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媳妇主厨多感叹 我们的交谈长达两个多小时,然而还是感到意欲未尽。经过短暂休整的老伙计们也都相继清醒了,慢慢地开始活跃起来了。老周见他们一个个都精神饱满,便提议到小区里走走,看看小区的环境。于是,我们几个跟随老周到小区内外巡视一圈。 老周居住在夷陵区,这里生态环境优雅,空气质量特好,根本就没有粉尘。他们小区入居的时间并不长,而且没有物业管理,但是业主们见缝插针地种植的林木生长茂盛,遍布小区的角角落落,把一个拾级而上的小区装扮得绿色满园。行走其间感到舒适清新,漫步在小区内也有一种特殊的享受之感。走着我们来到了小区出口,出口处有一条顺着小区围栏的直通马路。路面宽阔整齐,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也比较平整,人行道外侧的绿化带与道路相得益彰。行走其间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感到心旷神怡。 信步间来到了我们刚刚进入小区的入口处。这里有一个集贸市场。我们也想了解宜昌地区的生活消费情况,于是就进入到市场里面。这市场是两层,下层是水产消售区,当我们来到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收摊了。我们只好顺着楼梯上到二层。尽管这时已经是五点多了,蔬菜数量已经剩下不多,但是但是品种尚且齐全。可以看到出来,如果是早一点来到这里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随便看了看摊位上各种蔬菜的价格标牌,觉得与武汉相较还是便宜了许多。而且蔬菜的种类也是比较齐全的。可见宜昌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物质也是丰富的。人们选择各种时令蔬菜的余地很大的。 从集贸市场出来,我们一行回到了老周府上。刚刚落坐不久,老周夫人就来叫我们就餐。我们跟随老周下到地下室,这里是他们家的餐厅与伙房的所在之处。尽管地面的温度已经接近36度,但是这地下室内却是另外一番感受,温度至少比上面要低3~5度。 只见一张大大的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光轩老弟让我们大家一一落坐。正在这时,老周的儿媳双手端着一盘菜从厨房出来。当她来到桌前放下手中的菜盘的时候,大家的目光同时注视着她。见她身上穿着围裙,大家情不自禁地把这满满的一桌佳肴与她联系起来。老彭抢先向她发问:“这一桌子菜都是你做的吗?”得到的答复:“是啊!不一定适合您们的口味。您们慢用。”说完后就转身又回到了厨房。 听到这么干脆的回答时大家都愣住了。老周随后解释说平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儿媳和女儿都会轮流烧菜。只要她们在家,我们老俩口就从厨房退居二线。 我们第一个感觉是老周有福气,随之是觉得他们教子(女)有方。在当前社会环境里,他的子女们能够做到这一步,实属难能可贵。 记得我们的上辈人,妇女没有地位,只能在家烧火做饭。故而那时候对家庭妇女的称呼文明一点的是“内人”,农村没有那些讲究干脆叫“屋里人”、“堂客”。言外之意是堂屋里的客人。因此,做饭烧菜是她们的专利,他们不得不为之。 到了我们这代人,妇女解放了,也可以抛头露面了。于是对女士有了新的要求:“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厨房的任务大多数也是由女士来承担的。 改革开放以后,似乎子女们得到了全天候的解放。他们有的跟父母住在一起,回家是吃现成的,有的甚至把饭菜端到桌子上,还要请他们出来吃饭;有的虽然不与父母一起住,但是每天的晚餐和休息日依然是要回家蹭饭吃。不要说他们不做饭,恐怕连洗刷收拾也是由老人来承担。像这种依赖型的年轻夫妇在城里并非个案比比皆是。 正因为如此,我们都羡慕老周很有福气。有许多年轻人他们是不参与老年人活动的,也可能是觉得他们与老年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也可能是觉得老年人的事情自己不便参合,也可能是自己工作难以分身。然而,老周的孩子们为了接待我们五个老头,真正做到了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到来作为全家的头等大事在做。 从他女儿的电话联络,到儿子女婿的交通保障,再到儿媳亲自主厨烧菜。他们严密的分工合作得天衣无缝,确实让我们感慨万分。 请看下篇《会长购票费尽心》 二〇一三年五月三十日
138201"><link href="http://138201/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201 [/im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