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历尽苍伤铁佛寺 我们刚刚看完乌程县学旧址牌楼,看到对面不远处有座寺庙的古老建筑。我到湖州多次从来没有进去过。走近一看左边有个石碑上写着“铁佛寺”三个大字。 铁佛寺分前殿和后殿,前殿正中有一尊铁观音造像。后殿正中陈列一口日本铜钟,后壁镶有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天宁万寿禅寺》巨碑。铁观音、日本铜钟和赵孟頫书写的巨碑,被称为铁佛寺的三件宝。1963年就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佛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原名开元寺,初为尼寺。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僧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为开元寺,供唐明皇真容。北宋乾兴初(铁观音基座盆铭为天圣三年,即1025年)有僧鉴真铸铁观音像,置于开元寺东南隅(即开元寺东廊),号铁观音院。 熙宁元年(1068年)易赐“寿圣观音禅院”,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改为“广福观音禅院”,内供铁观音像。元末(1368年)广福观音禅院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移寺于今址,改名为铁佛禅寺。 在开元寺东廊,名广福观音院,立观音像;西南隅有智者院,供奉普贤造像。因开元寺屡遭火灾,佛像屡造屡毁,相传到唐天宝元年(774年),鉴真大师三次东渡日本未成,曾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经越州(今绍兴)、余杭来湖州讲经授戒。开元寺大师们向他谈及开元寺常遭火灾,佛像每每补毁之事。鉴真大师提出铸一尊铁之观音。因为条件尚不具备,未果。到宋天圣三年(1025年),方始承鉴真宿愿,铸成铁观音像。从那以后,观音院里佛灯长明,香火极盛。当时苏杭二州都有成批的香客前来敬香朝拜。元末广福观音院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院基地造泰定仓,移寺于今址;改名铁佛禅寺。宣德八年(1433年),僧昙壁又铸大铁佛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尊,创慈云阁,寺院又呈兴旺景象。但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又遭兵毁,正法眼藏被焚,仅存铁观音和三尊大佛立在露天。同遭风吹雨打日晒,三尊大佛上出现了锈点,唯铁观音不蚀不锈。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观音殿;光绪初年(1875年)又重建铁佛殿。铁观音和三尊佛像,又开始承受人间香火。民国七年(1918年)为鉴真大师传授幽冥戒时再至扬州请来正法眼藏(法卷)。民国三十年(1941年)僧恒森接法卷为铁佛寺四十代主持。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重修,铁佛殿增塑阿傩,迦叶两尊佛像和十八罗汉塑像。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视保护文物古迹,1963年铁佛寺即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后,省、地政府先后拨款由原嘉兴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施工进行重修。铁观音造像重新耸立于大殿之上,失手修复,历劫再造,佛相重现。观音殿上有李碧岩撰、沙孟海书的一副抱联,文曰:“铁佛成像,经六朝妙手,当灾无损慈容神采;匠师造型,运三昧丰姿,阅世欣看艺术巧功。”极好地概括了铁观音像虽经千年沧桑仍然奕奕生辉的艰难历程。 修复后的铁佛寺,充实了几件珍贵的文物。将原天宁寺旧址保存的唐会昌三年(843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和《天宁万寿禅寺》巨碑迁入寺内保护。《天宁万寿禅寺》巨碑是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悦项受住持释淳明所托书此额,屡书不就,偶于僧厨文桌上书之,遒媚斐伟,遂以桌面立为匾额,后又勒石置于山门。 铁观音造像身高2.5米,重约1.5吨。身向右侧立,发髻高踞,面颊丰满,两手交叉胸前,似谛听梵音。赤脚露趾地站在莲花座上,体态呈S形,而莲花座一反常形,倒扣在地。其造形上承盛唐丰腴遗风,下开宋代俊丽先声,仪态端庄,眉目安详,神姿飘逸,衣褶流畅,整座佛像娴雅婀娜,造工精细,浑然一体,是一尊罕见的艺术珍品。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日本诸国,都曾有代表团和艺术家来参观,或题诗、或留言,有的代表团赞誉铁观音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维纳斯”。 陈列于后殿正中的一口日本铜钟,据考铸造于日本宝永三年(1706年),钟高1.6米,重约1.5吨。此外,铁佛寺大院内还有一口围以汉白玉井圈的明代古井。据传此井是明宣德八年(1434年)为僧昙壁所造,已历五百余年,此井无论天旱水涝,总是不深不浅,不污不浊。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138195"><link href="http://138195/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195 [/im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