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章 志如虹 海疆去效命 忠故国 西沙勇奋功
五句头:西沙岛上国旗飘,
万顷波涛万里迢。
碑立主权谁敢辱?
守疆将士战歌嘹,
仗剑雪恨建功劳。
第1节 直穿海峡
蓝天波的小小说最后落实到:“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这声音……越过宁静的夜空,飞向北京。1974年1月,从北京发出号令,中国人民海军打响了西沙之战,中国人民紧紧地和中国人民海军站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保卫着祖国领土领海……海军与南海渔民联手奋战南越政权海军,在敌舰强势的情况下,人民海军以“海上拼刺刀”的大无畏精神,打退来犯之敌,取得胜利。在此期间,蓝天波经常唱着军歌《当祖国召唤的时候》为海军战士助威。
当祖国召唤的时候
挺起胸膛站排头
我就是董存瑞
我就是黄继光
奋勇争当突击手
把光荣写在军旗上
战火青春最风流
英雄的战友们 前进吧
为祖国去战斗
为祖国去战斗
为祖国去战斗
当祖国召唤的时候
挺起胸膛站排头
我就是董存瑞
我就是黄继光
奋勇争当突击手
把光荣写在军旗上
战火青春最风流
英雄的战友们 前进吧
为祖国去战斗
为祖国去战斗
为祖国去战斗
为祖国去战斗1
在西沙海战胜利之际,蓝天波写下了赞美与歌颂的诗篇寄给在广州军区当兵的尤晓苏的哥哥尤晓东。
《寄英雄的中国人民海军 》
我的心,飞到西沙海疆;
我的呼吸,时刻伴随着起伏的波浪。
啊!西沙群岛!
你富饶美丽雄壮;
像一组组威武的哨兵,
把守要冲、警卫护航……
海军英雄,英勇胆壮;
自卫反击,惨烈打仗!
拼死战斗,无畏无双!
你们打得好,打得狠,
打得准,打得英勇顽强!
终究取胜,收复夺回了祖国可爱的岛乡。
保卫海疆做楷模,
正义斗争放光芒。
海军英雄,英勇胆壮!
你们大无畏的精神,在我脑海激荡;
用电信职工的心,向你们致敬!
牺牲的烈士啊,千古流芳!
为了保卫祖国每一寸领土领海——
我们电信职工,不!
全国人民都是你们的后盾,
手扣手,肩并肩,军民团结坚如钢。
关键时刻中国人不怕死,
“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敢于侵犯之敌,定叫他彻底灭亡!
最后的胜利,最后的笑——
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儿郎。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凡被外寇侵占岛礁的日月,
一定重光!
难忘的西沙之战啊!在广州军区当兵尤晓东如同他在沈阳军区当兵的弟弟把珍宝岛之战的情况资料寄给蓝天波一样,把西沙海战的记事资料也寄给了蓝天波。并附有他战友的诗篇:
七绝《梦回西沙之旅感怀》十二首 文/辉叔(许日辉)
(一)
西沙岛上国旗飘,
万顷波涛万里迢。
碑立主权谁敢辱?
守疆将士战歌嘹。
(二)
富饶西沙任我游,
云飞浪卷伴沙鸥。
斜阳夕照天涯角,
碧海苍茫一望收。
(三)
西沙日出看今朝,
劈浪穿波弄海潮。
翡翠幽蓝收眼底,
鸥飞燕插入云霄。
(四)
西沙伴我唱歌声
碧洗蓝天万里晴
半世魂牵南海梦
乘风破浪任纵横
(五)
西沙岛上蟹螺肥,
唱晚渔舟夕落归。
浪里风波云水渡,
湛蓝深海燕鸥飞。
(六)
深蓝大海正阳霞,
日落苍茫夕照斜。
燕点穿飞云雪浪,
明珠一串耀西沙。
(七)
晨曦初照碧波柔,
望断西沙不尽头。
雪浪飞鸥歌孟夏,
海风吹散旧时愁。
(八)
翡翠斑斓一目收,
高天海阔任遨游。
深蓝色调晶莹透,
水下珊瑚竞自由。
(九)
蓝天碧海踏天涯,
劈浪惊涛伴晚霞。
我欲乘风归去也,
今宵一梦到西沙。
(十)
梦回西沙国旗扬,
万顷波涛碧海茫。
壮志高歌豪迈写,
珊瑚一曲颂家乡。
(十一)
半世西沙梦已回,
一朝疆土国门开。
高歌壮志豪情迈,
万里征程今又来。
(十二)
南海之行寄乡关,
倚梦西沙夜色阑。
踏浪乘风三岛览,
不知何日再回还?
尤晓东所记述的西沙海战资料:西沙群岛地处南海战略要冲,不仅是我国西出南航的海上必经之路,也是国际海上航行交通要道,历来为欲称霸者所垂涎。1974年1月中国人民海军与南越政权之间展开的西沙之战。虽然规模不算大,而持续的时间却比较长,其意义十分重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领土和领海主权的决心与意志。张永枚的长篇诗报告就是历史的真切记录。西沙之战前夕的中国,历经了8年“文革”内乱,政治迷局前途叵测,军事指挥动荡未息,经济生产混乱不堪,外交调整变动继续。1951年9月美国避开中国在旧金山与日本签订所谓《旧金山和约 》,南越政权也心怀觊觎,欲浑水摸鱼,染指西沙南沙。这些非分之想未免太非分,与会国家无人搭茬,连其美国主子也置之不理。1955年,中国抗美援朝结束后,正忙于搞国内建设,大概还有国、共内战仍持续在一些海岛间进行,让南越政权觉得有机可乘。他们派出船只偷偷摸摸窜上西沙永兴岛,拆毁了我海军收复该岛的一块主权碑和一块记事碑,似乎这样就能否定中国在西沙拥有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当时的非常时期,包括军队和国防工业都受到极大的干扰和破坏。在国家正常秩序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进程根本无从谈起。各军兵种的正常训练和指挥系统被彻底打乱,部队的战斗力急剧削弱。南越政权大概以为中国已经自顾不暇,于1973年9月悍然宣布将南沙群岛的南威岛、太平岛等10多个岛屿划入其版图。我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南越当局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这一恶劣行径。南越政权立刻诉诸武力,出动军舰武装侵略我西沙群岛。1974年1月15日,我402、407号渔轮正在西沙甘泉岛附近从容撒网,南越驱逐舰4号、16号突然闯进来,横在中国渔民面前,无理要求我们两艘渔轮离开,甚至有南越军人乔装打扮成该国的渔政官员,要中国渔船接受其“检查”。我渔民严词驳斥其无理要求,并叫他们立刻撤出中国海域。南越入侵者顿时凶相毕露,向我渔船开炮射击,并且横冲直撞划破我们下在海里的渔网。随即又冲着甘泉岛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开炮,并派出一个排的人荷枪实弹登岛,强行驱赶在岛上晾晒鱼虾的中国渔民。我渔民奋起反抗,以凛然气势将登岛的侵略者赶下海去。南越政权很快增派驱逐舰及护航炮舰来到这个海域,强占金银、甘泉两岛,正式挑起了这场西沙之战。可以判定,西沙之战的胜利和西沙诸岛的收复是中美战略缓和的附属产物,没有1972年2月毛泽东和尼克松的握手,西沙之战是另一种结局也未可知。
历史巨人 运筹帷幄。“西沙海战”打响后的1月19日中午,已任总参谋长的邓小平带着一份电报驱车来到毛在中南海的住处,请示向西沙增派军舰事宜。毛接过电报看了看,立刻批示“同意”。在邓小平正要离开时,毛忽然说:“慢!”他略加沉思,一字一顿地说:“直接走!”而蒋介石得知情况说了一句:“西沙战事紧呐!”昔日战场上刀兵相见的对手,此刻为共同抵御外侮的目的暂时化干戈为玉帛,这历史性的一幕成为“国共”双方隔海对峙几十年罕见的情景。共产党和国民党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上,站在了一起。西沙之战是中国人民海军在中华民族的领袖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的乾坤巨手拨动的战争之轮,沿着我们的谋划滚动前行。
中华民族的领袖们,对于高强度局部冲突的处理和掌握,需要高度的指挥艺术和灵活的战略战术,既要解决问题,又要把握分寸,避免失控导致冲突的迅速升级。西沙海战是一个经典战例,从1974年1月19日海战打响,到20日登岛战斗即告结束,真是快刀斩乱麻,痛快淋漓。我海军战士的不怕牺牲、奋勇作战精神可歌可泣。“西沙之战”胜利,为我国南海战略态势布下了关键的一子!“西沙之战”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经验对中国和中国军队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在浩瀚南海中的弹丸之地——西沙群岛所进行激烈战斗,却产生了许多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效应,并推动着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演进!
西沙之战令人难忘,
海军之勇得以张扬;
小艇冲锋大舰溃退,
胜利夺岛意义深长。
第2节 激战西沙
1974年西沙海战,一战换来数十年和平。
解放军长期奉行近海防御政策,导致我海军远洋作战能力不足。
近海防御的战略中,最重要的是北海舰队,因为要拱卫渤海湾,防止敌人登陆直接攻打首都。我国花费68吨黄金巨资,购买的4艘苏联驱逐舰(四大金刚),全部装备北海舰队。
东海舰队。因为要和台湾作战,东海舰队的实力也是比较强的。1950年成立的时候,东海舰队就有大小军舰100多艘,官兵2万人。
南海舰队则是最弱的,没有什么大型军舰,对于西沙和南沙的控制力不强。
南沙尚且不谈!就西沙来说,在1946年国军的海军就已经正式收复西沙,在最大岛屿永兴岛驻扎。到1950年,岛上国军向解放军投降,将西沙转交给我军。在50年代,南越却在我们眼皮底下连续出兵,1956年出兵占领西沙永乐群岛中的甘泉岛,1958年出兵占领了琛航岛。
60年代初,南越忙着同北越厮杀,不愿意四处树敌。他们一度从甘泉岛、琛航岛、金银岛撤走,仍然占据着珊瑚岛。
1973年1月,美国开始从南越撤军,后者明白自己很快就要完蛋。
在这种情况下,南越本来应该集中全力和北越作战。然而,南越政府却莫名其妙做出了一个荒诞的决定:在西沙同中国开战,以一场海战胜利鼓舞军心士气。
南越政府认为,中国南海舰队实力薄弱,而美军刚刚转交给南越9艘大型军舰,实力具有一定的优势。
很快,南越开始驱赶西沙的中国渔民。当年的中国渔民同今天不同,他们都是国家组织的渔民,半民半军,很多渔船都配备轻武器甚至火箭筒。
除了捕捞作业以外,这些渔民也有侦查和巡逻的任务。
1973年12月到次年1月,我国渔民先后登上琛航岛、甘泉岛,树立“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木牌以及国旗。
南越海军迅速反应,1月15日南越海军16号“李常杰”舰驱赶我国的渔船,又炮击甘泉岛上我国国旗。
而我国2艘渔船竟然敢于和这艘驱逐舰对峙,还随时准备用轻武器开火,吓跑了试图登船检查的一艘越军武装小艇(8名海军陆战队)。
双方已经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种情况下,南海舰队紧急调遣271号、274号、281号、282号猎潜艇、396号、389号扫雷舰赶赴西沙备战。
其中,389号扫雷舰刚刚修理完毕,连设备都来不及调试就出航。
而此时南越也调集了4号舰“陈庆馀”号、16号舰“李常杰”号、5号舰“陈平仲”号3艘驱逐舰,还有1艘10号舰“怒涛”号扫雷舰。
双方军舰的排水量很悬殊,完全是大舰打小舰。
我军6艘军舰,4艘猎潜艇排水量为300多吨,2艘扫雷舰不过500多吨。而南越的5号舰“陈平仲”号驱逐舰,排水量就有2040吨,几乎相当于6艘我军军舰的总排水量。4号舰“陈庆馀”号,也有1200多吨的排水量。
表面上强弱悬殊,其实我军并非不堪一击,无论火力还是航速都还是可以打一打。
南越海军军舰排水量虽大,火炮并不算很多。4艘舰只有2门127毫米火炮、3门76毫米火炮、10门40毫米机关炮、18门20毫米机关炮。
而解放军军舰虽小,却有3门85毫米火炮、4门57毫米火炮、6门37毫米机关炮、12门25毫米机关炮。
可见,双方就火力上来说,解放军并不吃亏。自然,南越海军有2门127毫米炮,在远距离的威力很大,射程也远,其余火炮则没有任何优势。
同时,我军有着相对丰富的海战经验,曾经和国军的军舰多次交火。
此次海战,我军85毫米火炮和37毫米火炮大量使用爆破弹。相反,南越
军类似口径火炮则主要使用穿甲弹。
双方刚刚交火,我军就立即高速靠近南越军舰,以密集的近距离炮火猛击。在这种距离,南越海军先进的火控系统发挥不了优势,127毫米火炮也不能有效炮击。于是,双方拉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实力相当,海战非常激烈。
双方火炮激烈对轰,南越海军使用的穿甲弹较多,命中以后往往穿透我军小军舰,从另一头飞出,造成的伤害很有限。
说通俗点,就是打了一个洞。南越海军火炮口径也不大,这种洞算不了什么不容易造成致命伤。
相反,我军使用的爆破弹较多,击中敌舰后爆炸。这使得南越军舰很快千疮百孔,甲板和军舰表面一片狼藉,舰载设备和火炮毁伤殆尽,水兵死伤严重。
激战了1个小时,南越10号舰“怒涛”号扫雷舰被击沉,16号舰“李常杰”号中弹820发之多,船只倾斜超过20度,负重伤勉强逃走;4号舰“陈庆馀”号也中弹800发以上,回到后方修理了1年也没有恢复;5号舰“陈平仲”号勉强算是轻伤,也迅速逃离战场。
解放军的损失也不算小,389号舰弹药库爆炸、重伤搁浅,274号舰被击中5发127毫米大口径炮弹受重伤,但还可以作战;396号中了11枚76毫米炮弹,好在受伤并不算很严重;271号是轻伤。
我军在短短1小时内,发射各种口径炮弹1万6940发,大口径机枪弹17270发,手榴弹26枚,可见火力的猛烈程度。
炮战期间,274号舰装填手李如意一口气接连装填180发,超过平时训练的最高记录,双手磨烂了都不知道,后来发现他装填的弹壳都有血迹。
更夸张的是,双方杀红了眼,使用了各种武器拼死攻击。
10号舰“怒涛”号重伤后,试图逃走,被我军281号舰追上。一度双方距离只有10米,火炮已经无法炮击,解放军水兵冲出艇舱,端起机枪和冲锋枪对准敌舰猛扫,同时投去一连串手榴弹(26枚)。
战斗非常激烈,官兵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281舰航海业务长张毓清回忆:在指挥所里,我正报告情况,281编队的信号班长正在发信号的时候,一发40毫米炮弹就从敌舰射过来了。炮弹从信号班长的左耳、我的右耳之间穿过去了。老兵都知道,如果炮弹“揉……揉……”地声响,那还远着呢,但是没有声音的、感觉中嗖嗖的那种,就完了。我把脑袋向左一摆,他的脑袋向右一摆,炮弹就从我们俩中间过去了。
随后,一个人继续报告战况,一个人继续发信号,顾不上害怕了。
其实,此战双方算是两败俱伤,但败走的是南越海军,所以还是解放军打赢了。
我军随后占领了被南越占领的甘泉岛和珊瑚岛、金银岛。南越军队共48人没有敢于抵抗,举手投降。
此战解放军牺牲18人,南越海军战死至少53人,包括10号舰舰长。
我军建设海军已经25年时间,却在西沙打了个惨胜,对手是马上就要垮台的南越政权。这种胜利说明了南海舰队乃至整个海军,还有很多问题。
1974年,南越就侵犯西沙群岛并挑起与中国的海战。在海战爆发前的1973年,南越就占据我国南沙6个岛礁,1974年时,南越方面又向西沙发起挑衅,企图侵占西沙岛礁。当年南越海军力量不可小,拥有两艘巡洋舰,并在武器装备上获得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
1974年,南越就侵犯西沙群岛并挑起与中国的海战。在海战爆发前的1973年,南越就占据我国南沙6个岛礁,1974年时,南越方面又向西沙发起挑衅,企图侵占西沙岛礁。当年南越海军力量不可小,拥有两艘巡洋舰,并在武器装备上获得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支持。尽管南越在装备上占据了一些优势,但中国还是对南越的侵犯予以了坚决反击,并成功击败南越海军。
对峙现场,敌强我弱
1974年1月,农历虎年来临前夕,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中国海军和南越海军爆发“西沙海战”。
这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也有人认为是我国海军迈向“蓝海”的第一步.这场海战, 是在永乐群岛海域进行的。永乐群岛是西沙群岛的一部分,由珊瑚、甘泉、金银、环航等岛礁组成,乃中国固有领土。 从19世纪起, 部分岛屿被在东南亚殖民的法国占领,1954年法国败走之后,珊瑚岛落入受美国支持的南越之手。
1973年初,美国决定从越战泥潭中抽身,将大量的舰艇交给南越。南越阮文绍政权自认为海军力量已经跻身世界前十。从这年的8月开始,南越军舰频频侵犯中国领海。
1974年1月11日,南越更是把西沙群岛划到自己的版图内。南越军舰在西沙永乐岛海域活动更加频繁,并将登岛部队北调岘港,欲侵占整个西沙群岛。15日,南越海军“李常杰”号和“陈平重”号两艘驱逐舰与中国渔船对峙,并炮击甘泉岛上的中国国旗。17日,
南越军队登陆金银岛,又强占甘泉品
面对南越的入侵,中国南海舰队奉命派魏鸣森和王克强,率领由两艘猎潜艇271号和274号组成的271编队,于18日晚上赶到永乐群岛,进行护渔和补给,并将海南军区4个武装民兵排送上晋卿、环航、广金三岛。
17日,南越增派“陈庆瑜”号驱逐舰抵达这一海域。18日上午,“陈庆瑜”号和“李常杰”号再次武力威胁中国渔船,在中国271编队赶到后才挂上了“本舰操舵失灵”的旗号,离开现场。
也是这个上午,由中国海军389和396两艘扫雷艇组成的396编队与271编队在永乐群岛海域汇合。
当晚, “陈平重”号在“怒涛”号护卫舰的陪同下重抵这一海域,大校何文鳄乘坐“陈平重”号抵达,他是南越海军在战场的最高指挥。至此,双方对峙的舰艇的数量为4对4,不过,南越海军在装备上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南越这几艘军舰都是美国制造,曾在美国海军服“李常杰”号在南越很有名,曾在海战中击沉14艘北越的军舰。相比之下,中国这4艘舰艇的总位,还不及对方的1艘,而且对方普遍装备火控系统,中国舰艇则基本上还是人力操作。双方实力对比之悬殊,是显而易见的。
南越“打响了第一枪”
据当时“陈庆瑜”号的舰长武友山(音译)多年后在美国回忆,由于兵力占据优势,南越海军想采用“速战速决”的策略结束战斗。武友山还确认,是南越海军“打响了第一枪”。
事实的确如此。 当时南越海军发现中国只有4条小艇,立即兵分两路占据有利的外线,展开战斗队形。
据当时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司令部译电员李兆新后来撰文回忆,1974年1月19日5时47分,“陈平重”号率领“陈庆瑜”号由金银岛、羚羊礁以南的外海向琛航、广金两岛接近;接着“怒涛”号和“李常杰"号由广金岛西北向中国舰艇接近。中国南海舰队司令张元培立即命令:396、389两艘扫雷舰进至广金岛西北海面,拦截敌“李常杰”号和“怒涛”号舰;271、274艇编队进至广金岛东南海面,监视“陈庆瑜”号、“陈平重”号。
清晨,数十名南越军人在广金岛抢滩登陆,向岛上中国军民开枪射击。守岛中国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他们撤回舰上。岛上登陆失败后, “舰坚炮大”的南越海军,便转而进攻中国舰艇。
“李常杰”号开足马力,径直冲向中国396编队。张元培要求前线:一定要坚持先礼后兵,后发制人,我全体官兵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先开第一炮。
10时23分, “陈平重”号高速冲向中国274号猎潜艇。何文锣接到南越指挥部命令,率先对274号舰艇驾驶台开炮,中国舰艇开炮还击。海战正式开始。
击沉南越“怒涛”号
这场海战基本上是2对2。中国的271、274艇分别攻击“陈庆瑜”号和“陈平重”号,396、389舰则攻击“李常杰”号和“怒涛”号。面对这种架势,南越军舰试图拉开距离,以发挥其远程火炮的威力。 但中国海军舰艇紧紧咬住敌舰不放,开足马力,穷追不舍。中国军舰上射速极快的小口径火炮一阵齐射。
战斗中,271艇利用敌“陈庆喻”舰的火力死角进行了集中攻击,造成敌舰通讯中断,军旗落入海中,迫使其拖着浓烟逃逸;396、389号军舰则贴近“李常杰”号进行集中近射,“李常杰”号甲板上多处起火。此时, “怒涛”号趁机向我389舰偷袭。紧急时刻,271编队两艘猎潜艇向“怒涛”号右脑一阵急射,敌舰中弹起火。11时49分,中国海军猎潜艇第74大队 (有281和282号两艘,18日抵达西沙群岛宣德群岛的永兴岛附近待命)火速赶来,进入战场。
南越舰队以为是大部队,12时,他们仓皇掉头撤离。“怒涛”号本身航速慢,加上受创,无法跟上逃离的同伴。12时12分,第74大队接到了攻击命令,281艇全速上前,向“怒涛”号猛烈射击,于14时52分将其击沉。
毛主席命令:“直接通过台湾海峡”
第二天,也就是1月20日,9时35分,中国军队发起收复三岛的登陆战。失去海军支援的岛上南越军队,实际上已成为中之鳖。经过约4个小时的战斗,五星红旗就再次插在了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上。
第三天,战事结束后,南越一度摆出报复的姿态,派出6艘军舰从 港驶向西沙群岛,又派两艘驱逐舰增援呢港,并下令该地区的海、陆、空三军全部参战,同时请求美国第七舰队援助。对此,中央军委和海军批准张元培司令的请求,“调东海舰队3 艘导弹护卫舰紧急南下,支援南海舰队” ,。以往,由于台海关系紧张,中国海军舰艇从东海到南海,都需绕道入太平洋,过巴士海峡。而这一次在毛泽东主席“直接通过台湾海峡”的要求下,3艘导弹护卫舰有惊无险地通过海峡。
第四天,南越当局看到局势发展对自已不利,于是做出了“应避免下一步同中国作战”的决定。西沙海战结束。
第五天,这场战斗,中国4艘舰艇受伤,18人牺牲,67人负伤;南越损失更大, “怒涛”号被击沉,阵亡53人,16人负伤,48人被俘。
西沙海战,中国一战打响国威,击沉“怒涛”号,击伤“李常杰”号、“陈庆瑜”号、“陈重平”号,登岛作战中击毙敌人3人,俘虏49人,让南越当局再也不敢挑衅中国。
诗曰:七绝·西沙海战
疆场效命志依然,
南海风云恨九渊。
仗剑天涯忠故国,
应时策马奋功前。
七律·南海三沙
乘风踏浪赴三沙,南海明珠映彩霞。
丽岛瑰洲翡翠景,银滩绿树珊瑚花。
清深水底琼鲨舞,碧透云空鸥鹤家。
宝藏绵绵兴盛世,神奇海域壮中华。
蓝天波也唱起了军歌《天海长城》
天蓝蓝海蓝蓝
天尽头有一群铁打的汉
海蓝蓝天蓝蓝
海尽头有一道钢铁的边防线
海风吹黑了你的脸
浪花磨硬了我的肩
乘银鹰上天清点星星
驾长鲸下海护卫白帆
要问咱 穿起军装啥滋味
嘿 军旅中的岁月有苦也有甜
天蓝蓝海蓝蓝
天尽头有一群铁打的汉
海蓝蓝天蓝蓝
海尽头有一道钢铁的边防线
挽起手就是万里长城
向前进就是红旗招展
为祖国繁荣日夜护航
为人民安宁守卫边关
要问咱 穿起军装啥感觉
嘿 军旅中的岁月永远留恋
天蓝蓝海蓝蓝
天尽头有一群铁打的汉
海蓝蓝天蓝蓝
海尽头有一道钢铁的边防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