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是中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2014年)。 人口37579人(2014年),2013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完成生产总值28.14亿元。有祁丰文殊寺景区、明花乡旅游景区、皇城景区、马蹄寺风景名胜区等著名景点。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先后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双拥模范城县”、“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等称号。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民族在河西地区活动,这里曾是乌孙、月氏游牧地,后为匈奴所据。 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先后击败了占据河西 地区的匈奴王休屠和浑邪,于公元前111年设张掖郡,祁连山一带正式归入中原版图。其后河西回鹘(裕固族先民)曾攻入甘州,随后占据河西走廊西部,并立国,设牙帐于张掖,统治河西约1400余年。 辛亥革命后,设甘凉道和安肃道,肃南地区大部分属安肃道管辖,隶属酒泉、高台、临泽、张掖、民乐各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今肃南县所属的祁丰、明花、大河、康乐、马蹄等区都以原有的各少数民族部落为基础,建立了区、乡基层人民政权,区、乡行政领导人从各民族中的优秀分子和部落头目、宗教上层人士中选出。 1952年,党和政府就开始进行这一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机构的筹建工作,并成立了中共肃南县工作委员会。 1953年7月18日,决定在裕固族聚居的原高台县第六区、酒泉县祁明区、张掖县康乐区的基础上成立裕固族自治区(县级)。 1954年2月14日至20日在红湾寺召开了首届人民代表会议,正式通过成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县级),标志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正式成立。 1957年,又将原属民乐、张掖管辖的马蹄区划肃县。 1959年,肃南与青海省的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将肃南的陶东部、八字墩、友爱的草划归青海省,将青海省的城滩草原移交肃南县。 2004年,撤销了6个区公署建制,将原来的23乡1镇撤并为祁丰、明花、大河、康乐、马蹄及白银等6个乡,红湾寺和皇城2个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部地区处于祁连山地,在境内长达400公里,一般海拔2000-3500米,许多山峰高达5000米以上,山势陡峻巍峨,祁连山主峰达5547米。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山地,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是河西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之一。明花区处于走廊中部,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 风景名胜
祁丰文殊寺景区俗有 "小西天"之美誉,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 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境内,距西汉胜迹酒泉、天下雄关嘉峪关仅十余公里。文殊寺石窟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窟始建于东晋明帝太宁时期,经过魏、晋时期的建设修缮,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 明花乡旅游景区 明花乡旅游景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是肃南县又一神奇的旅游胜地,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沙漠戈壁美景。明花大漠风光景区主要包括:四五个疙瘩墓群、草沟井古城遗址、明海古城遗址、明海寺、东西海子等景点。 皇城景区 皇城镇位于肃南县城东南325公里处,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毗邻,北接武威市和永昌县,东连天祝藏族自治县,西靠中牧山丹马场,东西长约95公里,南北宽约72公里,总面积约为3972平方公里,历史上,皇城又称夏日塔拉(史料中也写作"西拉塔拉")。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 马蹄寺旅游景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祁连山北麓,距张掖市65公里。景区集自然风光、石窟艺术、民族风情、宗教文化于一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