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月夜赶车找部队 这天天高云淡艳阳高照,解决了马车装载的问题后,真可就可谓是一路顺风,管理股的运输人员多次受到首长的表扬。战友们的心情也像这晴朗的天空,宽阔而又舒坦。 行进的路上,大家一边听着收音机的歌声一边跟着高声唱着电影《青松岭》里面的主题歌:长鞭一甩啪啪地响,赶着那个大车出了庄……,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 我们奉命赶着马车奔驰在河南长葛的乡村大道上。这天大部队为了减少行程,准备走乡间小路直接到达目的地,我们两辆马车不得不从长葛县城绕道,然后与机关会合。这天我们的行程是65公里,为了能够按时到达,当物质集中装载后就提前出发了。由于装载比较顺利,大家的心情也特别好。 通往长葛的大路全是土路,马车跑起来后面扬起了很高的灰尘。一旦速度稍慢灰尘就会席卷到车上来。因此,我们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进。 中午,我们到达了长葛县城,于是安排了休息吃饭。马车行进除了人员小便之外,一般是不休息的。只有做饭的时候才会停下来,给人马补充食物与水。 我们就近找了一个物质仓库的堆场。这是个很大的院落,里面没有存放什么东西,据说只是在物质仓库已经容纳不下的时候,这里才用来临时存放一下。正因为院落是空闲的,我们才选择在这里生火做饭喂养马匹。 我们把马车停放在院子的东边,把军马拴到西边的棚子下面,让军马在比较凉爽的地方休息。管理员王惠如(湖北黄陂64年入伍)很快买回了菜,不到半个小时米饭就煮熟了。大家就在棚子里面,一边看着军马一边共进午餐。 吃完午饭,稍事休息后我们就继续出发了。为了早点赶到宿营地,大家宁愿路上辛苦,也不要给机关人员带来困难。 下午五点,我们到达了预定的宿营点。但是,这里没有任何动静。连部队派出的前站人员也找不到。这时我们真是“洋鬼子看戏——傻眼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拿出了机关给我的行军路线图,询问当地老百姓,回答与图上的名称是一致的。证明我们到达的地点没有错。难道是机关弄错了宿营点,我想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一定是他们改变了宿营的地点。 我们经过一天的奔波,大家也是人困马乏了,早已是饥肠辘辘。于是,我安排王管理员负责做饭,驭手喂好军马,我负责与部队联络。 要找到部队谈何容易。我们当时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向什么地方改变。但是,我有一条可以肯定,他们是向东运动。如果改变地点的话,很可能是向前推进了。 我们到达的地方正好是当时公社的所在地。我打听到了公社的办公地点后,便直奔公社去了。当时接待我的是一个年青的公社干部,听了我的介绍以后,表示尽快给我联络他们公社的所有大队,了解部队在什么地方宿营。 当时公社到各大队也没有什么联络措施,但是这里毕竟是公社所在地,也是一个小小的集镇,来往的人员也比较多一些。他们终于在一个农民那里了解到离这时20多里的地方有部队活动。平时,这里很少有军人,他们看到军人都很新鲜。根据这个线索,我们要求公社与县里取得联系,以证实信息的可靠性。通过县政府很快就跟团部联系上了。于是,了解到了团部宿营的地方。他们就在东南方向,离我们20多里的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根据公社干部的介绍,因为这个村庄不属于所在的公社管辖,没有直接通行的大路,马车去那里必须绕道而行。这样必须走40多里才能到达。为了晚上不至于出错,我让公社干部找来了一张地图,我简单地画了一个草图,标明了经过的村庄与路线。 为了尽快地赶到团部的宿营点,我们抓紧时间吃饭。等到一切就绪准备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了。 晚上行军没有白天那么浪漫了,大家在马车上颠簸了一天,身上像散了架似的。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早早地休息了。但是今天不行,我们还要去找部队,什么时候能找到心里仍然没有底。 其实军马也经过一天的行军已经很累了,行走的速度也大大减慢。40里路平时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这天我们用了4个小时才到。我们到达后机关的人员都休息了。由于是夏天,他们都和衣而卧,听说被褥到了,大家都很高兴。争先恐后地给我们卸车,给我们送来饭菜和热水。机关的领导还再三表示歉意,通知我们的事给忘记了,直到部队宿营才想到。他们正在打听的时候,长葛县政府的电话传来了消息。 我也回报了寻找部队的情况,机关领导非常满意。我当即表示:其实这对于我们也是一次锻炼,战时这样的情况会更多,能够利用一切方式找到部队,应该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战时的需要。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138067138067 138067 [/im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