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小军 于 2016-7-26 16:55 编辑 <br /><br /> (五) 乘坐动车看变化 动车启动后,我们也就安心了。正常情况下,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就到利川了。 安静下来后,我迫不及待地问老丁:“听说你今年到神农架,怎么到了利川。老丁告诉我:“今年,我原本是到神农架去避暑的,在那里待了十来天后,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让我到利川来,说是利川避暑房产开发初具规模,目前正好有合适的房子出售。于是,我就风风火火地从神农架赶回武汉,再从武汉赶到利川。当时正是高温季节,一到利川感觉很凉快,特别是晚上还要盖被子,这跟武汉比起来就舒服多了。我在神农架的时候是住在山下,看风景要往上看;这里是住在上面,看风景往下看。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这里避暑比神农架更好。” 我们在探讨利川避暑的问题时,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小时了,我觉得腹中似乎有些反应。于是,提议开始就餐。我们把自己带的中餐食物都拿出来,一人一罐啤酒,还有油淋鸭、兰花豆和月饼。我们一边享受着动车快速的运动,一边品尝着美味食品。 午餐过后,我们开始议论如今交通发展很快,各地高铁动车纷纷上马,为大家出行提供了便捷。而且车厢内的环境优雅,舒适方便,不仅卫生条件好,而且全程都有开水供应。 这时,老丁回想起文革期间,我们连队奉命在火车上执勤的情景: 那还是四十六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们团到郑州“军管”。二营负责郑州铁路局。我们连负责在客车上执勤。执勤主要是负责南从信阳起,北到安阳止,这段铁路线上火车上的安全。同时,在火车上配合乘务人员做好客车运行中的保障工作。 当时铁路运输紧张,客车进站以后,乘客都争先恐后地往车厢里面挤,有的甚至从车窗往车厢里面爬。车厢的乘客常常是挤得水泄不通,有的乘客带上报纸垫在椅子下面,然后躺在报纸上。两个车厢的连接处,都站满了人。有的站累了就坐在自己的行李包上,还有的相互依偎着打盹。由于拥挤不堪,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下脚,要想通过一节车厢都很困难。 车厢内常常有人抽烟,弄得整个车厢都乌烟瘴气。吵闹声、啼哭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乘客常常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特别是车厢的卫生很少有人打扫,垃圾满地无人问津。因此,列车车厢的卫生成为了执勤工作的重点。其他的客车还要稍为好一些,关键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客车,线路又长,乘务员根本不打扫车厢的卫生。战友们上车后,首先要把车厢打扫得干干净净。忙乎下来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尽管压车很辛苦,但是战友们都乐于奉献,从来没有人叫苦叫累。”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铁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后,特别是高铁和动车的开通,铁路输送的运量大增。动车的车厢的设计更为人性化,车厢内部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如今车厢整洁舒适,环境清新美观,给予乘客以良好的享受。同时乘客也注重车厢的卫生,把自己的垃圾按照要求装入垃圾袋中,减少了乘务员的工作量。同时乘务员也定时更换和清理,让车厢内的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只要加强管理,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人们就会从自身的努力中得到应有的回报。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近年来,我们国家整个交通都有长足的进步。利川地处湖北的西南边陲,而且多为山区。以前交通运输全靠少量的盘山公路。这些公路不仅道路狭窄陡峭,而且弯急弯多。给山区运输带来了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山区的山货运送不出来,城里的商品难以送到山区。 除此之外,水路是山区世代相传的运输方式。从前,人们把自己的山货从山上运到清江河边,然后再从清江上运到长江,再利用长江水道运送到武汉。这样,不仅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往往新鲜的山货难得保鲜运到。 如今铁路连通以后,从武汉到利川不仅有直发的动车,而且还有许多过境的动车。山民再也不用为出行而发愁了。他们过去到武汉转车转船,几天才能到达,如今可以做到早出晚归。由于交通的便捷,不仅从地理上缩短了武汉到利川的距离,而且从观念上也缩小了城乡的差别。由于交通的发展,也在一步步地改变着利川人民的精神风貌。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九日
138921 ⅹ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