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9932|回复: 24

风雪太行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14 1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6-9-27 10:21 编辑 <br /><br />              (一)
          1969年12月底,我刚从湖北南漳带兵回来,在商丘营区内碰到一连文书朱德祥。他告诉我说:“你、我、张平等4人在68年这批兵中第一批被提为代理排长,命令是师里下的(当时团里无权提排长)。之所以代理是因为两年的服役期还未满,待明年4月1日服役期满后再下正式命令。”当我回到连队留守班时,正巧连长樊守治、指导员马鸿章也都回商丘开会。他们当面又对我说了朱德祥类似的话。连长还告诉我:“一、二排已与三、四排对调,一、二排驻新乡,三、四排驻长治、晋城。连队现在缺干部,新兵你就不用训练了,明天就回去。”这样我于次日清早在商丘乘火车,直接回到山西长治北。
          长治北地区是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西北约30里处的一个新兴工业区,是河南新乡通往山西长治的铁路终点站,(那时郑州至太原的铁路还没有打通),全程460里。因火车一路都是上坡,车速较慢,每次运行需近8个小时,下山时车速稍快一些。辖机务段、电务段、工务段、水务段、火车站、铁路医院、子弟学校等单位,总人口12000余人。在地域上属山西省长治市,在隶属关系上则属于郑州铁路局新乡分局管辖。
         长治市古称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也称晋东南。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即:太行山之颠。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上党可望得中原”之说。隋末唐初瓦岗农民英雄在这里留下很多足迹,秦琼卖马的路州离连队驻地仅两站路,唐朝名将郭子仪在这里屯兵习武数十年。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组织了著名的神头大战、长乐大战、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在刘、邓的指挥下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
          这里山高坡徒,气候变化无常,基本上属于高寒地区。每年九月开始霜冻,十月开始下雪,直到次年四月雨雪天气不断,冬天气温通常在零下10度以上,最冷时达零下24度。六月三伏天下冰包是常事,我就遇到过几次,鸡蛋大的冰包打得人青疼。盛夏时节白天必须穿军衣,穿衬衣的日子有,但不是很多。中午和晚上睡觉必须盖被子。且常年没有蚊子、苍蝇,晚上睡觉不用挂蚊帐。因此,那里夏天好过、冬天难熬。
         在严寒冬天,由于山高天冷、霜期长、雨雪多,给部队训练带来极大困难,经常被冻得手脚红肿,浑身打颤。尤其是射击训练,每次最多只能练一个小时,时间长了人受不了,非得让战士们起来跑跑步,身体发热后才能继续训练。从每年九月开始,晚上站哨时必须穿大衣,戴棉帽。从十月到次年四月家里必须生炉子,而且一天到晚都不停熄。好在驻地门前有一大煤场,烧煤不要钱。烤火、做饭都到煤场去捡,而且专捡那些亮晶晶的块子煤烧。我们到那里近两年时间,从来没有人过问。就是当地老百姓买煤也很便宜,一毛钱随挑,只要挑得动,一元钱随拉(指架子车、湖北称板车),只要拉得走。
         我们到长北地区名义上是军管,其实什么都不管。早在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师三团就向该地区每个单位都派了军代表,每隔一段时间就换岗一次。如果该地区有什么公差勤务需要解放军协助,每次都由军管会事先通知我们,其余时间大多都由连队自行安排训练。因此,那里的空余时间多,连队干部的机动权限大。基本上是连队干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人无权干涉。
        我们把驻地附近把闲置多年的数十亩空地开垦出来,全部种上玉米,长势喜人,团首长高兴得合不拢嘴,先后组织全团副连职以上干部分期分批到那里学习、参观。营长张邦录看到那里训练环境很好,地形开阔,安静舒适,没有干扰,先后两次把全营的正副班长从郑州调到长北各训练一个半月。
          这里盛产苹果、梨子,多而便宜,满山遍野都是果树。“走路不小心,苹果碰破头”并非虚话。站在果树下不用手就可以咬到果、梨,那绝对是真的。当时在市场上也只卖三、五分钱一斤,还没有人要。
         这里鸡鸭很多,价格便宜,每五角钱就可以买到几斤重的老母鸡,比吃猪肉还划算。司务长经常买鸡回来给连队改善伙食。据当成老百姓讲,以前他们只吃鸡蛋,并不吃鸡,还是1958年通火车以后,见河南人吃鸡,他们才知道鸡子能吃,即使如此,但仍没有吃鸡的习惯。
         那里的鱼很多,市场上也才卖一、二角钱一斤,据说当地人不习惯吃鱼,说是吃鱼扎嘴。我们在那里虽然只有四角五分钱一天的伙食标准,但伙食比在河南好得多。驻地附近有一座水库,水很深、鱼也多,常年没人管,连长樊守治发现了这个秘密,为改善连队伙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带了几个战士、几颗手榴弹,把弦一拉,往水里一塞,连响声都没有,水库里的鱼立即浮了上来,结果两颗手榴弹捞了一麻袋,全是几斤以上的大鱼,小鱼不要。以后又搞过几次,因为没有打捞工具,全都是几个会水的南方兵脱光衣服下去用手捞起来的。后因天冷、水凉、身体受不了,加上连队干部内部反对才没有再搞。
         为提高部队的抗寒能力,适应三北地区作战(指东北、华北、西北),连队干部有意识地让大家在高寒地区进行战术、哨位、野炊和夜间训练。野炊训练时要求白天不冒烟,晚上不冒火。还尝试用脸盆做饭,用雪化水做饭等,提高部队野外生存能力。提出的口号是:“身在太行山上,眼观世界风云”、“面向三北为实战,面临三九战严寒”。由于长时间在高寒地区野外训练,又吃了些不洁净的食物,雪水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污染尘土,是最不卫生的,使我们这些南方兵很不适应,不知不觉患了胃病。开始总以为是肚子疼,治疗一个多月无果后,到新乡铁路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胃病。一直到现在困扰了我数十年。
         在长北训练期间,我还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一次,天降鹅毛大雪,气温在零下15度以上,我带全排到山上实弹射击考核。结果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都只能打单发,不能打点射。如自动步枪按当时的射击规则:8发子弹,5次发射机会,三个单发,两个点射。打单发时各种武器都很正常,打点射均不滑机,子弹不能送上堂。开始以为是枪有毛病,经反复检查才知道是气候问题。弄些干柴用火一烤,枪机马上恢复功能。
         事后,我专程回商丘到后勤枪械修理所咨询,并请教有关武器专家,才知道是我国的钢材质量不过关,北方生产的武器可以到南方用,南方生产的武器则不能到北方用。我们属南方部队,到太行山高寒地区打射击,自然受到气候影响。我说:“如果我们到北方打仗那事先必须换装啊?”该专家马上回答说:“那是必然的”。
                               (二)

          1970年4月上旬,长北地区晴空万里,一望无云,地上的积雪也化得差不多了。一天,副指导员张国胜对我说:“我们到长北快一年了,还没有到太行山顶上去过,明天上午我们到太行山顶上去看看怎么样?顺便带部队进行爬山训练。”我说:“山下的雪是化完了,但山上的雪可能没有化完。”太行山顶离驻地有30多里路,山顶上白雪皑皑,肉眼都看得到,我担心不安全,主张半月以后再去。张表示同意。
          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天气晴好,我和张副指导员带领全排战士以外出训练的名义,带着武器来到太行山最高的那座山头脚下,(海拔2880余米),在离山还有三、四里远时,突然感到口渴、胸闷、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心想刚才还是好好的,怎么突然生起病来了?一看排里其他同志有近三分一人出现这种现象,问随队卫生员张保军(河北省阜平县人、1969年入伍)才知道这是典型的高山反应。
         山上和山下虽然相隔不远,但气候则千差万别。山下晴空万里、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山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大雪封山、白雪皑皑,银白色的世界完全看不到路径。满山遍野烟雾腾腾,各色彩云环绕山头看不到边。经太阳一晒,焕发出五彩缤纷的彩霞,好看极了,简直如同站在天宫一般。由于山上的积雪没有融化,找不到上山的道路。我们在山下转了好几圈,仍然不得要领,本想回去又心有不甘。很多战士纷纷要求上山,说:“既然来了就上吧,要不然这30多里路岂不白跑了。”我问张副指导员怎么办,张见战士们情绪这样高,心情迫切,大手一挥:“上!”这时八班长宋天祥(69年入伍、河北完县人)走到我面前说:“雪里冒出小树枝的,说明那个地方的雪不深,那就是我们上山的道路,我说:“好,就按你说的办。”经过数十分钟的努力,终于爬上山顶。
          山上有一座古庙,面积约30余平方。庙外有一道三尺宽半人多高的石墙,从外表上看估计是古代人作战的野战工事,至少在千年以上。山头不大,但坡度很徒,总面积约700至800平方米。庙全部是用石头垒成的,没有门窗,也没有神像,估计这座庙的历史不浅,至少有数千年。庙的墙壁四周写满了字,有些是古人的真迹,有些则是近代人写的。由于这座山头很高,地势险要,上去的人不是很多。凡是能上去的都喜欢提字留念,万古传名。这时战士们也纷纷掏出钢笔作诗填词,不会作诗填词的就在墙壁空位置上写:×××到此一游。
          由于山上气候多变,一会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一会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山上的云雾连绵不断、环绕山头。天气晴好时,极目远眺,太行山尽收眼底,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烟雾缭绕时,既看不清、也看不远。站在山头上大声喊叫,对面山谷中很快有了回音。山的背面是数百米深的山谷,悬崖峭壁、险象环生。除了在山顶平坦地带转悠外,不敢向前越雷池一步。我们在山上折腾两个多小时,尽情享受太行山大自然的风貌,真是如痴如醉。尽管从出发到现在已经六个多小时,大家既不觉得累,也不知道饿。我催他们好几次下山,战士们仍然留恋忘返,不愿意下山。
         最后下山时还是找不到下山的道路,一看山高、坡陡、雪多,不敢贸然行动,担心发生意外。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上山容易下山难。后悔今天不该带武器,责怪自已考虑问不细致、不周全。正在一筹莫展、危难之际,还是那位八班长上前对我说:“排长,你让大家跟我走,我怎样做就叫他们跟着怎样做”。八班长把枪背带挂在脖子上,把枪抱在怀里,刺刀收回,两脚一并,顺势坐在雪地里沿来时上山的路线慢慢地滑下去,很快安全到达山下。大家都学着八班长的样子,一个个安全滑下山来。我这才如释负重,长吁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说:“好险啦!今天别说死伤一个人,就是摔断一支枪,也够我跟张副指导员喝一壶的,谁都跑不脱。”事后感到非常害怕,再也不敢到那里去冒险了。
          这里离中央军委授予《永远忠于毛主席好党员李全州》牺牲的地方不足20里,由于山高、林密、沟深、人烟稀少,是销毁炸药的最佳场所。一师在文革中把收缴的武器、弹药大多送到这里来销毁。三团特务连工兵班长李全州就是在一次销毁炸药中不幸以身徇职。为了学习英雄,缅怀英雄的光辉业迹,我连干部战士会同长北地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两次到李全州牺牲的地方参观、祭悼。
        连队驻地离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约90里,在此期间,我连先后两次到那里参观、学习。见到了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李顺达、申纪兰,亲耳聆听了申纪兰同志的事迹报告。西沟大队同延安一样,是我党的最早解放区之一,早在1947年就是解放区的一面红旗,其资历比陈永贵的大寨大队要老得多。         1970年春节,西沟大队给我们送来一汽车苹果、梨子、花生。我们坚持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按价付款,他们以每筐苹果五毛钱,每斤花生二分钱收费。说实话五毛钱别说买苹果,就连买筐子的钱都不够,充分体现地方群众积极拥军的深厚感情。
        1970年8月下旬,我接到团司令部的通知,让我到开封师范学院参加军司令部主办的参谋培训班,时间五个月,9月1日开学。这样,我于8月28日提前离开支左前线回到河南商丘。
         虽然离开山西长治北地区40年,早已星斗转移、物是人非。但至今仍然非常留恋那个地方,留恋那段生活。很想有机会再到那里去看看,如果有战友愿意到那里旅游,我愿意带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伊京京 发表于 2011-1-14 14: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离开山西长治北地区40年,早已星斗转移、物是人非。但至今仍然非常留恋那个地方,留恋那段生活。”版主叙述的非常详尽、真实,没有亲身的经历难以有如此的情感流露,拜读了~

    [url]  チ 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14 14: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

    [url]  ⑩ 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39
  • 签到天数: 32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1-1-14 14: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北我也去过,只是印象不是很深,时间就在4月份。

    [url]  μ μ μ

    该用户从未签到

    何源坤 发表于 2011-1-14 15: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老区人民对子弟兵特别厚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14 15: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应该是下雪的时候,那时候去长北的人很多,司政机关的经常去,全团副连职以上的人大部分都去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14 15: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老区群众确实对解放军的感情很深,现在和那时比较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39
  • 签到天数: 32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1-1-14 15: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彭本炎 我是陪同高玉丰副政委去的,从新乡到长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14 17: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1-1-14 20:19 编辑

    您去我有印象,那个时候我正好在那里,高副政委经常去,基本上常驻四连。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39
  • 签到天数: 32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1-1-14 19: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彭本炎 我们是沿着四连的地方走了一遍。大概一个星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8 21:41
  • 签到天数: 17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王元春 发表于 2011-1-15 12: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四连蹲点时也去过长治,夏天在那里避暑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15 14: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您那时去过长治北多次,印象最深的是高副政委、归华银和您给我们讲解林彪《五、一六》讲话精神,即政变经,革命就是革头,政权就是镇压之权,很多理论基础知识都是跟着您们几位老同志学的。现炒现卖,您跟我们讲,我们去跟战士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1-1-20 18: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排的记忆力真好,特别是去平顺县西沟参观我也去了,那里的一个招待所是很长的一排房子,王殿基连长中午头疼的历害,我给他吃了药躺在招待所的床上休息了一会好多了,下午回到长北车站住地。影像很深的,长北的天气真冷。你说的不错夏天午休必须盖被子。西红柿夏天是长不红的。我常把外皮用小刀削去吃里边红的。在那里我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是在司务长杨浦万不在时偷偷学的。一次撞在铁丝网上把手划出血了。学会没多长时间我一个人骑车跑到长治市,在路上遇见了一辆汽车一慌张连车带人窜进马路边的沟里撞在一棵杨树上倒在那里了,那时年轻没有摔着。下午回到连里和谁也没敢说。怕评不上五好战士。哈哈哈哈。记忆犹新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1-1-20 18: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治北车站那个地方变化很大,那个招待所还在,我们连的伙房还在,其他的几乎变不清楚了。我们连住过的楼房在原址上重新建起五层高的楼。站在那里的地上观望周围的一切倍感亲切。有机会去看看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20 1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过长治北吗?何时去的?我们连队原住那栋房子是地区党组办公的地方,他们把那栋楼给我们住时,地区领导办公室都搬到电务段去了。如果说你想去我们约一个时间,把四连当时的几个老人刘玉成、肖尤华、明五平、余振东等都约着去玩一趟。你还记得扬甫万,他现在武汉市汉南区,腿不行了,不能走路,其他都还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1-1-21 07: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05年四月份专门去玩了一次,看看什么都很亲切,招待所的那个赵师傅我怎么也没打听到,周外的人都换了,楼是那样的破烂不堪。杨浦万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不能忘记。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33
  • 签到天数: 31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1-1-21 10: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意联系吗?我这里有他的电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1-1-21 10: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的电话?就是联系上天这么冷也没法去的。天暖和再说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周光轩 发表于 2011-1-21 1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地方,恐怕也很贫困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保军1 发表于 2011-1-21 1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北那个地方改革开放前很落后的,一年老百姓吃不上几次白面。气温比新乡底个5---8度。气温相差半个月左右。老百姓很苦的,现在好多了。避暑倒是个好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11-22 06:24 , Processed in 0.0609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