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分班的烦恼 12月22日上午,几个不同地区的新兵都陆陆续续地到了新兵连。一时间宿舍内一改往日的冷清局面,操着不同口音的新兵,叽叽喳喳热闹非凡。一阵忙乱之后,正好赶上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在值班排长的带领下,热热闹闹地到饭堂共进午餐。 下午休息,我忙着帮助战友写家书的时候,班长通知我们晚饭后不要走远,连队要为我们新兵重新分班。 听到班长的通知大家都有些不爽,觉得刚刚认识了正副班长,而且全班都是一个县里的老乡,认识不久又要分开,所以我们都不想离开。 我们这个班,是在武昌县武装部宣布应征入伍名单的同时编班的。班里有我一个公社的钟贵州和曾维恒,而且曾维恒还是我小学的同学。有我的初中同学徐华階,还有刘光荣、高作文、陈能富等。尽管除了曾维恒和徐华階外,其他是刚刚认识才4天,但是我们入伍一路走来,大家相互之间也有了许多了解。在远离家乡进入全新环境的时候,大家有共同的乡音、乡情,风俗习惯,自然愿意在一起。大家都满以为可以在一起度过新兵连,没想到还是要把我们分开。 晚饭过后,全连整齐地排列在饭堂门口。连值班员清点了人数后,新兵连的指导员给我们讲了分班的目的和意义。他开宗明义在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这些入伍的新兵正是从天南地北为了保家卫国这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要求我们首先要破除乡土观念,把从四面八方应征入伍的新兵混合编排在一个班里,这样便于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新兵连队的训练任务。 接着连长按照已经编排好的花名册点名分班,将以地区为建制的新兵班彻底打散。连长首先让班长按照1至9班排成横队,从一班的名单开始点起,点到那个班就站在该班班长后面,一直点到九班为止。 连队的要求跟我们新兵的想法大相径庭。我们希望能够跟熟悉的老乡在一起。尽管大家多数都是到武装部才认识的,但是大家有共同的乡音,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大家在一起交流起来比较方便,生活之中相互之间有个照应。即使是有了问题,相互之间也比较好沟通。如果跟其他地区的战友在一起,常常会因为语言、风俗、习惯等差别产生一些误会,照样容易影响团结。出门在外远离亲人的情况下,自然是老乡比较亲切。要不然怎么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说呢! 新兵连分班大家打心眼里不高兴。但是连队的决定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作为刚刚入伍的新兵,即便有意见也只能服从。大家心里不开心嘴上不说,却容易挂在脸上。在点名的时候,有的战士答“到”时有气无力,表现出了不满意的情绪。这些情况连队的干部和班长们都心知肚明。 分班结束回到宿舍后,首先是班长给我们分配床铺。我仍然被分配到新兵二班,心里宽慰了许多。班长为了减少麻烦,还是把原来的床铺分配给我。只是我的那些老乡们都分配到了不同的班,就不能每天在一起生活训练了。 安定下来后,班长召集我们开会。首先做了自我介绍:他是安徽人,1959年入伍,是一名老班长。他讲话语气比较温和,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印象。 接着全班都分别介绍自己基本情况。我们班几个地方的新兵都有,可谓是天南地北汇聚一堂。 最后,班长给我们做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对不允许存在地区观念与老乡观念。这次分班就是为了适应部队的这一需要,为了更好地锻炼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希望大家能够充分理解。他用自己入伍4年多来的经历现身说法,启发我们正确对待分班的问题。其实大家在一起摸爬滚打朝夕相处,通过直接接触与交流,时间长了也就熟悉了。只要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做到相互帮助,互相学习,相互尊重,遇事能够宽容大度,就一定能够和睦相处相敬如宾,一定能够成为生死与共的好战友。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日 修改于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