哲学系大专班之后,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优化了知识结构,提高了综合素质,1985年10月被提拔到师后勤部任政工科长,全面负责全部干部战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自己能写、能讲、能干,处处做出表率,因此后勤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历届最优,受到干部战士的拥戴和敬重,受到师首长的多次表扬,当时集团军政委吴铨叙同志专门召见我和五团政治处主任张三旺,对我们两人的工作成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表扬。1986年底年终总结时,师党委向军党委为我报请记三等功,当时的军首长后来的中央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上将、中央候补委员副总参谋长吴铨叙上将颁发了嘉奖令,作为团级领导,因工作突出受到军首长嘉奖者寥若晨星,没有过硬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在1987 年12月我刚刚离开部队到地方工作单位报道后,南京军区政治部《人民前线》报社仍为我寄回来当年荣获新闻报道一等奖的荣誉证书。南京军区是陈毅元帅培育出来的具有文化传统的全军先进单位,文化发达,人才济济,在全军区评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70篇的情况下,能跻身一等奖行列绝非易事。记得1987年6月南京军区政治部人民前线报社评论部主任组织全军区知名的优秀通讯员,办了一个评论文写作培训班,(就是那次培训班上我撰写的评论文,获当年度军区新闻报道一等奖)听说我当年已经确定转业回地方工作,非常惊讶和惋惜,说,你又能讲、又能写、又能干,1米78的个头,气宇轩昂,仪表堂堂,军人气质,豪气英发,转业地方岂不可惜!我的战友是傅政委(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傅奎清)的秘书,让他建议傅政委赶紧把你这军队建设的难得人才留下!我说,不必了,我已经给史玉孝副政委透露过想转业,当即他就批评我说,这么年轻不能走!好不容易师领导同意我转业了,我怎能又出尔反尔让军区领导说话让我留下呢?他一听甚为感慨,非常惋惜,因是我主动要求转业且决心已下,也只好做罢。
    1987年年底转业到地方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工作后,由于自己在部队时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尤其是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尽管从部队到地方工作有巨大的差异,但自己却能轻松地适应工作,并且得心应手,卓有成效。在全省讲师团系统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本人撰写的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开创了市讲师团创办以来,从未有论文获奖的先河,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该论文推荐到全省参加河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同样被评为优秀论文,这在保定更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论文受到普遍好评,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反响,为保定争了光,也为军队转业干部的形象添了彩。
    正是因为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勤奋学习,勤奋思考,笔耕不辍,不论政务如何繁忙,我都坚持挤出时间,勤奋写作。转业到地方工作二十年来,我真正做到了二十年如一日,珍惜寸阴,勤奋写作,上班工作紧张繁忙,没有时间写作,我就用星期天,节假日争分夺秒,写各类文体的文章。二十年来,我每年在家里休息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天,一年到头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往往是大年三十的下午1点我还在办公室,而大年初一的上午10点,我早已坐在办公室的办公桌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外出因公开会外,天天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在我以突出的业绩和卓越成果顺利地被评为编审参加答辩时,那些担任考官的省内知名专家赞叹地说:“你作为基层单位的一位主要领导干部,政务如此繁忙,竞能写出这么多理论成果,既有国家课题,又有省社科成果奖,想不到人民日报都有多篇作品,真叫我们感动,我们整天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也没有你的研究成果多和档次高。”并惊异地提问说:“你政务那么繁忙,这么多成果,什么时候,怎么写出来的?”我回答说:“第一,我是把星期天和节假日都用来搞理论研究的,近年来,双休日实行后,每年节假日星期天,加起来多达118天,相当于一年的三分之一,这些时间都用来写文章是相当可观的;第二,我从事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工作已几十年,始终未间断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的理论相对比较熟悉,基本理论不能说倒背如流,但也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有了雄厚的理论功底,写文章就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第三,手快。由于几十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已经到了驾轻就熟的境界,思维敏捷,心快手快,每每写作起来都会笔走龙蛇,文思泉涌,得心应手,极为神速,一篇万把字的理论文章,别人可能半月二十天未必能完成,而自己长则一周,短则三、四天,就能顺利完成,且多为合格品,很少废品,因此,文章就写得多,发表多,成果多,仅此而已。”专家们听罢,赞叹不已,深为折服。(紧接“一句话  一辈子”二)

    [url]  ≧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3-21 02: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深人静心方静。阅读此文,感觉吉明实话实写,毫无华丽夸张之嫌。再读京京评语,确实是“鸭棚老板睡大觉——不捡蛋(简单)!在有节制,注重身体的前提下,工作之余(我已提前退休,属另类),多少抽点时间上来遛一遛,用歌曲中的话说,叫“常回家看看”,其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恐怕到时连自己都惊叹不已呀!学习京京!

    138203138203 138203 [/img] Ν Ν Ν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4-4 22: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銘志的鼓励和赞扬,我也退休了,但不会闲着的,要继续为人民服务呦!

    [url]  ゅ 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槟榔 发表于 2009-4-5 21: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属不容易、不简单啊!很感动、也为你惋惜,错过了那么多的良机——世道不公、天理何在!

    138076138076 138076 [/img] ┿ ┿
    匿名  发表于 2009-4-7 17:23:31
    4# 槟榔
    我认识你,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4-8 0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5# Guest from 222.70.231.x

    我们两个应该是认识的,我在师政治部,您在师医院,医院也有我的老乡,我也断不了去的,认识您。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4-8 07: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4# 槟榔


    感谢槟榔的同情,世道艰难,嫉贤妒能的人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越是坏人,不明就里的领导就越喜欢,在咱们师、咱们军,尤其是在马呀、驴呀的时代,更是这样,断送了多少人才的前程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09-4-8 14: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科长是令人怀念的老首长。
    匿名  发表于 2009-4-8 20:11:02
    7# 张吉明

    我们应该认识,现在又在战友网幸会!人的命运有时自己掌握不了自己,这叫已算不如人算,人算不如天算,做个名与实相符、自己满意自己的人确实很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槟榔 发表于 2009-4-8 20: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9# Guest from 221.235.71.x
    槟榔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4-11 23: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9# Guest from 221.235.71.x

    谢谢槟榔!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4-11 23: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9# Guest from 221.235.71.x


    至理名言!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4-11 23: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8# 李晓侯


    谢谢晓吼!夏科长的确是位好首长!
    匿名  发表于 2009-4-14 13:52:29
    夏科长是令人怀念的老首长。
    李晓侯 发表于 2009-4-8 14:55

    与此文有关?
    匿名  发表于 2009-4-14 13:55:1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 20:01 , Processed in 0.0645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