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560|回复: 1

新兵连散记21(炮兵训练一个月就行 )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叶晖南 发表于 2019-12-31 12: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炮兵训练一个月就行
  进入1971年3月,全面开训的时候到了。全营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军事训练之中,科目:对运动目标的直接瞄准射击。开训时,部队传达了一个毛主席的指示:炮兵训练一个月就行。不知道这条毛主席语录出自何方,真实与否?我们这些新兵当时听到毛主席的这段话倒是深受鼓舞,决心一个月内把直瞄射击的本事学到手,当兵不习武,不如回家种白薯!
  开训之初,理论学习当先,虽然在新兵连时讲过一些,但那都是一个大概,下连队学习的就更加具体了,如四架是上架、下架、大架、摇架,它们分别在炮的什么位置上,起到什么作用。85炮的炮弹,分别有杀伤爆破榴弹,黄磷燃烧烟幕弹,穿甲弹的弹种最多,有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超速脱壳穿甲弹,后来还听说了破甲弹。可惜在部队只见过榴弹和尖头穿甲弹。装药分为全装药和减装药两种,全装药榴弹射程16000米,简装药射程11000米。像轻武器射击一样,炮兵的直瞄射击为了适应战场的复杂环境,也有常规标尺。85加农炮的弹道低伸,炮弹出膛后先上升后下降,在800米时正好与瞄准基线重合,于是直瞄的常规标尺就是800米,不论目标远近,标尺800米不变,变化的只是瞄准点,为方面掌握和记忆,营里编了一个顺口溜:六基底,七中下,八中,九上,十炮塔。
  理论学习没有几天就完成了,转入实际操作后,训练的强度越来越大,对我来说,也越来越有意思。操炮是一个集体的合作。只有全班一盘棋,同心协力,才能把炮玩转。
  开训后,班长对全班人员进行了分工,一炮手叶晖南,职责开栓,观察并向班长报告后座尺的变量。二炮手诸如珍,职责装填炮弹。三炮手杨广如,四炮手龚金山,他们俩负责大架的开合,并在射击时准备弹药。五炮手缺席。
  说起来大家分工明确,但在实际上,每一个炮手又必须学会其他炮手的活儿。比如大架的开合,我就在杨广如的指导下练过好长时间。开架之前,要先打开固定两个大架锁具,然后由三炮手下令:开架!三炮手和四炮手这时要同时用力用胳膊肘将大架调棍担起来,向左右两边分开,直至最大张开角或需要的角度。开架主要是力气活,技术含量并不高,有把子力气,练上几栋就能基本掌握。推炮则又是一个力气活儿,又是技术活儿。玩儿的是班长,他一声令下:“推炮就位!”各个炮手必须立刻按照自己应该到的位置,做好准备。班长和副班长的位置在防盾板后面,用一侧肩膀抵住防盾板,一炮手和二炮手的位置在大架上,一手握住提把,一手扶住大架,成弓步状。三炮手和四炮手位置在大架后面的,他们要牢牢地把握住调架棍,往前推,要用肩膀顶,调向时则用手摆动调架棍。推炮进入和撤出阵地全靠班长的正确指挥,加上全班弟兄齐心协力。这个训练很累人,一个上午下来,腿都累的发软。我个人的推炮位置在右边的大架上,只需卖力气,不需动脑筋,听班长的喝就行了,虽说全班一盘棋,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简单又吃力的训练。然而挖驻锄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还真得动动脑筋。
  驻锄的形状看上去就像一个不太规则的半个六角形,按照它形状在地下面挖上一个形似的坑,再把炮推进去便万事大吉了。最初我是这样想的,不想真的干起来满不是那么回事。起初,我照着驻锄的形状在地上挖了一个坑,看上去像模像样,班里评比,也获得了好评。可是把炮推进去,居然不能严丝合缝,也不知道为什么。
  连长考核时可不管你的造型是否漂亮。他就检查一条标准,和驻锄是否吻合!
  各个班都在较劲,看谁得到连长的认可多,大家都特别卖力气,也都在动脑筋。可怪现象还是层出不穷。比如一度出现了越是有文化的兵,挖的坑越标准,越漂亮,可推进炮,越不见得合缝,那些文盲战士有时候挖得看上去不怎么样,炮一推进去,却刚刚好。这是为什么?连班长和老兵也说不清楚。记得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有人找来了硬纸板按照驻锄的样子做了一个摸具,比着挖,还是没有解决难题。
  记得有一个大个子唐河兵,没什么文化,学习时从来都是一言不发,被班长逼急了就直言相告,入伍前,父亲有交代,为了防止在部队说错话,不让他在部队发言。他挖的驻锄坑样子最不标准,可屡屡炮推进去就合缝。交流经验,他也说不清是为什么。我只好自己观察,一开始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就是觉得不可思议,有一天,我突然开了窍,想到秘密不一定来自挖坑的形状,而是来自推炮的动作。经过观察,果然有道理。有文化的兵把挖驻锄坑当作艺术雕刻,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挖好,将炮小心翼翼地推进去,结果若稍有差池,就会留下明显的缝隙。而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兵,坑可能挖的不那么标准,推炮时也不怕破坏造型,全力以赴地把炮撞进坑里,在巨大的冲击力下,枣集那块松软的土地一下子就被驻锄板挤压得密密实实。我把发现告诉了班长刘进,获得他的认可,我们悄悄地试了几次,效果很好,六班的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
  对运动目标射击最关键的训练是测定目标的位移量,并迅速算出提前量。这个训练基本上是靠“心”来完成。在这项训练开始之前,各个炮班都根据班里战士的训练进步情况进行了摸底,并挑选出两名预备瞄准手。本人有幸担任了六班第一预备瞄准手。当了预备瞄准手既感到光荣,也感到压力倍增。这将意味着在实弹射击时,你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取得或丧失成绩的直接责任者。
  压力既是动力,六个班十二名预备瞄准手随后脱离了推炮、挖驻锄的训练,集中培训测位移量。
  说到这个训练不得不先说点题外话。整个军旅生涯,我有两个训练方面的不解之谜,一个是六团二连的投弹,他们创造了平均成绩53米的全军记录,而投弹的姿势却也与全军不同,别人都是按照教范,投弹时要用腰部的力量,当弹甩出去时,腰是弯下去的,六团二连的姿势却是挺胸抬头的。谁教的动作?直到今年,原来六团二连连长写回忆录时才揭秘说他在任时启动兵教兵活动,这是一个投弹能手教全连投弹的结果。至于我们野炮营用默数秒表的方法来测定位移量的方法来自何时,出自何人之手,到今天我也没有搞清楚。我知道的是,我们营用这个训练方法创造了全军对运动目标射击的最高命中纪录:经常是百分之百的命中率。当新兵是,我一直以为全军的训练方法都是一样的,命中率自然也差不多。后来上了武汉大学,学校里有许多来自各大军区的解放军学员,其中不乏炮兵,有一次和其他部队的炮兵们聊天,无意中我提到我们营对运动目标射击的命中率几乎为百分之百。结果没有人相信,都说我吹牛,直到我向他们说出了训练秘密后他们才将信将疑并表示对我们的训练方法闻所未闻。他们的命中率百分之七十就很不错了。(不知道群里的老兵李司令和李营长知道不知道我们的训练方法始于何时何人)
  测定位移量的核心技术是默数秒表,通过以十分之一秒为计算单位的观察,以确定运动目标在单位时间和距离内移动的向量,从而算出提前量。因此,默数秒表的准确度决定了提前量算得的准确度。对运动目标射击最关键的训练是测定目标的位移量,并迅速算出提前量。当时连队有一个大钟成了训练默数秒表的法宝,每天,新老瞄准手们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非常虔诚地站到它的面前,像诵经一般,跟着秒针的转动默念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一组,一秒钟刚好念完,快了慢了都不行。都说熟能生巧,练多了,准确度也就慢慢上来了。我还有自己的办法,先看好钟上的时间,然后闭上眼睛连续默数半分钟,再睁开眼睛观察误差有多少,当时给自己的标准是在数完三百给数字后误差在两个数字之内,渐渐地这个标准达到了,最好的时候,连续几组下来0误差。
   实操训练现在想起来条件还是挺差的,没有像样的教具,就只有一个小长方形的模拟靶,用人拖着走,路不是平的,人走路也难均速,用绳子拽着走从事一耸一耸地运动,完全不像坦克的运动。条件有限, 谁都理解,加劲练习就是了。 我练得挺下功夫,整天趴在直瞄镜上,头顶着护垫,时间一长,额头被护垫上的黑色物质染污了一片,人见人笑,连队却表扬了我,说是训练用功的表现。 不仅如此,还有一点走火入魔,不论白天黑夜,只要看见车辆从视线里经过,就会条件反射般地盯住车默数秒表,测位移量。直到上大学第一年还这样。我还发现,不是我一个人这样,其他预备瞄准手也如此。有一天,连队出车,路过炮场,瞄准手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迷你靶,把炮口转向汽车,直到车消失,练了好几栋,也不知道是四炮还是五炮,有人喊出了击发前的口令:“注意观察!”然后就听见嘎嘣一声击发了。 整个三月到四月上旬,大家都在苦练,练得多了,信心也见长,对即将到来的实弹考核充满希望,可是没有想到,实弹考核真的来了,我却当头挨了一闷棍,挨得还挺冤,这事过去不敢说,知道底细的人也不多,现在可以说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14 00:47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19-12-31 14: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隔40多年之后,学习了85加农炮训练教程,有意思,感觉炮团的炮操作比37高炮操作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9-22 14:28 , Processed in 0.05263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