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背山工 我们上青城山的时候,发现一路上许多用背篓背着物品的当地山民,手上拿着一根丁字形的登山杖,穿越在熙熙攘攘的登山游人之中,以其稳健的步伐缓缓地拾级而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背东西上山的人中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中老年女性,她们大清早上山,背有少量的黄瓜、西瓜、西红柿和水果之类的食物,上到山半腰或更高一些的地方,把食品摆放在游客必经之路的道路两傍向游人兜售,直到自己携带的物品全部售完才下山。我进行过调查,一条黄瓜在上清宫卖3元,到了山半腰就只卖2元了。特别看到一些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年人,他们已是白发苍苍,但是为了生计不得不负重上山,日复一日地继续着他们艰难的营生。 还有一部分人是在风景点上开设门面,从而销售各种与景点相关的纪念品、书籍和字画,也有的开着副食店、小卖部和小饭馆。由于经营规模较小,他们往往自行背货上山,从而降低经营成本以提高利润。 下山途中我们遇到三五成群的青年妇女,他们背着百十斤重的物品,沿着上山的台阶向上攀登。青城山上山的山道弯多、陡峭,而且道路狭窄,有的地方上下的行人同时通过都有困难。为了让这些负重的女士通过,下山的游客主动选择道路旁边的地方站立,把安全的道路留给她们,让她们能够平稳通过。 更多背物品上山的山民纯粹给山上运送物资的,人们称他们为“背山工”。这个名称可能源于《挑山工》而来。“背山工”与“挑山工”如出一辙,只是他们活动的地理位置和搬运的方式不同而已,他们同样是运送物品上山,从工作性质上讲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每天在山下找好运送的货物,按照老板的要求背到指定的地方。一个“背山工”每趟要背180多斤重的货物,也只能收入70—80元钱。 “背山工”的队伍中有男有女,多数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脚下穿着解放鞋,裤腿挽到膝盖上,小腿肌肉特别发达。手里拄着一根丁字形的登山杖,有锅铲把粗。这种登山杖既可以帮助背山工探路和稳定脚步,也可以在休息时拄在背篓底上,用以缓解双肩上的重力。他们的背上都有一个尖底的背篓,背篓与身体之间,隔着一层厚厚的棕叶背心,可以避免身体被擦伤。 在陡峭的山路上,他们总是默默地低头走着,偶尔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把脸又继续前行。别看他们走得慢,可是往往跑在游人的前面。交货以后,他们总是小跑着下山,那速度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背山工”的队伍中偶尔也能见到少数的年轻人,他们大都是附近的山民,一时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不得不以此为业。这些年青人经过了“背山工”的磨砺,他们便拥有了终生受用的“财富”。 我们刚刚进入青城山景区不久,选择一个凉亭休息片刻。一个中年男子身背背篓,背篓的货物高出了一头。他用登山杖撑着背篓底部原地休息。只见他那黝黑的脸上过早地出现了岁月雕琢的痕迹,生活的沉重负担压得他提早微微地弯了腰。本该生龙活虎地品尝生活乐趣的年华,被每日的重负挤压得沉默寡言。面对身边过往兴高采烈的游客,显得是那样的深沉与无奈。 “背山工”对于青城山的奉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每天付出辛劳挣的都是辛苦钱。他们的工作看似渺小平凡,可是没有一代代“背山工”的付出,就没有青城山的今天,因为青城山就是他们背出来的。 不用说古代的“背山工”如何把建筑材料搬运上山,创建了青城山上那些完美无缺的古代建筑。就在2008年地震后,青城山的古建筑群修复的材料也是“背山工”一步一步背上山去的。是他们让景区重新恢复了原貌。 就是这些世世代代活跃在青城山上的“背山工”,用自己的双肩背出了青城山的宏伟建筑,背出了青城山的名扬四海,背出了青城山的繁华似锦,背出了青城山的繁荣昌盛。 这正是: 世世代代背山工,奉献景区现繁荣,无名英雄身边过,只有老祖在山峰。 请看《建功紫坪铺》。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138195"><link href="http://138195/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195 [/im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