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战友网 登录
陆二师战友网 返回首页

杨铭志的个人空间 https://leszyw.com/?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读朱炳炎诗《开训你不该走》的一点感想

热度 8已有 203 次阅读2013-4-5 01:51 |个人分类:4. 笑话杂谈| 读诗, 感想

    读朱炳炎诗《开训你不该走》的一点感想

       诗言志,诗寄情。读朱炳炎追祭马开训战友的诗,深感其写到动情处,铁石人也珠泪淋。感谢老同志对后来小战友的一片深情!
       读了这首诗,我又一次流泪,是诗中所忆,也是那逝去不久的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看得分明触摸得着的鲜活的场景,深深打在战友网上而挥之不去的烙印,使我为之感动,也是对我的一次再教育。马开训战友烙在战友网上的印记是隽永清新的,在与病魔抗争中是坚强好样的。他对网络科技知识的刻苦钻研,对生活的乐观,对战友的耿直、对家乡的热爱,对疾病的顽强不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过去在军营,因工作学习操练野营或种种缘分结下战友情,今天在战友网,因同在一个新的平台、新的天地一起学习交流、一起忆旧谈新、一起打趣娱乐,延续了军营未能写完的战友犹如兄弟般的心灵神交。老朱同志为追忆小马写的这首诗,体现了新老战友如同父子、胜过弟兄般相濡以沫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怀,体现了战友网的主流。
       沧桑巨变,斗转星移。当初从戎虽人各有志,性格各异,但一统军令,整齐划一,正是这样的好传统好作风造就了一代接一代、一个又一个、一轮复一轮好将帅,好士兵;如今卸甲虽天涯各一方,战线自不同,维戎马生涯,共系战友情深。我之所言非有定物,只是与曾经的前贤后畏交心谈心:大凡人生得意者不多,失意者比彼皆是,心内之志岂能完全如愿,无奈眼观身外之物,空余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待到一梦醒来时,人老珠已黄,其他还有什么比我们战友身心的自我保健、自我珍惜更为重要的呢?
       马开训战友因病辞世,年仅57岁,此前本网也曾报道并关心过二师战友中其他更年轻的过劳逝者,可谓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老领导,老战友们啊,常听人说“人生如过客,岁月如烟云”,哪怕真的能活到120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实世界大环境的竞争角逐与磋磨中,毕竟还是短暂的,微不足道的。我自体会,小到踢脚跘石头,大到几乎动刀枪,磕磕碰碰,坎坎坷坷实乃人间智力与体力拼搏格斗的常情常理。时世有趋势,有人认为是运势,趋势也好,运势也罢,需求为大,此亦规律。人间有大习,习以为常,何足道乎?重提往事的不快,犹如重登华山再论剑,已实无意义。时过境迁,不提倡万念俱灰,但为了自己和他人,既然当初能够经得起,扛得住,那么今天为什么不能提得起放得下呢?
       战友网是平台,是桥梁,是延续战友不了情的纽带,也是新老战友歇息喘气的凉棚树荫。现在的人常爱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这是广告语,也只能是广告语,殊不知伟人也有难云志,毛泽东老人晚年接见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时曾问过一句话—— 我要向你请教,人对历史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呢? 姚雪垠很直率地回答说:“恕我直言,智无限,力有限。”(据姚雪垠与读者交流《李自成》创作起源)。“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多少人,曾踌躇满志,跨过万水千山,却于一念之差,早已是沧海桑田,物过境迁。“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间处处是青山。” (毛泽东于1910年赴湘潭读书时改写并寄父母的诗)这是伟人当初之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历史与现实的残酷,或许有些无奈,有些悲哀。
       是啊,战友网仅仅为大家奠定一个平台,回忆,只是战友网承载的形式与内容之一,在这里打开尘封的记忆,只是为了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无论是否一帆风顺,平步青云,还是多么曲折坎坷,荆棘丛生,毕竟是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一份引为骄傲和自豪的资本,发泄一下尚无不可,但最终还是需要自我解脱自我总结并吸取其间珍贵的经验教训,也就是日常人们说的:心态好。虽然心态好不一定全然保证身体好,但心态好一定是身体好的重要前提。千言万语一句话:岁月弥坚,战友们多多保重!


附 朱炳炎《开训你不该走》原诗页面地址:
                http://www.leszy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814&page=1&extra=#pid219984


路过

鸡蛋
1

鲜花
7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但茂贵 2013-4-5 11:31
銘志的这篇读后感写的好.他满怀深情眼含热泪,从在战友网这个昔日军营延伸的平台上,又结识了很多未曾相处谋面的新老战友,在网上热情握手飞吻和拥抱,使我们的战友情深似海,亲如兄弟.小马开训战友就是其中印象尤深的一个,如今他病故英年早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深感悲痛.但生老病死是古今中外不变的规律,决不能因此而失去生活的勇气,而是在有限的岁月里珍爱自已健康而幸福,高兴而快乐的生活.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承上启下后继有人,这是兴旺发达的体现.高兴的是,昨晚我见"马开训的儿子"出现在战友网上,让我们擦干悲伤的泪水,深藏难忘的记忆.经常关注"马开训的儿子"怀念开训战友!让马开训战友永远活在<陆二师战友网>这个充满生机和真爰的平台上.这也是我对此文的读后感慨!
回复 朱炳炎 2013-4-5 12:47
谢谢杨编的文章!把战友情凝聚在战友网上,让战友们在这是个平台上发挥一技之长。共享交往之乐!
回复 杨铭志 2013-4-6 19:33
但茂贵: 銘志的这篇读后感写的好.他满怀深情眼含热泪,从在战友网这个昔日军营延伸的平台上,又结识了很多未曾相处谋面的新老战友,在网上热情握手飞吻和拥抱,使我们的战友情 ...
感谢老哥真情的回复!
回复 杨铭志 2013-4-6 19:34
朱炳炎: 谢谢杨编的文章!把战友情凝聚在战友网上,让战友们在这是个平台上发挥一技之长。共享交往之乐!
感谢老哥认真回复!
回复 朱炳炎 2013-4-6 20:32
杨铭志: 感谢老哥认真回复!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21 23:18 , Processed in 0.0324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