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战友网 登录
陆二师战友网 返回首页

杨铭志的个人空间 https://leszyw.com/?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回复家乡网友“苏轼到过黄陂”

热度 2已有 165 次阅读2017-2-4 14:21 |个人分类:5. 阅文读贴| 黄陂, 苏轼

                       回复家乡网友“苏轼到过黄陂”

[quote][size=2][color=#999999]黄陂那些年 发表于 2017-2-4 13:11[/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595843&ptid=193762][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某到黄陂,我的理解是某日到黄陂,看来苏轼到过黄陂。[/quote]

黄陂那些年 发表于 2017-2-4 13:11 
某到黄陂,我的理解是某日到黄陂,看来苏轼到过黄陂。

我的回复:

      文言中“某”作多用,有时作自我代称,此例多见。既然是《东坡文集》,根据此处语言环境,“某到黄陂”其意应该是“我到黄陂”,而非指日期代称。

后面又有:“【与滕达道四十五首(之十四)】
      某启。专人复来,承已过信阳,跋涉风雨,従者劳矣。比日起居何如?某比谓公有境上之约,[b]必由黄陂遂径来此[/b],拙于筹量,遂失一见,愧恨可”;

      又及:“【与滕达道四十五首(之二十)】
      罪废之余,杜门省愆,人事殆废。久不修问,亦非怠慢。舍弟来,具道动止甚详,如获一见。移守安陆,日问首耗,忽蒙惠书,承已到郡,且审起居康胜。[b]初不轩旆过黄陂[/b],既是州界一走,见亦不难,此事甚可惋叹也。”

      ——以上两处,记载了苏东坡发信后,接到专人复件,又回复对方的函。无论是苏东坡计议途径黄陂,欲与对方一见,未能实现而“愧恨可(感叹语:呵或哦)”,还是埋怨对方既然来到附近,其实“见也不难”,却为什么不来黄陂一见?“这真是叫人遗憾惋惜啊!”
      ——足以说明:苏东坡曾经计议到黄陂,后因“拙于筹量”而临时改变计划,未能与对方相见;然而后来也确实到过黄陂,还是失去了相见机会。(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看来黄陂人文历史往来事多,还真的有待挖掘、考证。有趣,有亮点,更增添我为故乡自信与自豪!

附原文地址:苏轼词中现古代黄陂,从文集判断,苏轼到过黄陂-〖人文黄陂〗

                     http://www.hprx.com/thread-193762-1-1.html



路过

鸡蛋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30 15:10 , Processed in 0.0281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