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1202|回复: 0

九、苏南火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薛文滔 发表于 2022-4-12 22: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苏南火种
   1939年冬,江南抗日义勇军主力西撤北上后,苏南东路地区形势急速变化。日、伪、顽加紧对我苏南根据地进行“扫荡”。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决定将留在东路的少量武装,交由中共江苏省委领导,坚持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为了加强领导,派出杨浩庐等一批干部返回东路地区,并与在常熟地区疗养伤病的刘飞、夏光等人取得了联系。(刘飞老红军,负伤时任江抗纵队政治部主任)11月初,中共江南特委决定重建人民武装。6日,以隐蔽在阳澄湖畔的30余名伤病员为基础,成立了江南抗日义勇军抗日自卫队司令部(简称新“江抗”),由夏光任司令员(由刘飞推荐其当司令员),恢复了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由任天石任司令员。11月7日,新江抗成立的第2天,即在北桥伏击了日军的抢粮气艇。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江抗又回来了”。曾经家喻户晓的京剧“沙家浜”就是根据刘飞、夏光养伤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的。但这个编剧的始作佣者却很少有人知晓,她就是我十分尊重和仰慕的刘飞伯伯和夫人朱一阿姨。刘伯伯原名叫刘松卿。改过三次名字,两次都与陈毅元帅有关。红军时期因文书文化水平不高,将“卿”写成“清”,刘松卿变成了刘松清,刘伯伯因不识字,自己的名字被改了还一直蒙在鼓里。1938年,刘伯伯调任新四军第3支队六团政治主任。1939年5月,六团使用“江抗”二路的番号东进抗日。因当时斗争的需要,许多领导干部必须改名。时任新四军第1支队的司令员陈毅让他改名。刘伯伯坚持改名可以,但不能换姓。陈毅听后哈哈大笑说:你这个猛张飞,就叫刘飞吧,并亲自写了繁体字的“飞”。以后每当刘伯伯签署作战命令等文件、文书需要签自已名字时,他都照着陈毅给自已改名写的字照葫芦画瓢,还说陈老总改的名太难写了。起实是陈毅再鼓励他学文化。刘伯伯与朱一阿姨结为革命伴侣。朱一阿姨时为苏州师范学院毕业生。陈毅高兴地说:刘飞找了个大知识分子,以后他学文化有人教了。刘飞伯伯是20军首任军长,开国中将。有许多传奇故事。1957年,他撰写了回忆录《火种》。后改为沪剧《芦荡火种》执笔人就是朱一阿姨。  
   此后,新“江抗”相继进行了沈浜,陆家桥,华村等战斗,搞得日伪寝食难安。1940年2月8日,在阳澄湖畔的洋沟溇与前来偷袭的昆山巴城70余名日伪军激战3小时,击毙敌巴城警备队队长,毙伤日伪军20余人,使新“江抗”经受了战火的锻炼。至2月底,部队有几十人发展到400余人。
  1940年2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针对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全国反共高潮的形势,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在粉碎敌人扫荡,坚持游击战争的总任务下,扫除一切投降派顽固派的进攻,苏南新四军要“猛烈发展苏北”,“其在江南者一直发展到淞沪、沪杭、苏嘉三路全线。并超过沪杭路直达海边”。
  遵照这一指示,3月江南指挥部又派出吴中超、何克希等一批干部增强东路地区的领导力量。新“江抗”由何可希(化名王瑞)任司令员、吴忠超(化名吴坚)任政治委员、夏光任参谋长、杨浩庐任政治部主任。
  同月中共中央东南局和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又决定调谭震林到苏南东路统一党和军队的指挥。4月谭震林(化名林俊)赴东路主持工作。下旬组建了中共东路军政委员会,谭震林任书记。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改称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谭震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及政治部主任、何克希任副司令员、张开荆任参谋长。下辖第1支队(常熟“民抗”组成),第2支队(新“江抗”组成)。
  5月中旬,东路军政委员会决定以苏州、常熟地区为基地,部队分兵作战:第1支队向西深入无锡、江阴、常熟县境活动;第2支队向东进入太仓、昆山、嘉定境内活动。在反“扫荡”作战中发展武装,摧毁伪政权,镇压汉奸,扩大抗日阵地。5月下旬,中共江苏省委将浦东,青浦、昆山等地地方武装移交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组成第3支队。
  各支队游击作战的胜利,打击了日伪军的气焰,扩大了“江抗”的影响,随着澄锡虞地区的恢复,部队也迅速扩大。为便于作战指挥,11月又将第1、第5支队编为第1纵队,司令员夏光、政治委员刘飞;第2、第6支队编为第2纵队,司令员陈挺;第3、第4支队编为第3纵队,司令员朱长青、政治委员温玉成。
  在东路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斗,至11月,东路部队已发展到3000多人,经历大小战斗50余次,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清剿了土匪,打击了地方顽固势力,催毁了伪政权,重新控制了苏常太、澄锡虞、青昆嘉地区大小市镇90余个,人口约200余万。东路地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40年2、3月间,江南新四军主力准备向苏北发展。为继续坚持茅山地区抗日阵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决定组建新的第2支队,由指挥部参谋长罗忠毅兼任第2队司令员,率第4团一部及地方武装在句容以北地区活动。
  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率主力北渡后,留在沪宁铁路西南地区的部队同归第2支队领导,由罗忠毅任司令员、廖海涛任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王胜任参谋长,统一指挥新3团、第4团及地方武装。新3团由镇江、句容、江宁抗日自卫团及第4团1个营组成,团长巫横通、政治委员陈洪;第4团由原第4团一部扩建,团长黄玉庭、政治委员鈡国楚。同时,成立了苏南军政委员会,邓振询任书记,统一领导党和军队工作。10月,又将茅山地区部分地方武装组成独立第1团,团长王丰庆、政治委员陈洪,锡宜武人民抗日义勇军总队改编为独立第2团,团长程维新、政治委员李复。
  第2支队重新组建后,继续活动于江宁、宣城、当涂、句容、溧水、金坛、宜兴、武进一段,坚持敌后抗日斗争,完成了发展宜武锡、金宜溧、武进、江阴之计划后,继续向溧武路以南的溧阳、溧水地区扩展。
  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坚持和发展,牵制了沿江日军的力量,积极支持和保障了发展苏北的斗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9-22 04:15 , Processed in 0.0569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