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1|回复: 0

《退役兵的天云梦》第一部(军歌销量)39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梁庚森 发表于 2025-7-21 17: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39章  珍宝归 战火烧熊掌  打硬仗 颁发英雄奖
五句头:弹丸小岛视国珍,
领土主权一寸金。
若是敌人来入犯,
甘流热血不惜身,
宝岛将兵忠勇魂。
第1节   血战宝岛
蓝天波小声唱着《军旅不了情》来到了省军区后勤部政委尤易慧家里,希望尤政委帮办一件事儿——
《军旅不了情》
风风雨雨走了这么多年
总也忘不了当兵的那一段
几回回梦里梦见队伍里走
一二三四放开了喊
那几年拉着太阳的手
那几年靠着战友的肩
军号声声情也奔放
歌声阵阵心也浪漫
遥远的绿色大军营啊
我是流水的兵你是铁打的营盘
---Music---
风风雨雨走了这么多年
总也忘不了那一群男子汉
几回回梦里梦见十五的月
夸起了故乡说童年
那几年共流过血和汗
那几年同是长城的砖
现在我想与你叙叙旧
儿女灯下情也缠绵
别来无恙的战友们啊
我是梦中的客你是永远的帆
你是我生命永远的风帆

蓝政委与季清洁夫妇有一女二子,女儿在部队医院当护士,大儿子尤晓东与小儿子尤晓苏分别在广州军区和沈阳军区当兵。蓝天波比晓东大三岁,比小苏大六岁,算是同一代人吧,又在政委家见过面,所以就有了书信来往。蓝天波给在沈阳军区当兵的尤晓苏寄去了他写的一篇反映军民关系的小小说《借被褥》:
星期天的早上,刚接过班,就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我拿过耳机,只听里面传来:“喂!我是解放军老史啊!想找你去商量个事儿……”“噢!是史排长,好啊!”
提起史排长,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去年就听说是排长到深山密林里执行任务,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滚滚的洪水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英勇抢救了一个一个落水遇险的贫农儿子,荣获了三等功。来我局不到两月,就多次组织职工听忆苦报告,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开展革命大批判,提高了职工的阶级觉悟和路线觉悟,并利用空闲时间千方百计地帮助局里和有困难的通知做这做那……啊!史排长的先进事迹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突然,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史排长和几个战士出现在值班室门口。我慌忙迎上去紧紧握着史排长的手,兴奋地说:“请也请不来的稀客,今天可有机会向你好好学习学习!”史排长笑了笑说:“是来向你们求援的,请借些被褥给我们。”“嗯!借被褥——”“是这么回事儿……我们所在部队搞野营拉练,有十多个战士执行了一整夜任务,马上到这里休息一下……下午就出发!”
“野营拉练没带被褥?”使我不禁有点惑疑,心想这里边一定有文章。于是我胸有成竹地准备将史排长一军:“野营拉练,全副武装,史排长这下子你可算露馅了。”“不,同志!是执行的特殊任务,轻装前进!”史排长认真而严肃地回答道。
听说是特殊任务,看看史排长迫不及待的样子,我恨不得将库房里最新最厚的被褥一股脑儿搬出来。是啊,亲人解放军遵照毛主席关于“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伟大教导,餐风饮雨,跋山涉水,不辞辛苦,能够好好休息一下,就是积蓄了一份消灭帝修反的精力……一阵阵火热的无产阶级感情涌上心头!我一面说:“大力支持!大力支持!”一面打电话找拿库房钥匙的老秦。
“老秦到几十里的郊外去了,我们刚才问了传达室的同志。”史排长边向我讲明情况,边走向值班室的床前,卷着床上的两个被子和一个褥子,满意地对我说:“这就可以!这就可以!”
“不!不!同志们辛苦一夜,这被褥又旧又薄,哪能行啊!”
“行,这盖着柔和舒适。战士们个个身强力壮,稍休息一会儿,精神就恢复了。”
老秦一时回不来,我勉强同意了史排长他们的意见,领着大家到各个侯班室去拿被褥。一会儿,所有侯班室的被褥都拿空了,史排长他们点了点数,说差不多够了。我找了个架子车,把被褥全部装上。走到传达室门口,我发现里面放着一条崭新的被子,如获至宝地喊道:“史排长,来呀!”
史排长走过来,掂了掂被子,指着传达室的老工人轻声说:“让他们躺躺歇歇干什么的,我们已经完全够用了。”顺手将被子底下的一个开了豁的枕头放到车上说:“这个东西还有点用。”
我慌忙夹着被子往车上放,史排长一手推开我,一手向我打着招呼,愉快地和战士们簇拥着车子出发了。
红日高照,辉映着他们的红帽徽和红领章,显得格外鲜艳夺目。我站在门口,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不时地暗暗埋怨这老秦。
吃过晚饭,我照例来到办公室里,迎面碰上了老秦,半开玩笑地劈头就问:“你这老秦,一天跑的没影儿……”还没等我说完,老秦就接了过去:“你呀,真是梁山上的军师——(吴)吴用,装在鼓里醒不了,好事都叫解放军做了。”
我莫名其妙,三步并两步地跑去一看,值班室,侯班室的每个床上,被子褥子枕头都拆洗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放着,连传达室的那个开了豁的枕头也给补好了。看到这种情景,我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已是皓月当空的时候,史排长他们还围坐在桌子边学习毛主席著作。我推门走进去,紧紧握着排长他们的手说:“谢谢同志们!你们真不愧毛主席的好战士,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这声音震撼着整个屋子,越过宁静的夜空,飞向北京……

礼尚往来,尤晓苏就把他有关珍宝岛战事的报纸剪贴寄给了蓝天波:
“老大哥”反目成仇?侵占中国领土,我军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得漂亮04:20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15日,苏联边防军3次出动向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分队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激战近9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挫败了进攻。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宝岛。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
中国边防部队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解放军在珍宝岛大胜,T-62成意外“礼物”,掌握大量先进坦克技术
苏联军方高层不甘心惨败,准备动用核武器,“一劳永逸消除威胁”
解放军珍宝岛反击战,击毙多名苏联军官,缴获坦克送博物馆展览
血战珍宝岛——“珍宝岛”是我国黑龙江虎林市境内的一个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岛,该岛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的岛屿。
按照国际通行的“界河中的岛屿归属应以主航道中心线为准”的规则,“珍宝岛”毫无疑问是属于中国的领土。
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发生变化,苏联便拿出了诸如《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这些清政府签订的卖国条约。
以此为借口,将侵占“珍宝岛”的侵略行为“合法化”。
双方就该岛的主权问题谈判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从始至终都没能统一意见。
此后,苏联军队在“珍宝岛”上的侵略行为,便愈发猖獗起来。
他们开始私自扣押登岛渔民的渔具,殴打我边防军队的巡逻军人。
1969年3月2日清晨,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带领着一队士兵登上“珍宝岛”执行巡逻任务。
上午8点40分左右,大概三十余名全副武装的苏军士兵,坐着军用卡车不请自来闯入了“珍宝岛”。
此前苏军登岛时主要携带的武器,还是棍棒一类的近战武器,但这天这些苏联士兵明显来者不善,非但个个荷枪实弹,在卡车身后还停着一辆配备有重型机枪的装甲车。
面对这种局势,孙玉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怯懦,他严肃地向苏军指挥官发出警告:这里是中国领土,请你们立刻驶离!
然而苏联士兵对孙玉国的警告毫不在意,反倒驱赶我国士兵离开珍宝岛。
为了不让局势进一步升级,孙玉国命令战士们向岛西岸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持续对苏联士兵发出驱离警告。
看到中国边防士兵撤退了,苏联人还以为自己“大获全胜”了,直接驾驶着装甲车追了上去。
当我军第一队巡逻士兵退到岸边时,苏联人沉不住气了,突然向我军战士射击,6名作战人员牺牲。
而另一队的孙玉国听到枪声后,立刻命令士兵,就地建立防线对敌予以自卫还击。
当日,孙玉国率领的边防部队利用地形上的优势,顽强地阻击了来犯之敌。
10点30分左右,战斗结束。
此役,我军牺牲20人、伤35人、失踪1人,击毙苏军31人、打伤14人,击毁装甲车、指挥车和卡车各1辆。
在此后的半个月内,他们也多次入携带重武器入侵“珍宝岛”。
据统计,当时苏军在该地区的兵员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余人,并且配备有七十余辆坦克、380余门火炮、150余辆装甲车以及自行火炮。
装备上的巨大优势,并没有给苏联军队带来预想中的胜利。
3月15号凌晨,苏军60多名边防军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竟然从珍宝岛北端侵入。
发现这一情况后,一营营长冷鹏飞带领着一个加强排,登上珍宝岛,占据了视野较好且利于隐蔽的天然战壕。
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潜伏了4个多小时,终于等来了登岛的苏联士兵。
在苏联军方的认知中,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野外环境下,士兵最多能够坚持4个小时,所以他们选择在当天的三四点钟左右登岛。
但苏联哪里知道,埋伏在隐秘处的中国士兵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就是这几个小时的时间差,却彻底决定了战局的走向,真应了孙膑的那句话:兵者,诡道也。
当天上午八时许,孙玉国带领着一个班登岛巡逻。
当他们刚要走进苏军埋伏圈的射程之内时,孙玉国却命令战士们原地休息
此时的苏军哪里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完全都暴露在了我军的视野之中。
眼看孙玉国一行人迟迟不进伏击圈,苏联人坐不住了,开始向我方巡逻队射击,我军战士随即进行反击。
激战中,苏联军方不停地向前线部队支援,先后有数十辆坦克加入到了战斗。
而我方也先后调来了大批反坦克部队,并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我边防军共歼敌200余人,其中还包括苏联边防部队的上校指挥官。
摧毁、击伤敌坦克、装甲车17辆,击毁卡车、指挥车各一辆、并缴获了一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T-62坦克。
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则因为作战英勇,成为了战斗英雄。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之后,许多中央领导提议,让亲身参与到战斗的作战英雄,以代表的身份在“九大”上发表演讲。
在“九大”会议上,孙玉国在中央领导们的注视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自己的演讲。
当他讲述到3月2号那天,自己所在的部队是如何全歼来犯之敌的时候,坐在台下的毛主席竟然站了起来,带头为其鼓掌。
片刻后,整个会场瞬间被雷鸣般的掌声充斥,孙玉国的名字立刻传遍了大江南北。
就在这会上,当孙玉国讲到3月2日全歼入侵珍宝岛苏军时,毛主席从座位上巍然地站了起来,为孙玉国鼓掌,紧接着,场内代表群起响应,掌声雷动,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
后来,孙玉国又讲到“把苏军坦克击沉在我们中国的内河”的时候,毛主席再次站了起来鼓掌,全场也是潮水般的掌声。就在此时,孙玉国抓住这个机会,壮起胆子,走到主席台正中央,先喊“毛主席万岁”,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握住了毛主席伸过来的手。
刚从北京回来后不久,孙玉国就直接从边防站站长(副连级干部)直接晋升成了边防团的副团长。
成了副团长后,孙玉国还去全国各地做工作报告,之后他的职位又从副团长升到了团长。
后又被中央军委任命孙玉国为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不到一年他再被军委提拔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此时的孙玉国创造了多个纪录。他是当时所有军区中最年轻的副司令员(33岁)。他也是中国军队晋升速度最快的高级军官。
当年军人尤晓苏给退伍军人蓝天波提供的关于珍宝岛反击战的血战情况及孙玉国的英雄事迹,蓝天波认真进行了拜读,深受感染和教育,牢牢刻在脑海里,并一直关注着战斗英雄孙玉国。

第2节  英雄无悔
2002年12月,61岁的战斗英雄不远千里赶赴珍宝岛,为昔日战友们扫墓。
踏上这片冰封的土地,望着哨所前飘扬的五星红旗,这位一向刚强的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他向在场的人恳求道:“请你们在这里给我留下一块墓地,百年之后我要和战友们葬在一起!”
作为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涌现出的十位战斗英雄之一,孙玉国的人生无疑充满了传奇。
孙玉国的身上,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如今,他的生活又过得如何呢?

一、参军入伍、守卫宝岛
20岁那年,孙玉国放弃稳定的工作瞒着母亲入了伍。临行前,母亲与他在车站泣别:“国儿,你不该瞒着妈,当兵是好事,妈等你回来。”
火车开后,他猛地想安慰一下妈妈,忙向窗外高喊:“妈妈,我服完役就回”。
此后孙玉国被调到黑龙江虎饶边防站,成为了一名边防军人,又一路被提拔为边防站站长。那时候生活十分艰苦,餐桌上几乎天天是高梁米、白菜汤。
1967年,孙玉国从珍宝岛边防站回沈阳家中探亲,经嫂子介绍认识了一位名叫孙国珍的姑娘。两人不仅名字相似,性格也十分投缘。不知不觉间,两颗心便靠在了一起。
1968年10月,孙玉国从边防回到沈阳与孙国珍完婚。两人的婚礼在孙玉国哥哥家临时腾出的一间小屋内举行,屋里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十分简陋。
婚礼当天,孙玉国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孙国珍则穿着熨烫得平平整整的常服。没有婚纱、没有戒指,两人的心里却比谁都幸福。
然而,当年边境并不太平,战火一触即发。婚后不到一个月,孙玉国便接到部队命令回到边防,奔赴珍宝岛哨所。尽管心有不舍,但军人的责任仍是让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归程。
来到珍宝岛哨所后,孙玉国对边境巡逻工作做出周密布置,又制定出了几套具体的行动方案,以便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维护国家的主权。不出孙玉国所料,不久后敌人便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行动。
1969年3月初,孙玉国带着战士们前往珍宝岛巡逻,两辆载着30多名敌军的军车突然驶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然而,敌军并没有理会他的话,还拿起大棒殴打我军战士。为了大局考虑,孙玉国只能忍辱负重,带着战友们先行撤退。
次日,气温低至零下三十度,孙玉国再次带领小队执行巡逻任务。当天,敌军出动了70余人,从珍宝岛上下游两个方向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我军六名战士当场牺牲。
迫于无奈,孙玉国只能下令开火反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入侵者被全部逐出了珍宝岛。
没想到,经过十余天的周密筹划后,他们于3月15日卷土重来,还使用多种火炮轰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
面对强大的敌人,孙玉国沉着冷静地指挥战友们发起反击。依托着有利地形,我军与对方激战了九个多小时,成功保卫了珍宝岛。

二、一朝成名、伟人握手
珍宝岛战役的胜利,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当年在珍宝岛地区,双方兵力数量相近,但军事装备却是天差地别。中国军队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火炮,而敌军却有强大的坦克、装甲车和空军飞机支援。这场以弱克强的战役,无疑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这场战役中,作为前线指挥员的孙玉国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战斗英雄。同年四月,他还被点名为中共九大代表,前往人民大会堂汇报珍宝岛战役的全过程。
听到孙玉国的汇报,毛主席激动得两度站起来鼓掌,并称赞道:“我赞成你们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随后,这句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还被写入了当时的党章,成为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代名词。
休息时,周总理走到他的身边:“你在发言当中,毛主席站起来为你鼓掌,你要过去致敬哩。”
而后,他的发言使会议到达了高潮,言毕,他壮着胆走向了毛主席,然后正规地行军礼,握住了毛主席那双巨人般的手。
中共九大结束后,孙玉国等十人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还被破格提拔为边防某部副团长。
此后的两三年内,他陆续被提拔为边防独立团团长、黑龙江军区副司令员,步步晋升。
1974年,33岁的孙玉国再次被提拔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成为当时解放军中最年轻的高级将领。孙家人也搬进了一栋独门独院的小楼房,楼里光主房间就有八大间,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983年3月,42岁的孙玉国转业成为了沈阳郊区7446厂任第二厂长,悄悄退出了政治舞台。

三、重铸辉煌、精神传承
转业成为第二厂长后,孙玉国面临着重重的困难。首先,他所在的兵工厂位于沈阳郊区,十分偏僻。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要起床乘坐通勤车上班,晚上八点多才能到家。一家人也从小楼搬了出来,住进了不足五十平方米的小屋。
好在这些质朴的工人们对孙玉国表示了真诚的欢迎。大家的态度让孙玉国十分感动,他也下定决心学好管理知识,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此后在工作之余,孙玉国一直抽时间研究企业管理相关知识,还虚心向不少老员工请教,很快便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厂长。
担任厂长期间,孙玉国和普通工人一样挥汗如雨地劳动,从上到下的事务都亲力亲为。生产繁忙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泡在车间里,轮班跟着各个班组干,吃饭却只吃自带的两个凉馒头。
当时,孙玉国的工资只有70多元,妻子孙国珍则只有40多元。夫妻俩还要抚养两个孩子,生活十分拮据。然而,孙玉国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每次厂里发放面、油之类的物资,也总是紧着工人们先拿。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操劳,工厂的生产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于1984年底扭亏为盈53.1万元。
同年,工厂被评为“先进企业”,孙玉国也因突出贡献被上级机关奖励300元。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妻子孙国珍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由于表现突出,孙玉国此后又临危受命,调任到了一个面临倒闭的工厂。
为了救活工厂,他到全国各地跑项目、学技术、拉合作。从东北到海南,从部队到地方,他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废寝忘食地四处奔走。
短短三个月时间,孙玉国便将工厂稳定了下来,生产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此后,孙玉国陆续担任了沈阳金城电子大厦副总经理、沈阳军区后勤部进出口贸易总经理等职务直至退休。
在谈判桌上,这位战斗英雄本色不改,谈下了一个个难啃的项目,每年都为国家上缴了不菲的利润。
鉴于他的突出贡献,晚年时沈阳军区首长特批他的档案与人事关系留在沈阳军区,按照副师级转业待遇。
晚年的孙玉国和老伴、子女一起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闲暇时光,他喜欢钓钓鱼、练练书法,过得平凡而充实。虽然远离战场多年,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老战友们,从未忘记那场惊天动地的珍宝岛保卫战。
2009年,珍宝岛战役39周年之际,孙玉国和冷鹏飞等五百多名老兵从天南海北赶到大连参与纪念活动。
在联谊会上,他们面向主席台背景板上的“珍宝岛”肃立默哀,悼念牺牲战友们。活动结束后,孙玉国还将与毛主席握手的老照片等珍贵旧物捐赠给了当地的烈士纪念馆,以供人们瞻仰。
如今,驻守珍宝岛的官兵们每天都有一项雷打不动的日程——早上9点17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每年3月2日早晨,全连官兵还会在“英雄树”下集合,向牺牲的烈士们献花敬酒,表示悼念。
每年3月2日,孙玉国也都会来珍宝岛看看。一向随和的他,说出的话却令官兵们十分触动:“我老了,但只要我还走得动,我都会来看看大家。”
岛上的纪念馆里也一直珍藏着孙玉国当年使用过的手表,记录着这段难忘的历史。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孙玉国为代表的珍宝岛精神,如今在守卫珍宝岛的90后官兵中得到了传承。
在团里的比武中,珍宝岛连队年年都是第一名,就连歌咏比赛也不甘人后。2015年,珍宝岛连队还被原沈阳军区授予了集体一等功。
2017年清明之际,76岁的孙玉国亲自来到黑龙江宝清县祭扫珍宝岛烈士陵园。在当地领导的陪伴下,孙玉国一行人伫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向先烈们敬献花圈和挽联。随后,他们用三鞠躬表达了深深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时,孙玉国向同行的人回忆起了当年的点点滴滴。伴随着他的讲述,大家的思绪都被拉回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不由得为革命先烈不惧牺牲、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
如今,年逾八旬的孙玉国已是两鬓斑白,但眉宇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英雄气概。正是有孙玉国这样的边防军人存在,才有我们今天安定的生活,让我们为他们点个赞!
《七律·珍宝岛》
昔年此地涌狼烟,
夷寇无由屡犯边。
宝岛将兵人俱怒,
炎黄共辱士皆喧。
精魂忠勇英雄树,
铁血狂歌烈士园。
满目青葱如画里,
遗踪同祭共潸然。

七绝 望珍宝岛有感
弹丸小岛视国珍,领土主权一寸金。
若是敌人来入犯,甘流热血不惜身。

珍宝归中,苏军欲夺炮声响。霄烟迷嶂,战火烧熊掌。
我守他攻,掀起冲天浪。打硬仗,分毫不让,颁发英雄奖。
蓝天波为孙玉国唱出了《问边关》

听说漠漠黄沙连着戈壁滩
听说漫漫风雪牵着国境线
听说你少绿色
听说你无人烟
听说你那寂寞的名字
自古就叫边关
问边关问边关
你为什么这样远
……   ……
国门宽
听说你那缺水的日子
夜夜都在梦江南
问边关问边关
你为什么不喊苦
问边关问边关
你为什么不叫难
我的那些好兄弟
行进在阳光里
他们巡逻的脚步为什么总向前
爱边关爱边关情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4 06:44 , Processed in 0.0559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