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是甘肃省下辖的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南北长约49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距兰州市38.5公里,白银市79公里,西宁市195公里,距西安560公里,经景泰到银川有470公里,经河西走廊直通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点。 2010年12月,甘肃省设立兰州新区。2012年8月,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秦王川地区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此后数千年的岁月更迭中,逐渐形成定居局面。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统兵出陇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从此正式纳入西汉的版图,属金城郡管辖。隋朝末年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兰州校尉、山西万荣县人薛举,在兰州起事,号称西秦霸王,建立地方政权,秦王川成为西秦霸王薛举屯牧之地,并将原来的晴望川改名为秦王川。唐武德二年(619年),设广武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改广武县为金城县,归陇右道兰州辖;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北宋景德年间,为西夏占领,属西凉府,至神宗时收复这一带。元代隶属于金城郡,明洪武二年(1369年)起经清代、民国隶属于永登县。解放后,先后归甘肃省武威专区、定西专区管辖,1970年,归兰州市至今。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亿元、增长16%,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固定资产投资310亿元,增长2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增长15.6%;政府性基金收入30.8亿元,增长4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亿元,增长14.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792元、11020元,增长10%、10.5%。兰州新区由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为主的起步阶段迈入产业支撑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九大产业集群日趋形成。其中,100平方公里的千亿级绿色高端化工产业园全面建设,近期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品研发和中试、医药中间体以及仓储物流,远期发展以石油化工、无机化工为基础的大化工;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全面建成,华为、清创、未来新影等云计算上网运营;石化重型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生产、电工电器生产等设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装备制造基地;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建成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一批医药企业,佛慈、兰药、和盛堂等一批出城入园企业绽放新颜,尚方堂现代中药与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即将建成,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欣欣向荣,"西部药谷"加快建设;西部恐龙园、长城影视城、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晴望川民俗文化村、农投花海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扩大;布局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循环养殖园和亚高原现代农业基地等现代农业,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初具规模 。 两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共同形成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 三廊:东西向的绿化廊道主要结合北侧的引大东一干渠防护隔离带设置,是石化产业组团与其他功能区之间重要的绿化隔离屏障;中部廊道结合贯穿新区的水系和周边的公共绿地设置,形成具有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绿化廊道;东部廊道依托东部产业带之间的生态隔离带设置,主要作用是生态防护功能。 一绿廊:依托兰州新区外围山体,在城市外围形成环状绿廊,同时与南北两区联通,构筑新区生态屏障。
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