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2-5 21:58 |
---|
签到天数: 92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本帖最后由 吴四明 于 2015-8-19 19:00 编辑 <br /><br /> 好心人,您在哪里?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一次难报之恩却让我困扰了整整35年。
1980年初,我揣着400多元的退伍安置费,回到了已离开8年的家。重新拿起锄头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那时的农村十分贫穷。社员们劳动付出非常巨大,回报却微乎其微,每天劳动所值仅几分钱。一年下来,不少人家甚至填饱肚子都成了奢望。作为刚刚完成角色转换的我,也是吃尽了苦头。
回家后,全家有8人生活。三代人蜗居在三间土坯房内,拥挤不堪。因此扩建几间仍是土坯结构的房子就成了第一要务。但当时建房主要材料——木材,却是国家严密控制物资,根本买不到。后来在战友月望的帮助下,通过他在塘湖公社石马大队当大队会计的姐夫,批到了约半立方左右杉条檩子。但要到离我家五、六十里之遥的阁壁水库内的山里去买。
买树那天,已是初冬,昼短夜长。我虽天未亮就出发,徒步几十里赶到目的地。但等树木伐完,搬运出山,丈量,付款等程序搞完时,已近黄昏。我雇了一艘小木船,横渡阁壁水库,将树木转运至堤坝,再用汽车运走。卸完船,天已完全黑了。但约好的汽车却因故未来。我一下就懵了,在这荒郊野地,我显得很慌乱,加之一天劳累,饥寒交迫,精疲力尽,我眼望着树木发呆,一脸的无助。
库区冬天水位低,水面距堤岸有好几十米缓坡,无奈之下,我信步向堤岸走去。上得坝顶,发现前面树丛中不时透出微弱的灯光,就循光而去,原来是一户人家。临近,才看清一对30多岁的夫妇和两、三个孩子。这时他们也发现了我,立即热情让座,倒茶。当他们了解情况后,男主人连声安慰我说不要紧,立即起身帮我扛树,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才把40来根树扛完并在他家场地码好。这时女主人端来了热水和饭菜,是薯丝饭,,但在我眼里,它比世上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珍贵。接着他们给我腾了一张床,那晚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绪万千,许久难以入眠……。第二天离开时,他们说什么也不要我给的钱。由于他们长我几岁,我也没好意思打听他们的姓名。因为我觉得年少的打听年长人的姓名是不礼貌的。正是这个念头,让我抱憾至今。我曾听到男主人称呼女主人为什么“美”,我想有个“美”字就足够了,真是糊涂。
后来,因忙于生计,忙于工作,我无暇他顾,一直未找到机会去拜访他们。只是将这段经历珍藏心底。五年多后的一天,我下乡到了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工余之暇,兴冲冲想去拜访,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记忆中熟悉的地方,使我非常失落。再后来,我只要去了那边,一有空闲,就会从另外的方位去寻访他们,也因没有全名而一无所获。
我记得他家就在水库边,通公路。最后一次我带着司机沿水库边的公路跑了近两个小时,见屋就停,逢人就问,可惜老天爷终究没有给我这个弥补缺憾的机会。
按当时的社会风气,按一般人的理解,这的确不算什么大事,也许施恩之人早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我却不能。早逾花甲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好人祈福,祝好心得到好报,好人一生平安!
138091138091 138091 [/img] g g g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