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武汉行(九)
第一次路过历史名城大武汉,那是当年在北上从军的路上。翻开1974年的日记:越往北面,天气越冷。在“牛卡”里,两边铺垫着一层稻草,中间留了一条行走的通道,大家趟在稻草上面,已经度过了将近30个小时。刚才,列车在相对减速之后,随着钉咣、钉咣有节奏的声音,徐徐地通过了雄伟的长江大桥。还没有领章帽徽的广州兵,通过两尺见方的小窗口,争先恐后地希望观看一下龟、蛇两山,和闻名全国的武汉长江大桥。由于晚上天太黑,什么都看不清楚,大家感到很失望与扫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在睡梦中跨过长江,跨过雄伟的长江大桥。
其实,近距离是看不到长江大桥“雄伟”的身影,只看到一杵杵粗大的钢铁支架。“牛卡”里什么灯也没有,个别人有手电筒,其中包括我在内。
1974年12月27日晚9点42分
哈哈,这是我第一次路过武汉的日记。
第二次真正踏土武汉,是1994年4月13日从天津飞往此地。那时,武汉只有“武钢”这块硬招牌,其它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市容面貌都不怎么样,与当时的广州相比,没法相提并论,谈不上有时代步伐感。那年头,偌大的武汉给人的感觉是脏、乱、差,没有一点大城市的氛围,倒象是已经停滞不前“城市农村化的大县城”。在94年至96年之间,因业务关系,我也经常进出武汉,后来业务关系结束,也就一直没有来过武汉。
这回重游旧地,已经是阔别十几载。以前,武汉残旧的房子,大多数已被现代的“混凝土森林”取代,过去凌乱的市容,现在已被三镇鳞次栉比矗立的建筑群,烘托出一派繁华的景象。一座座高架桥抜地面起,基本形成了现代城市立体交通的格局。新的道路不但宽阔,而且所有的绿化带,几乎都栽上了绿树红花。尤其是,值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契机,所有工地都开足马力,力求尽快开通正在筑建的路与桥。据说,当年“雄伟的长江大桥”,已经面临“下岗”的势态。因为武汉人,不仅在长江水面架起了另一条新飞龙,并在两条桥的水底之间,又打出了一条长3.26公里,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隧道。多年困扰三镇交通尴尬的局面,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和何会长从汉口往武昌,去的时候是经“二桥”,返回是钻“长江第一隧”。两条通道佳畅通无阻,思前比后,武汉与时俱进,已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有超越广州之势。
拜访完李大哥之后,离约定与网友会面还有几个小时,何会长就带我去游览“汉口江滩”。来到江边,近距离目睹养眼的长江,江水随流而动,翻腾逐浪穿城而过。过去,每逢洪讯,武汉市民就忐忑不安,担心遭遇水患殃及。随着葛洲埧的落成,武汉人民奋斗了整整十年,对防洪堤坝及环境进行了综合性的整治,彻底地攺变了以往江滩芜杂的颓景。
如今,防洪堤坝已经成漂亮的风景区,雅号是“汉口江滩”。在景区中,名木挺立,芳草茵茵,群花吐艳,枫叶显媚。眼达之处,圴可见银杏、紫薇、乔灌林木,岸边的芦苇,伴着长江的浪韵,悠扬在起舞。正值金秋,这么优美的环境,自然是武汉市民的好去处。在绿树繁花的护荫下,这边,长者八个一群,十个一堆,有聊天的,有打牌搏弈作乐的,有集体跳健身舞的。那边,有型男酷女拍商业广告,还有准新郎新娘在拍婚纱照。我们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漫步,连两旁绿油油的小草,都好像在温馨地跳着迎客的舞蹈。
“汉口江滩”很迷人、很美丽。有诗人把两江四岸三镇形容为:“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这片土地属于武汉百姓市民,而热情的武汉人,也把这道靓丽的风景线,复制成豪华的“名片”送给所有客人。今天亲临其境,加上何会长边走边指指点点,我瞬间变得聪明起来,用反向思维,加深理解了“水能覆舟,亦能载舟”的精髓。
[img][/img]
老弟数少了,那只是内环上的大桥和二桥,武汉现在有七八座大桥了。
兵痞子: 老弟数少了,那只是内环上的大桥和二桥,武汉现在有七八座大桥了。
36年前在武汉呆过。
李利青: 36年前在武汉呆过。
千万不要去找那个有贼心没贼胆的家伙。
冯英威: 千万不要去找那个有贼心没贼胆的家伙。
随着时光的流逝,城市都在变化。武汉的二七长江大桥三十一日通车,据说八桥就要开工了。明年地铁二号线也要交付使用。这就是城市的发展和武汉的变化。
现在武汉在大建设,明年可能会更美丽。
冯英威: 现在武汉在大建设,明年可能会更美丽。
-
138065"><link href="http://138065/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071 [/img] x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