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识三秦有感触 陕西历来有三秦之称。据历史考证:秦亡,项羽三分关中。立秦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地区;立司马欣为塞王,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立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三者合称“三秦”。 我对陕西的印象应该是入伍后了解红军长征到陕北,便知道了延安。后来听到国共第二次合作,便从西安事变知道了西安。所以,我了解陕西严格地说是从了解我们党和军队的发展历史中略知一二。 开始对我们印象陕西是个穷地方,特别是陕北作为红色根据地,老百姓起来造反大都是国民党势力薄弱相对贫穷的地区。 一首流传百年的《走西口》反映了陕西地区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记录了当年劳动人民为了生活,不得不抛弃家乡与爱人远走他乡的悲惨情境。 我记得马遇芝副团长有次春节到陕西老家探亲,回到部队后跟我们讲起家乡的情况。他对亲戚们的生活艰难深表同情,回家过年自然也准备了一些钱,但是看到亲戚都很贫困,顿时产生恻隐之心。于是这家20元,那家30元的给钱。没几天,自己带回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他只好大年初三一过就“逃”回了部队。他说如果再待下去,恐怕回部队的路费都没有了。 改革开放后,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黄土高坡》,以高亢浑厚的特有声调表达了黄土高原生活人们的特殊情感。这首歌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黄土高原的满目黄沙随风起舞,人们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 我亲自目堵三秦大地是1997年秋,我到新疆出差路过此地。当火车一出潼关便进入到陕西地界,从车窗外可以看到的是遍地裸露的黄土高坡,长年被雨水浸湿的沟壑展现在面前,有的甚至高达数丈,大有摇摇欲坠之势。高坡上没有丝毫的绿色点缀,只有那些赤裸裸的黄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尽管那里的沟壑很深,但是看不到滴水流淌,甚至于在微风吹拂下掀起了阵阵尘埃。 偶而也能看到坡壁上有几孔窑洞,窑洞前的平地上似乎有人烟生存的迹象。因为可以清楚地看到简单的农具和挂在窗户两边的棒子。 看到眼前的苍凉心里是五味杂陈。当时已经改革开放十几年,怎么这里还是如此冷落。难道这昔日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中华文明的首创之所,竟然只能任凭黄土与狂风在这肆虐。 这里也曾经是红色根据地,这里的人民为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付出过巨大的代价。我当时弄不明白,为什么改革的春风就没有吹过潼关? 这次我们一行三人前往看望老连长。我又一次出了潼关,踏上了三秦大地。当飞驰的列车冲出潼关隧道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感到震惊。 上次看到的黄土裸露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甚至于看不到丝毫迹象。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植被。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努力地向着车窗外面搜寻能够复合脑海印象的模样。但是,我失望了。尽管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掠过的大地,依然看不到从前黄土满目的情境。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是人类向大自然挑战的进步。如果黄土高原都能像这样被林木覆盖,天长日久就会悄悄地会促使这里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以致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仅仅看到铁路两旁的变化,我依然心存疑虑。会不会是在铁路两旁做些文章,用以掩人耳目达到某种目的。带着这个疑虑我们来到了西安。 两天后老连长安排我们去延安,去时我们乘座的是动车。看到铁路两边的植被也是全面覆盖,林木把黄土都踩在了脚下,那些在人们面前肆虐的黄土变得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由此,让我感受到了三秦大地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决心和毅力。 到了延安后,我心存的一些顾虑被眼前的事实全部打消了。我们看到延安的山也一改过去光秃秃的形象,它们都穿上了茂密的绿装。从接待我们的人员口中了解到了,这里绿化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丝毫的做作和掩饰。 从延安出发后,我们是乘坐汽车。所到之处的公路两旁都是绿油油的林木,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的人民让他们在这黄土高原上茁壮成长,他们将子孙万代为人民造福。 二〇一三年十月七日
[url] ы ы 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