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麻油灯 歌曲《篱笆墙的影子》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麻油灯呵还吱吱响,点的还是那么丁点亮。”让我想起解放初期家乡点的麻油灯。 其实家乡对麻油灯另有一个称呼——清油灯。因为当年用来点灯的油有麻油,但是也有菜油、棉油和豆油。主要是家里吃什么油就用什么点。人们把吃的油统称清油,所以叫清油灯更为贴切。 在那个生活条件极差的年代,人们吃的油是少之又少,用清油来点灯更是不舍得。晚上没事早早睡觉,特别是冬天提前吃过晚饭就上床了。不到万不得已,晚上一般是不会点灯的。 清油灯的灯具我们那里叫灯盏,各家各户的灯盏可是五花八门。条件好的家庭自然会比较讲究。我记得有一年清理地主财产的时候,大件都照单领走了,场子上有一个类似于蜡台样的物件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拿在手里观察,高不足尺,下面一个较沉的底盘,上面一个向下凹陷的树叶状,旁边还有一个突出的尖咀。看了半天也百思不得其解。只好问大人,他们告诉我这是个油灯。这个油灯是用铜制作的,只是长时间没有使用,擦拭掉表面的灰尘,青铜的本色显露出来很是好看。 我们家也有一个高脚灯盏,是一个陶土制作的。大约有20公分左右高,下面有个圆形的底座,正好可以用手握着中间的立柱,上面是一个好像汤勺一样,可以装入大约半两油。平时祖母把它放在神龛上,后来家里把神龛搬走了,这个灯只好放在大桌子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灯台被摔碎了。取而代之的是祖父买回了一个没有灯台的油灯。这个油灯是陶瓷的,一个椭圆带尖形的类似于一个带尖的勺子。上面还有一个跟茶杯一样的小柄。灯的底部是平的,可以任意放在需要的地方。祖母有时候晚上纺线,就把油灯放在纺车的左前方,如果晚上纳鞋底就放在顺手的位置,时不时用手里的针去掭灯稔子。 麻油灯的灯具在农村似乎是没有讲究的,只要是能够装入清油的物件就能利用。比如陶瓷汤匙,放入油和灯芯就可以达到目的。有的甚至把打破的碗底翻过来放入油,照样可以用来照明。这样的事当年在农村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点省油灯还需要灯芯。我们家乡不叫灯芯,叫做灯稔子。农村人用灯稔子都是自己做,一般都是用自己纺的棉纱,扯上一截用手搓搓,放入油灯的油中拖一下,然后再露出一截,点燃就可以了。有条件的人家就到城里买回灯草做灯芯。 灯草乃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细长,茎的中心部分用做油灯的灯芯,俗称灯草。多少世纪以来作为灯芯用的灯草,现在在中药铺药柜的抽屉里才可找到。 灯草,一年生草本,高5-20cm。须根细弱。茎直立或斜升,基部常红褐色。又名灯心草、野席草、龙须草、 灯草、水灯心。 灯草生于河岸或池沼旁的水湿处。这种草的叶瓣外部包含一种绿荧素的晶素,仿佛上面涂了一层银粉。每到夜间,“灯草”叶瓣上的晶素就闪闪发光,好像在草丛里装上了无数只放光的“灯”。在“灯草”集生的地方,会亮得如同白昼,使周围的一切都看得很清晰。因为“灯草”能发光,当地居民就把它移植到自己屋门口或院门口,作为晚上照明的“路灯”用。“灯草”的根茎还含有40%以上的淀粉,磨成粉末,可以代替粮食。我国长江地带以北及四川、云南等地有分布。 麻油灯还有一个物件容易被人忽视,就是掭灯棒。麻油灯是用燃烧灯芯来照明的,灯芯燃烧尽油灯就会熄灭,所以,经常要用掭灯棒拔一下灯芯,让灯芯能够继续燃烧。 掭灯棒是一根比火柴棒稍稍大点和物件,通常是用一根细小的铁丝作成的。不过家务人家没有那么讲究,有的找一根细木签放入油灯里备用。也有的妇女把自己的作废的发卡代用,还有的把点灯残留的火柴棒置入灯边,随时可以用上。有时在情急之下,女人们在纳鞋底的时候就用手里的针去拔;有时候手头不便,拔下头上的簪子应急。总之,只要能就手,什么方便就用什么,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 麻油灯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它在人类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它自身的作用。我们回顾它既是对麻油灯的眷念,也是对社会进步的称颂。 二〇一六年六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