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177|回复: 0

[ 2 ] 中国不能再容忍了!应该给小日本一点脸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张振法 发表于 2010-9-15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上篇;<br>  七七事变:为什么是卢沟桥<br>  七七事变前,日军在中国的势力已经扩张到了平津一线。这时驻守平津的中国军队是29军。1935年日本成功地通过一系列策动把国民党中央军逼出华北,签订了《何梅协定》等。中央军撤出后的权力真空被宋哲元的29军填补,29军是西北军系列,当时有37、38、132、143四个步兵师,第9骑兵师和一个特务旅,加上保安部队总兵力约10万人,成为华北能与日本抗衡的主要力量,曾和日军在1933年长城抗战中有过交锋。<br>  日本策动宋哲元成立“自治政府”,被宋拒绝。<br>  1937年前,日军已经从北、东北、西北三个方向对平津形成合围之势。<br>  日军在华北的驻扎可以追溯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当时日本派了2600多名驻屯军,命名为清国驻屯军,司令部在天津,兵营在天津海关寺和北京东交民巷两处。1912年更名为“中国驻屯军”。<br>  1937年,“中国驻屯军”司令部辖河边正三为旅团长的第四旅团,约6000人,分驻北平、天津、通县、山海关等地。日军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失败后,在通县扶持殷汝耕成立一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基本上把冀东22县划入势力范围。<br>  而这时候的日本军队要再进一步发展扩大侵略的话,也必须要占领平津。这是华北最重要的两个都市,南下有几条铁路,从北平到绥远,津浦铁路、平汉铁路,不占领怎么办呢?<br>  进一步的战争要有一个借口,要挑起事端,导火线,于是有了卢沟桥事变。他也可以不选择卢沟桥,而选择别的地方,比如丰台,他总要选择一个地方,挑起战斗,然后扩大。<br>  事实上,日军这一系列的侵略行径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到中国军队控制范围的深处取得一个“点”的驻兵权,这个“点”一般都在铁路线上,然后自己制造事端反诬中国军队,再通过政治和军事讹诈,获得对大面积领土的侵占。<br><br>七七事变”72年<br>  7月7日,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屈辱与悲愤、血性与荣光的日子!!!<br>  72年前的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古老的宛平城墙上,日军炮击留下的弹洞至今仍然清晰可辨。<br>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全中国。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已处于生死存亡的危难头。<br>  72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造成的惨重灾祸,罄竹难书!!!<br>  从明朝开始,倭寇就频频入侵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还记得当年戚继光抗倭,流芳百世;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终于到了1937年,这一年,尘封的日历上还印刻着“日军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曾经被鲜血浸透的南京城,到处是孤魂的呻吟,那一张张魔鬼般的笑容,令人发指!<br>  当然,我不否认,在21世纪的国际局势和格局下,我们作为大国要崛起,睦邻友好是必须的,总不能周围都是“敌对国”而走向世界,问题是这要有前提吧?<br>  这个前提就是鬼子诚恳道歉、并赋以行动。可惜我至今没看到鬼子有此“善举”!<br>  借用历史学家郭廷以的话:铭记历史和教训,纪念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纪念是为了保留一段真实的历史。“否认历史害莫大焉”!——因为:“善忘从来就不是美德。”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和教训!<br>  我们不能忘记,在明治维新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和参加过14次侵略战争,其中10次是对华战争。1927年7月,日本田中内阁在“东方会议”上提出: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br>  我们也不能忘记: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在暴行最猖獗的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30多万同胞,强奸2万以上的妇女,掠夺文物、财产不计其数,史称“南京大屠杀”。<br>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30万以上中国人被残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该遗忘的耻辱。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性质比二战时德国纳粹杀害犹太人更严重,毕竟纳粹屠犹是一个党屠杀一个民族,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br>  我们更不要忘记:无赖的老年日本人根本就不承认侵略过中国!无知的年轻日本人根本就不知道侵略过中国!!无耻的军国主义者说当慰安妇在当时是一种荣耀!!!<br>  牢记历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但在更多的时候,这四个字却仅仅只是一个口号。究竟该如何激活历史的记忆,今天的中国人依然在争论不休。

[url]  ぃ 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11-7 13:32 , Processed in 0.0536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