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姑娘的拳途
原标题:13 岁女孩向星星——从格斗小白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省赛冠军,13年后负责上海马桥星悦荟炽光格斗俱乐部
【前言】
近日工作走访星悦荟,三楼炽光拳馆内,拳套撞沙袋的闷响穿透喧嚣,格外吸人。进门见女教练帮学员理拳带,磨亮的拳带在指尖翻飞,眼神专注又含着拳馆特有的温和。​休息时交谈,教练向星星,13岁入拳坛,从拳击小白,千日训练、万次出拳,拼得省冠与国家一级运动员证。如今卸甲任教练,将“拳途”熬成光,照亮学员拳击梦。​这份从追光到成光的故事藏着动人热爱,今特撰写她与拳击的羁绊,愿这份热血为追梦人添份勇气,以飨读者。
一、拳缘初启 稚心赴约
向星星出生在四川省攀枝花一户农民家庭,父母淳朴,她是家中次女。当笔者询问她为何踏上拳途,她笑着说道:“和拳击的缘分始于一场巧合。我小时候好动,性格像男孩般调皮。一次,攀枝花市体校拳击教练来我们学校招生。当我一听‘拳击手’时,就觉得很酷。由于此前只在电视上见过拳击,没接触过,却暗下决心要试试,便主动报名选拔。之后,去攀枝花市体育中学集训两个月,凭着一股劲,成功通过选拔留校,正式开启了拳击生涯。”
刚开始学拳击,向星星总觉得自己“笨”:“身体协调性差得明显,连基础的出拳架式都磕磕绊绊。练灵敏梯脚总踩错格子,接教练手靶十次八次空。看队友绕沙袋灵活移动、出拳又快又准,自己像“外人”,跟不上节奏,强度一上来就扶膝喘气,好几次蹲角落想扔拳套。但心里在想:“这不是盼了好久能全天练拳的机会吗?放弃多可惜!”于是她对镜抠姿势,胳膊酸到抬不起也咬牙多练一组,慢慢把“跟不上”的沮丧,熬成攥紧拳套的坚持。
那时的向星星已有主见,家人的支持成了她的坚实后盾:“看你训练这么上心,像男孩一样去闯闯挺好!”父母没反对,反倒鼓励她。有了这份认可,她更拼了。每天扎在健身房,重复练直拳、勾拳,一点点纠正不协调的动作,慢慢赶上进度。她总默念“多下苦功,就离梦想近一点”,日子一天天过,拳击技巧渐渐有了起色。直到有天教练说“你是练拳击的料”,这句话像颗定心丸,把之前所有的不确定都冲散了,也让她更加坚定走这条拳击路。
二、拳技渐长 初尝实战
笔者问起训练细节与磨炼,向星星想了一下说道:“拳法核心就三种 —— 直拳、摆拳、勾拳,刚入门时先练直拳:双手握拳贴紧下巴,一只手从后向前,拳锋对准对方鼻子发力。”接着,她又说,“课上既要学保护自己,也要练攻击;出拳、踢腿是攻,防守、躲闪是守,二者从不是选择题,防守时随时能反击。”那时,教练总说,想躲过所有拳不可能,躲不过就得硬抗,这话后来成了我实战的“定心丸”,每次慌神时想起教练的话,就敢再往前站一步。
经过一段扎实训练 —— 从早到晚对着沙袋练百组直拳勾拳,对着镜子一点点抠出拳角度,跟着教练练躲闪侧移时脚步磨得训练鞋边缘发白,汗水浸透训练服拧出的水淌了一地,她终于从“小白”进阶,迎来首次实战。忆起当时上擂台,她腿止不住发颤,却还是硬着头皮上拳台。“对方一拳就把我鼻血打得止不住流,当时疼得觉得快撑不住了,打完就想放弃。可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又冒出来:这点苦都扛不住,还谈什么拳击梦?最后还是咬牙坚持。”
硬抗的疼,她至今记得:“教练踢到我胳膊,火辣辣的疼很快肿起淤青;他踢完补拳,我根本防不住,拳头打在肋骨,疼得直咧嘴 —— 我那时水平根本扛不住连续击打。一开始特别抵触对抗,教练要和我练,我紧张得呼吸都乱了,大脑空白,什么动作都想不起来。我喜欢打拳,却怕实战,曾被教练放倒过,每次‘打’他,他没事,我倒疼得龇牙咧嘴。我跟教练说,从小到大挨打次数,都没在拳馆一个月多。但这疼也激斗志,后来进步多了,敢出手了。”
三、拳场逐冠 荣誉加身
向星星踏上赛场征程,每一步都刻着坚持:2015 年首战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 44-46kg 级,初登赛场的紧张让她决胜轮稍显局促,最终摘得季军;2016 年再战同级别,她调整出拳节奏,凭稳定直拳连击顶住压力,成功登顶冠军;2017 年升至 46-48kg 级遇劲敌,半决赛惜败获季军;2018 年省运会该级别赛事,她决赛中抓准对手破绽,一记精准勾拳锁定胜局;2019 年锦标赛上,她成功卫冕,稳稳捧住该级别冠军奖杯,用五年赛事交出了从初绽锋芒到持续领跑的答卷。
每一次站上领奖台,兴奋与自豪都化作滚烫的情绪。尤其是 2018 年省运会夺冠时,她握着奖杯的手微微发颤,视线扫过台下的教练与家人时,眼泪险些落下——想起每天晨跑时迎着的寒风,沙袋磨破掌心的刺痛,每次深夜加练后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宿舍,所有苦累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当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递到手中,“值得了” 三个字在心底反复回响。这份沉甸甸的认可,比赛场边的任何掌声都更有力量,也让她愈发坚定:这条拳击路,没白走。
从拳击小白到省赛冠军,她坦言:“每一拳都是成长的印记。”赛场从非坦途,有次比赛她被对手击倒,趴在擂台上时,气馁差点将她淹没,想过暂停喘息。但她想起训练时教练的话:“不站起,才是真的输。” 她撑着擂台起身,重新摆好拳架。原来被击倒不可怕,一时气馁也属正常,重要的是每一次站起,都是扭转局势的希望。拳击教会她的,从来不止出拳的力量,更是跌倒后攥紧信念、重新出发的勇气,这份勇气,比任何奖杯都珍贵。
四、拳坛转身 执教传光
2020年,向星星因长期训练身心俱疲退役,可对拳击的热爱让她放不下。2021 年,她来到上海,转型成为拳击教练,在炽光拳击格斗俱乐部开启新征程。课程覆盖成人与儿童,兼顾体能提升与心理成长。被问起教学特色,她说:“我们教练都有扎实的技术功底,更会根据学员基础定制方案 —— 不管是零基础小白,还是有经验的爱好者,都能找到节奏。教学时会逐一审出拳姿势、脚步移动,哪怕新手也不用怕跟不上,耐心抠细节,大家都能慢慢进步。”
上海闵行马桥星悦荟三楼的炽光拳击格斗俱乐部,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专业氛围。教练团队经验丰富,讲解动作清晰,发现错误会及时纠正,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课程设计很科学:热身激活身体,基础动作打牢根基,实战技巧循序渐进,最后加体能训练,一节课下来暴汗淋漓,解压又畅快。场地宽敞明亮,沙袋、拳台等器材维护得崭新,护具也干净卫生。不管是想强身健体、学防身术,还是塑形减肥、释放压力,来这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来对了!”提起上海炽光拳击俱乐部,一位学生家长满是认可:“孩子学搏击后变化太大了!教练特别有耐心,会蹲下来跟孩子沟通,把复杂动作拆成简单步骤,还靠游戏化教学调动兴趣,孩子现在每次都盼着上课。现在肢体协调多了,遇到小磕碰不娇气,还敢主动挑战新动作。课堂上小朋友互相加油,学会了尊重对手,专注力也提升了,回家写作业坐得住了。看着孩子挥拳时眼里的光,就知道这不仅练了身体,更磨了孩子的意志,性价比太高了!”
【结语】
向星星的拳途,是一场跨越十余年的自我挑战。笔者坦言:“她的拳套纹路里,始终藏着不服输的力量。”退役后转身加入上海炽光拳击俱乐部,她耐心拆动作、定方案,让“拳击是柔中带刚的美”照进学员生活 ——成人暴汗解压,孩子挥拳成长。这条路,她熬过擂台流血之疼,也收获教学的暖,她用经历证明:女性力量可在拳峰迸发,也能在传承中延续。未来,她定会怀拳击赤诚,让炽光成为更多人逐梦起点,用自己的拳途,点亮更多人成长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