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虽说是毫毛技艺 却原为顶上功夫 剃头(理发)这个行当市场广阔,可以说凡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需求,故而这个行当的传承人是前仆后继香火不断。 早年剃头师傅是挑着担子游走于乡间。这挑子也有讲究的,一头挑着一个烧水的炉子和脸盆,脸盆上面盖着一块洗脸毛巾。另一头则是一个架子,架子上面挂着一个袋子,袋子里面是剃头的专用工具。这些工具是放在一个缝制着许多小口袋的布,那些剃头的刀具、剪子都分别插入口袋里面,另外还有一个长形的小木盒,里面装着捞(lao)(掏)耳朵的专用工具。平时工具装好后把布袋卷起来放入大布袋中,只有需要用的时候才摆出来。架子上还挂着一块看上去很旧的摥(tang)刀布。布袋中还有一块常用的磨刀石,一有空师傅就会把剃头刀磨得锃明发亮。 有个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指的热的这头是有个炉子,经常保持着挑子上有热水,剃头的人不用为热水发愁。这样,剃头师傅随时在田边地头也可以给正在地里干活的爷们剃头。这也是方便顾客的一大举措,否则他们要从田间地头回到湾子里,这样费时费力得不偿失;而且剃头师傅也不用顺道解决省去了许多冤枉路。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解放初期,农村基本上是个体,剃头师傅自然也是个体经营,他们游走于乡间是个人讨生活的行为,所以剃头是当场结算,自然也有手头不方便的先记帐后收款的。到了六十年代初,农村合作化了,剃头师傅也开始了分片承包的办法。各生产大队的剃头师傅分队承包,即一个剃头师傅负责相邻几个生产队,需要剃头人按照每年付给剃头师傅一定数量的报酬,年终结算时一次性划拨,这样减轻了师傅们讨账的麻烦。条件是剃头师傅必须保证剃头人每月剃一次头。为了完成承包任务,他们就每天到自己承包的湾子去巡回剃头,原则上是一个月要到这些湾子两到三次,如果那个湾子有剃漏掉的头,还要特地去给人家补剃。这是他们的行规,也是剃头师傅的职业操守。 剃头师傅也有高兴的时候,遇到那个家里有新生儿需要剃胎头(出生后第一次剃头),师傅剃完头后还可以收到一个红包。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就是剃头师傅的新顾客了。 其实婴儿的头是最难剃的。通常由孩子的母亲抱着坐在凳子上,孩子的脖子是软的,头皮又嫩,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划破头皮。但是我发现这些剃头师傅不愧是高手,他们沉着冷静手法灵活,只见剃头刀在孩子的头皮上游走自如,一根根细小的头发便随着轻轻的“喇喇”之声应声坠落在地上。 从前剃头有一个关键的工序是不可少的,除了孩子剃头外,大都必须要做到,那就是捞耳朵。剃头师傅都带着一套捞耳朵的工具。其中有一个修长的攝子、一个平直而瘦长的两面有刀口的绞刀、一个长形带柄的毛刷、一个铁丝头上有一个小瓢的挖耳。就是这些工具能够让顾客有一个特殊的享受。 捞耳朵开始是用攝子首先把耳朵中的成片耳屎夹出来,然后用绞刀放入耳朵中,用左手捏住耳朵,右手轻轻捻动绞刀,运用绞刀把耳朵内壁的耳屎绞下来,两用毛刷放入耳朵从复上述动作,把耳朵内壁残留的耳屎刷下来。最后用挖耳把耳朵内松动的战利品全部从耳朵内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一操作程序结束后,被捞的人会觉得耳朵中特别的轻松。甚至有的老年人认为剃头的享受就在这捞耳朵的过程之中。 到了六十年代,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统一规定,剃头取消了捞耳朵。因为捞耳朵对于耳朵有影响,耳屎对隔壁有保护作用,而且长期捞耳朵容易对耳膜带来损害,严重的出现中耳炎,影响听力的正常发挥。 有了规定后,剃头师傅大多数人剃头时不捞耳朵了,但是他们还是带着捞耳朵工具的,那些老顾客老熟人也有提出特殊要求的,师傅们也悄悄地满足一下他们的需求。但是对于那些年轻人群师傅们是不会再捞了。后来悄悄地大家都习惯不捞耳朵了,他们干脆不带捞耳朵的工具了,这样就彻底断绝了老年人的念想,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提出捞耳朵的问题了。 如今大家不叫剃头,而是改称理发了。无论到那个理发店还是单个理发师傅处理发,捞耳朵的工序已经失传了。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url]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