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109|回复: 0

来自第一个军营大专班的报告 张吉明(十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7-8 18: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第一个军营大专班的报告(十五)

    (报告文学)

    张吉明

    某部为在整党中更好地克服地域观念,打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写一篇端正党风军风破除地域观念的文章,苦于没有人承担。学员张吉明、胡照卿、杜永学接受了这个任务后,他们针对地域观念影响军队建设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写了一篇“扫除地域观念,端正党风军风”的近2万字的理论文章。文章用社会学理论指导,分析地域观念的危害;用哲学思想指导,深挖地域观念的根源,用伦理学原理指导,探讨根除地域观念的方法。有理论有实际,理论深刻,切中弊端,受到党委重视,并作为整党学习材料印发部队,对端正党风、军风起到了促进作用。南京军区《纪检工作通讯》选登了这篇论文,领导同志感受颇深地说:“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写不出这种文章,真不愧是南大培养的学生!”
    军营第一个大专班以其辉煌的成就,开创了部队大专教育的先河。一花引来万花开。一颗璀璨的明星,第一个从军营中升起,神州大地无数颗明星便相继从军营升起,形成星汉灿烂的壮观奇景。这对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登上新的台阶,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这些高智能的经过部队长期、正规的、严格的、系统的培养和锻炼的新时代的军官,再插上大专文化知识的翅膀,必将为部队和地方四化建设创造极其辉煌的未来!在军队大专教育的创业丰碑上,永远镌刻着从总政治部、南京军区及第一个创办军营大专班所在军师团营连各级领导干部支持、关怀的光辉业绩,大专班的学员们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的军人们不会忘记他们!

    一九八五年八月初稿
    作者附言:
    军营大专班是我们部队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因为本人有幸在大专班学习,所以把大专班的故事记下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尽管水平有限,肯定在记述中有挂一漏万之嫌,但它毕竟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此文初稿完成于1985年8月间,此次做了些调整和增删。为了保留当时的历史真实,未作大的改动。大专班毕业后,我就到被抽调到军政治部政党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工作多,要求高。由于当时忙于部队的正常工作,同学们毕业后,走向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有的上了前线,没有,也不可能做充分的采访,不可能采访更多的同学,很多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由于种种限制而不能悉数收进文章。好在自己就在大专班学习,做过一定范围的采访,这是根据手头的材料和采访记录,在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秘密地、偷偷地草就的,(否则,让当时的领导知道,批评不务正业是轻的!当时我在军政党办公室指导师机关整党,工作异常繁忙,在工作之余我能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其艰辛不可言喻,那是一种忘我、拼搏的责任感使然),加之水平所限,不妥之处肯定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也望战友们海涵。

    1993年12月、2009年5月12日、7月8日三度修改于保定,作者

    后记:据初步统计,第一个大专班的学生留队的80都提升为部队团级指挥员,其中黄企生、白旋、李连明、衣学领、陈主志、季峰、季建忠等几位同志提升为正师级部队领导干部;转业的这批学生也都在地方成为各行业的骨干,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

    (如果哪位战友有大专班的照片,请传到网上,成为二师战友们共享的精神财富)



    作 者


    2009.7.8



    138293138293 138293 [/img] л л 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5-30 15:15 , Processed in 0.0566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