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975|回复: 1

打无准备之仗乃兵家大忌 作者 乌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yangyanjun111 发表于 2009-3-5 14: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楼主
?        2009-02-13 23:59:23

        打无准备之仗乃兵家大忌     作者:杨同兴
              -----战地心得
    老山作战中,67军上阵地后曾为夺回丢失的阵地而仓促组织反击,付出了沉重代价。其教训就是本身在立足未稳之际,又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指挥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师上阵地后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只是情况略有不同。一师接防67军时,因整个接防过程组织严密隐蔽,越军并无察觉,故部队接防后阵地状态稳定。此时有个别领导被成绩冲昏头脑,贪功求名,匆匆组织了一次出击拔点作战,时间是84年12月。从指挥员受领任务到战斗打响,只一天时间的准备。部队收拢集结就需要近一个白天,还要战前动员、下达作战命令、研究地形、研究战法、组织各种保障、和各有关单位组织协同、向冲击出发阵地开进,这么多工作要做,时间仓促可想而知。从连首长受领任务到各班、排受领任务,只能在地图上进行,完全没有现地勘察的时间。以至于战斗打响之后,战士问班长向哪里冲,班长也只能回答向前冲,这样的仗打成什么样可想而知。那一仗担负进攻的连队牺牲了20名兄弟。下阵地时连长、指导员抱头痛哭。最后以某领导承担责任一句话了事。  
   我有幸参加了老山作战期间号称1.15(85年1月15日)大捷的一次出击拔点作战,此次战斗,我在一师担任营火力队长,在一线表面阵地指挥。这次战斗吸取了上次失利作战的教训,整整准备了一周的时间,光现地勘察就进行了四次。抵近观察距敌人阵地最近时只有二十来米距离,越军说话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冲击路线的确定,包括每一个战位都进行反复选择。当时我们营、及涉及此次参战人员的几个连队干部到团指挥所受领任务,团长下达作战命令后,加强到团指挥的副师长又重点强调了连一级指挥员必须在表面阵地目视指挥。受领完任务,团里请我们喝了壮行酒(是茅台)。回驻防阵地的路上,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一路上说话不多,当时的心情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十分紧张,可以说紧张得令人窒息。有两种感受,一种是恐惧;还有一种就是责任,担心完不成任务。接下来的准备工作中,因工作繁多,时间紧迫,逐渐冲淡了恐惧,再加上多次抵近勘察,心理逐渐适应了战场环境,逐渐沉着老练。我们的作战准备可以说是相当充分细致,所有参战的班长都进行过两次现地勘察,细致到每一个战位的选择,火器的配置,甚至到冲击路线都走了一遍。可能有人会提异议,通路还没开辟,怎么敢走?就是通过几天现地勘察后,根据作战方案(白天奇袭,发起进攻的时间:上午十点)决定的。现地是石头山,只要踩着石尖就不会触雷。在整个准备过程中,突击队的人选是最难的。连队在突击队的人选上规定了几条硬杠杠,1:必须是正式党员;2:必须是两年以上的老兵,且各项军事技术过硬;3:身体素质好。4:突击队长必须是班长,只选一名班长。当时是成立五人突击队,全连几乎是人人报名,很多战士写了血书,挑选起来要费一番功夫。还要做好落选人的工作。经过7天的准备,14号黄昏参战分队按照先火器后步兵的顺序分时向冲击出发阵地开进,所有分队都在临晨3时前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然后是7个小时(先到达的时间更长)漫长等待,这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当时我虽已不象刚受领任务时那样紧张,但也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是明天发起冲击时,命令一下,战士能否冲得出去。一旦冲不出去,又该怎么办?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办法都要想到。部队在开进途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伤亡,重伤员都及时做了转移,轻伤员都一一看望并征询了还能否参加战斗,轻伤员们一致作出了轻伤不下火线的回答。那一刻作为指挥员的心情,最大的愿望就是完成任务后能把自己的战士们完整无损地带回来。第二天发起冲击时,命令一下,主攻方向和次攻方向的突击队战士们没有半点犹豫,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敌阵。指挥员们无不为之感动。主攻方向只40分钟即拿下了山头。次攻方向进攻受挫,持续到下午3点多钟,后停止了攻击,重新组织战斗,下午6点发起第二次攻击。七连(担任出击拔点的连队是九连,七连配属一个排)一个战士,姓什么记不清了,战前整整围着连队干部和营里干部七天,要求参加突击队,因他不是党员,始终没有获批。战斗打响之后,他仍然还在要求,后来进攻受挫,在组织第二次攻击时,批准了他。他没有辜负希望,第一个冲上越军阵地,为攻下这个山头,立下了头功,火线授予一等功。 6点30分宣布攻占,出击拔点作战胜利完成。之后部队在阵地上坚守了整整7天,抗击了越军连续6天不同规模的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第七天顺利完成了换防,下阵地休整。  
    在对越作战中,一师可以说是发明不少,我觉得最实用,最有价值的发明是方言通信。1984年12月那次失利战斗是我们七连打的,战后我们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从各个方面找出问题和不足。其中就有通信联络不畅的问题。通信反应太慢,因不能用白话,不利保密,用密语又有一个反应过程,往往这个过程就造成了战机的丢失和伤亡的加大。还有电台兵本身就是对方的打击目标,容易伤亡,出现伤亡替换人选有限,很难补充。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大家绞尽了脑汁,最后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用方言通信。浙江的方言是全国最多的,浙江人听不懂浙江人的话,那就更不用说越南人了。我们部队地处浙江,浙江兵很多,人员不愁,只需教会使用电台就行了,省去了密语培训和背记,更为重要的是他缩短了反应时间。就跟面对面指挥没什么两样。在1.15作战中首次使用,效果非常好,后推广到全军(一军),后期作战都使用了这个办法。

[url]  Ρ Ρ 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yangyanjun111 发表于 2009-3-5 14: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定稿
?        1楼 聂建平
?        2009-02-14 01:08:05
  第一自然段第五行“贪功求名”、末句“最后以。。。”一句删掉。
  最后一句“全军{一军}”改为“军里”。

138921"><link href="http://138921/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921 [/img] С С 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11-23 20:55 , Processed in 0.0558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