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煤油灯 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 早在9世纪的巴格达,已有使用煤油灯的记载。而近代的煤油灯,则于1853年由波兰人发明。 清末,煤油灯被引入中国。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中国人的眼球。特别是有些外国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灯作为销售自己石油产品的敲门砖,推向中国的老百姓。他们给中国人提供免费的煤油灯具,甚至免费供应一部分燃油,让人们试用,从而达到普及推广之目的。 当年市场上出售的煤油灯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底部如倒扣的小碗,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上调下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 煤油灯使用棉绳灯芯,其灯头通常以铁皮制成,而灯座和灯罩则用玻璃制成。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用以固定灯罩。旁边有一个旋纽,旋纽直接带动里面的小齿轮,可以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用以调整灯光的亮度。这种灯在家乡称为罩子灯。因为煤油灯有一个玻璃罩子,既可以防止风吹,又可以聚光,还有防止飞蛾扑灭灯火之效。 作为灯芯的棉绳下端伸到灯座内,灯头有螺丝绞与灯座相配合,故可把灯头扭紧在灯座上。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灯罩,便完成点灯的动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煤油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家乡人大都称为“洋油灯”,可能是因为我们国家解放前煤油全靠进口洋货,加之煤油灯本来就是舶来品,所以大家都认为煤油灯就是洋玩意儿。 到了六七十年代,煤油灯在农村家庭得到普及,家家户户都使用煤油灯照明。煤油灯普及之时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多数家庭靠母鸡下蛋维持家庭日常开销,正儿八经的煤油灯作为普通家庭来说算是奢侈品。因此,大家要点煤油灯就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们纷纷采用简易的煤油灯满足自己的需求。有的利用空墨水瓶或药瓶,先在盖上打一个圆孔,然后将牙膏皮或白铁皮制成灯芯筒插到圆孔里,用棉线或布条做灯芯,在瓶内注入煤油,用火柴点上就可照明。有的瓶子没有盖子,就用白铁皮剪一块比瓶口稍大一点的圆形盖子,中间打孔装上灯芯套管,照样可以当煤油灯使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计划经济时期,煤油是按户发给煤油票,家家户户凭煤油票到供销社购买。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根据需要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即便如此,在微风中煤油灯依然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孩子们不得不找避风之处,或者用物件挡着风吹。由于煤油有限,常常是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经常搬个凳子坐在旁边纳鞋底或缝补衣物。 乡亲们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厨房,做好饭后把饭端到堂屋,煤油灯也就放在堂屋的桌子上,全家人在一起吃饭,才能一起享受煤油灯灯的亮光。 六十年代初,没想到我竟然跟煤油灯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我辍学回家务农,生产队让我担任会计兼记工员。我每天晚上给全队社员记工分。 我们生产队是由两个湾子组成的(后来连成一片了)。中间有个小高地,生产队为了集中打谷(脱粒),就把高地的顶端平整为一个稻场(打谷场),同时在稻场旁边修建了一个仓库。仓库有三间,两边的房子里面放置农具和种籽,进门的一间放着一个八仙桌,我就是坐在这张桌子上给大家记工分。 生产队记工分要求每天记完,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耽误。只要不是逢年过节放假,这工分是天天都要记的。不分一年四季,也不论春夏秋冬,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落雪下凌,我都得雷打不动地在煤油灯下完成任务。煤油灯天天陪伴着我,每天从晚饭后直到夜深人静,最后一个社员离开,我才能灭灯回家。冬天对着煤油灯光,感觉一股寒气直逼周身无法回避;夏天灯光招来蚊子叮咬也无暇顾及。就这样我与煤油灯相伴两年之久,直到我应征入伍离开家乡才与煤油灯告别。 二〇一六年六月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