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515|回复: 3

知识就是力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3-11 12: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就是力量
    ——在二师后勤部当政工科长时的一件往事
    张吉明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的一句世人皆知的名言。我在二师后勤部任政工科长时的一件具体小事,生动地诠释了这个真理。
    一天我路过师后勤营房科木材加工厂,看到几个工人围着一根约四、五米长,两、三千斤重的圆粗木头,抓耳挠腮,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你们犯什么愁呢?”看到大木头的两端拴着绳套子,套子上穿着木抬杠,知道他们是抬不动,我问。
    他们答道:“李科长让我们今天上午加工这木头,可就我们四个人抬又抬不动,搬又搬不走。试了多少次,折腾了半个上午,腰都快压断了,木头就是纹丝不动,毫无办法。”
    看着他们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样子,我说:“你们不是想想办法呀?”
    “营区一个人毛也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我们四人又抬不动,没人,还能想什么办法呀?干着急,没办法,无能为力。看来,这任务上午无论如何是完不成了,只能等下午多找几个人帮忙才行。”
    我说:“你们不就是要把那段大木头抬到电锯架子(操作台)上加工成木板吗?”
    “是呀!可木头抬不到操作台(电锯架子)上怎么加工啊?”他们还解释说,实际上加工这点儿木头,费不了多会儿功夫,电锯的加工能量非常大、效率非常高,关键是木头抬不到操作台上。只要抬到操作台上,一会儿功夫就加工完了。
    确实,那根大木头,只靠他们四个人的体力从地面上抬起来,再抬到30多米远的木材加工操作台上用电锯加工,是不可能的。我立即想到在高中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便说:“我来给你们出个主意。”
    “张科长,你能有什么主意呀?”在他们的眼里,张科长是一位只会动笔杆子的秀才,干这种力气活还是靠我们这些木工师傅,这又不是写文章,我们还没办法,你能有什么好主意。
    我说,你们先把一头的绳套和抬杠子脱下来移到另一端,四个人合起来共同抬两根抬杠,先将大木头的一端抬起,另一端着地,以着地的一端为轴,向着操作台的方向旋转180度,然后再把绳套和抬杠换到另一端,如法倒置五六次就可以把大木头移到操作台旁边,然后一到合适的位置,用木杠撬着将大木头滚上操作台,就可以加工木头了。你们试试看行不行?
    他们一听,像不认识我一样,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喜出望外,哎呀,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他们按照我说的办法一试,不到两分钟,果然成功。
    四人争问其故。
    我说,你们四个人要想抬起两、三千斤的重木头,一人平均负重六、七百斤,肯定困难,按你们的体力短距离地抬三、四百斤,应该没有问题。这样,合起来抬一头,你们的力量增加了一倍,木头的重量减少了一倍,如果抬起来的越高,木头的重心就移向着地的一方,重量就越轻,这样你们平均负重连三、四百斤都不到,所以能移过去,顺利完成任务。
    他们点头称是。
    电锯和木头唱起了欢乐的歌,听着这美妙醉人的歌声,这四名职工,似乎悟出了什么。
    这件生活中的小小浪花告诉我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遵循事物内在规律办事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实践过程自然会转化为生产力,就能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要不,邓小平就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呀!其实,科学技术是人创造并掌握使用的,是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人运用知识创造的生产工具和运用于生产中的科学方法,才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掌握了科学知识的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
    2009年1月14日回忆写于北京国务院扶贫办培训中心

    138190138190 138190 [/img] У У 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2 21:59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杨铭志 发表于 2009-3-11 17: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知识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看了吉明这篇《知识就是力量》,感觉吉明在关键时刻起到了“鲁班”的作用,不简单!也使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大财主命建筑师傅做一个漂亮的“六柱石顶凉亭”,“石柱”立好了,全翡翠绿色玉石的“凉亭顶子”也在一旁雕琢好了,可那“顶子”有好几吨重,当时又没有“吊车”呀,怎么才能把“顶子”安全地放到六根“石柱”上去呢?当天傍晚,建筑师傅们端着慢慢的饭碗,谁也吃不下去,正发愁呢。这时,远处走来了一个打工的行者,向他们讨了一碗饭吃。看那几位师傅都愁眉紧锁,问明了原因,遂又要了一碗饭,一双筷子。只见他把这碗饭倒在了桌子上,把自己的一双筷子放在了米饭上,把另外要来的一双筷子放在自己先放的筷子下面,形成“丁”字型,然后扣上碗,就拂袖而去了。有师傅见此情景,非常气愤,说:“要来又不吃,还如此浪费,真不是个东西!”正要收拾碗筷,忽听师傅中的头人大喊一声:“诶——别动!这可是个高人啊!你看……”
          事后,他们按照这位“高人”摆下的“模式”,终于轻松顺利地把玉石“大顶”稳稳当当地安装架在了六根亭柱子上。这几位师傅后来猜出这位路过的高人不是别人,他,就是鲁班。
          战友们,你们能说出工人师傅是怎样将“玉石大顶”送上亭柱、安装成功的吗?


    [url]  ㈣ ㈣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5-8-21 00:0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张吉明 发表于 2009-3-11 20: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土(倒在桌子上的米饭就是土的作用)堆起来,与柱子平了再把“顶子”移上去,安妥当就行了。是否正确,请编委主任指教,谢谢!

    [url]  ㄙ ㄙ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阿布 发表于 2009-3-12 06: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动地球.----哈哈哈哈哈...........

    [url]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5 17:37 , Processed in 0.0614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