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3041|回复: 0

兵海水一瓢 作者:陈学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24 20:5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admin 发表于 2009-2-27 15: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兵海水一瓢
    我们村边有条河,它的名字叫瀍河,系洛阳四大河流之一。其入洛水,济黄河,一路喧闹入海成洋。
    我18岁时,弃教鞭投笔从戎,别瀍河,聚洛阳,傍黄河东去,一路欢歌至商丘,成兵海一粟。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兵海的粟们在那个时代折射出各自不同的色彩而组成光谱,将时代的光辉诠释得透彻明白。
    弱水三千,今仅取一瓢。兵海中有一兵哥儿,有着山一般的身材、金子一般的心灵、大海一般的胸怀,颇值小叙一把。我们就姑且称他“一瓢”吧。
    一瓢为南阳人,先我当兵两年。新兵下连,我最先接触的是他。一见面就感到他热情随和,他接包挎被,带我入门进室,交代几句后便又忙活他的去了。他那临走时的热切抚慰的目光,让我心里的热劲“忽”“忽”地窜了上来。
    “一见钟情”这个词不知是哪个文人骚客妙手偶得造出来的。不论他当时是让这“一见钟情”派何用场的,如今我倒觉得用到这里非常妥帖。兴许是他身材高大给人以安全依赖感;也许是他寥寥的却随和亲切的“欢迎辞”让人感到近距离美;或者是见到了特务连的第一个“特务”留下的却不是“特务形象”。反正我是认定要讹住他做朋友 当靠山的。
    在老兵们一阵热情“围剿”之后,结束了对新兵的瓜分。很不幸没和暗自想讹住的一瓢一个班。
    唉—,唯一的“熟人”就这样跑到别的班去了,我心热是热,但温度还是小有下降的。好在咱有驱动力,伺机主动与一瓢搭讪,因为新兵有点礼貌也不是毛病。几天下来,我侦知,他也是高中生,且写得一手流利的好字,是连队的理论骨干,舞文弄墨的事多少了他。双方竟然如此投缘,真是“千里友缘一线牵”呀!
    现在想来,这大个儿一瓢终不知不觉地坠入我这小个儿彀中。但又细想想,这都是他自己惹的祸,谁叫他先招惹我的。
    再往后点儿,我俩便常出双入对,从而发展为“绝档”。人称如同郑海霞与丛学姗,大个儿健壮,小个儿矫健。熟悉并适应环境后,本爱说笑的我也敢斗胆开个玩笑,当众引用一个时文篇名:“高个子女人和他的矮丈夫”,效果甚好,自然产生一阵欢笑,而我屁股上却挨了“高个子女人”的温柔一踢。
    一瓢好学习,时常买书,自强不息。点点滴滴的知识连成涓涓细流,汩汩注入其如海的胸怀。不能说他文化素养叹为观止,但比我高出岂止三五十丈,可他仍不放掉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来充实提高自己。
    记得湖北南漳71年的杨老兵,来一家信,信中谈及家务事时,其兄引文有“仓廪实而知礼节”等等之语,杨老兵对此不甚了了。问及一瓢,其即予解释,可随即又问我看法,并请教我引文出处。我顿为汗颜:一为一瓢之请教,一为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自此,我努力敦促自己虚心做人,踏实做事,以致以后成了一个“文化”兵,尤其是头年还险些立个个人三等功。
    现在想想,怪不得当时会对一瓢一见钟情,是因为他“胸有诗书气自华”,他的气质使我有了攀交之意,亦不顾有巴结之嫌。
    海,大海,浩瀚无边。是因其胸怀宽广开敞,不弃细流,善纳百川。不是有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嘛。
    一瓢才学人品公认一流,但不知何故,未配上骨干,看来哪个庙里都有屈死鬼呀。倒是我,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拾了个漏盆。76、77年两度外出赴军部师部进行专业培训,并干了个副班座,部队缩编,一瓢却成了我麾下的兵,真是造化弄人呀。但无欲而刚的一瓢,大肚能容难容之事,不馁不躁,无情绪反常之表现,无用武无地之嗟叹,坦然依如故我,该干嘛干嘛。
    自正式归入我大旗之下,一瓢从没给我这新兵蛋子出过一点儿难题,找过一点儿麻烦。反而常关照我的身体,记着帮我的工作。这真是:一瓢兄胸宽如洋,战友情情深似海。
    就以77年团里在三天门的山上修战术场的事来说吧。当时我们班成了技术上的主力,忙着勘察地形,制规划图,经始工事, 筑城修堡,还得时常干些卸建材,搬物品等重体力活。记得每逢卸水泥时,一瓢心眼多,自有许多臭理由,或说班长,你算算这车上多少袋等,大致一人卸多少袋,或说让你帮我取点东西,至于任务,他说一次能扛两袋水泥赶出来。他的意图我心里雪亮 ,至于是否听他,我自会把握。但这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却使我终身难忘。
    最典型的是78年一瓢复员,他私下做我的工作,没有了“官衔”称谓,有的只是真情流动,“兄弟,随我走吧,路上不用随你洛阳车皮,上南阳车皮上,路上不用你动弹一下,吃啥喝啥都有你哥哩”。还说,“你走吧,省得我萦记你,你可不能不够意思呀”。可能有同志会这样问,“部队是有纪律的,不是自家的灶房门想进就进,想出就出,这个老兵难道不懂吗?”但我却没怀疑他是“短路”了、“进水”了,而知他是因为真舍不得分手而算不清帐从而说的混帐糊涂话。
    一瓢并非糊涂人呀!我至如今还觉得他的脑筋过人地清楚。如淙淙流动的小溪一般清澈可感。还是修战术场那年,他奉命出公差,到工地上当民工队的技术员兼材料保管员,因为他无论是人品、作风上、还是文化技术上都是最佳人选。可为此却遭到一些人的猜疑,认为这美差是因我们的私交而使一瓢的“阴谋得逞”的。
    何来此番猜疑,自有它的理论依据,因为工地民工队里有男有女,一瓢前往公干,自然能调节一下单调的生活。说句笑话,也是实话,生活确实是单调了些。因我团随军部驻扎,不归军部建制,离师部又有一二百里,营房内哪有女兵存在,在部队哪给女同胞打过交道,生活哪会富有“色彩”,所以,有些快嘴者戏谑:何时能有大病,上川埠住师医院,或上湖州住98医院多好。
    一瓢对他人的善意的猜测,美好的误会,或者是有理的嫉妒都未在意。我自恃了解他,故而也放心。他步入这“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境,我不敢保险他如柳下惠坐怀不乱,但我可以说,在这“浅草才能没马蹄”之季,一瓢决不会轻狂放纵,信马由缰,“游春归来马蹄香”的。我相信他心底无私天地宽。“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刚则少柔,少柔许会无柔,无柔自当无欲,无欲则应一刚,一刚则自会四大皆空,会使生活中仍无“色彩”,依然单调,故而一瓢能对人之议论、戏谑报以淡然一笑。事实也证实了我的看法,他一身刚正之气,施工中,技术指导到位,物资管理细密,人际关系处理得体,以自己的高素质征服了民工队,从而深受民工们的敬重。
    因需要,班又加派一76年兵往一瓢的工地出差。我暗想,有一瓢榜样在先,尽可放心。谁知这帅小伙儿却后来者居上 ,还真有个姿色尚可的女孩对他有点意思了,一瓢也曾反映过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未引起我重视。这帅小伙儿与我私交甚笃,当他向我炫耀人家给他织的白线衬领时,我才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了,便正色告诫一番。但“将在外,不由帅”,毕竟外出时间多,不便及时教育,这方面出了问题,可不是犯小科的。部队上处理人是非常重的,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让小伙儿葬送了前途。一瓢看中了我的担忧,便主动请缨为我分忧解难。
    现在想想,都处在豆蔻年华,一瓢能严以律己,不做“早莺争暖树”,已难能可贵,但请缨求战,严及他人,意阻“春燕啄新泥”,更是难能可贵的N次方。那么他这样做,该是其本性使然,也应含有帮我忙的成分的。
    据知,他利用在一块工作之便,旁敲侧击、声东击西等等三十六计几乎用了一个遍,收效甚微。一个周日,他高兴地告诉了他从三十六计中找来的新招:瞒天过海、釜底抽薪。原来,需通知民工来复工,可见机行事,斩断情丝。
    南国水乡真好。水波荡漾,河湖池塘比比皆是;陌陂纵横,方方水田新苗攒动。时值春日,更加有花的渲染。哪个真叫美呀。
    触景生情,想一瓢出军营处俗世红尘之境,能“慎独”望花自警,心如止水,当属得道高人(现写此文暂取的代号倒有些禅机在内)。今日之行,望能为新苗正常生长攒动,打药除杈,这往返的三十余里倒也值得。
    脚下有路,路尽有水,水上无桥,唯见两岸桃花片片,驻足细瞅,此岸不远花前柳下,正“野渡无人舟自横”,我心中又是一动,我俩喜值桃花汛期,来到如同桃花源般境地,以扰断交桃花运者的桃花梦为己任,是否不很协调(现在想来,真有点煮鹤焚琴的味道),但“救人”要紧,部队上沾上“颜色”的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舟上无篙无桨,正不知如何操作。却见一瓢微微一笑,拽我登舟,操舟横渡,却原来彼岸固定一绳沉于水下,系在船头,一瓢双手互换,舟自移向对岸。这设计,这招式,令我这生长于北方且又呆在军营不越雷池一步的人耳目一新。
    几经辗转,终到目的地。先向工头通告复工消息,对一瓢奉若神明的工头,在一瓢面授机宜后便屁颠屁颠地跑开了。最终如计锁住重点,同工头合作,向相关者亲属如此这般表述了我等的苦心善意,其中的谈话内容亦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正除了享受了几家民工的热情招待外,还收获了成功:那女孩开工后再没来上工。此招瞒得那小伙儿好苦呀。但愿他能理解并祝他家庭幸福。
    兵海潮水涌动,流入军营的许多许多的兵们在这人生的驿站驻足歇脚、温文习武之后,整理行囊,绑紧鞋带,又流出军营。如同海水蒸发升腾,风云际会再化为雨,洒向北国南疆、中原腹地、西漠东陲,滋大地,润万物,又催发出一派新的生机。
    一瓢与我先后流出铁打的营盘,未少彼此念想。一晃十年,沧海桑田,虽说与他的赠别诗中,有“待到机缘巧合时,相见拥且抱”的句子,但真见面只是觉得是一种奢望,虽说有鸿雁穿梭,无奈仍难解思念之苦渴。
    忽有一日,一瓢飘然如从天降,风尘仆仆成我家不速之客。我老大欢喜,而立之年的人了,但那声欢叫竟带出了几分天真的惊喜与委屈。扑上去握手对视,望着他那热切中又有几分狡黠的眼神,自己的泪出来了。眼前便是梦回萦绕的大个子一瓢呀。你呀你,真是个“少道瓢”呀,知道咱这个年代还没有手机不便联系,“难道你县里没有邮局”,你叫我连惊带叫刺激过度过去了,怎么办。说时迟那时快,腹诽之际,又转念身为男子汉,不能作小儿女态与客人共沾巾,郝颜之中果断拭去泪水。我是主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乐乎?不能粘糊、含糊!当即执手奉为上宾,互诉衷曲,久久绕梁,绵绵不绝。
    一瓢巡视寒舍,果是家徒四壁,他感慨不已,言谈中流露出相助之意,我则极力援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类伟人哲语睿言,再四宽慰,他后随我踏勘黄土岭,视察责任田,未再担相助之事。
    相留再三,一瓢留住一天即辞行。我送他至洛阳时,奔龙门留影作念。后及至车站,快该开车时,这家伙对站台上的我突袭,强行掳我入车厢中,在日常生活中,哪家“高个子女人”收拾“矮丈夫”还不是小菜一碟,更何况这家伙还一度到侦察排当了阵子侦察兵。我凡人俗事多而无随行之备,几阵揖拜,方才获释。自然又失男子汉风度一回:相看两不厌,挥洒泪潸然。
    不久,接一瓢所寄包裹一个,附书这般:“弟债台高筑,家徒四壁,更耕田无牛,本欲迳助一臂,但知人弟耿直当辞,改寄花生仁,我已查此品种适弟处种植,愿能以此为种,作发家之酵母……”。我手捧一瓢之信,遥望南天,朦胧的泪光中那缕缕情丝竟是异常地清晰。
    后依所言,适令下种,不意竟被鼠类所坏,面对疏不忍睹的庄稼地,我悔恨交加,悔求教于人不够,疏忽拌药环节;恨自己持家无方,经营不善,令友操心挂意。面对此情此景,我几欲欷嘘,田荒何足惜,只惋惜一瓢的计划成泡影而已。但为慰友计,后去信谎称丰收,并以此款购得一牛。尽管说一瓢又来过我家几次,但此事至今他仍蒙在鼓中。
    一瓢,我的好老兵,我的好战友,我的好兄长,兄弟我敬重你,思念你,在此遥祝你健康,愉快,万事万事如意!
    一瓢者,何许人也?南阳社旗邓金海也。其以往无一瓢之称,全是写此文时灵闪现而强加于他的,请恕我托大。不过细想想,邓君金海,果也人如其名,有金子般的心灵,大海般的胸怀,大号大可大行其道。再想想,军营兵海中如金海兄者何止万千,今取一瓢之称亦暗含此意,小号亦算小有道理。拙文成时,方悟出题目,决定冠名《兵海水一瓢》。对题

    [url]  ペ 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5 19:04 , Processed in 0.0577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