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楼主: 彭本炎

夜袭芒荡山(1-8)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7 09: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见消息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5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0-12-7 12: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参加这次行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7 13: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7 13:44 编辑



       
                               (七)
          又是一个夜行军,走了80 余里,于清晨四时到达芒砀山。此时天还没有亮,我们来到芒砀山脚下的磨山大队,找到大队干部要求安排住宿。他们爱理不理,以种种理由塘塞。我们向他们说了不少好话,仍然不愿意接待。二个小时过去了,这时我们感到又饿又累又乏,但仍然未能找到落脚的地方。当时我也是年轻气盛,对这种不友好的态度非常气愤,几次想发作均被甘副指导员制止。最后,好说歹说总算给我们安排了一间房子。我带着全排到那里一看,是间堆放牲口料的“匡”字房。正面是敞开的,没有门窗,东、西、北面是干打垒土墙,顶棚是牛毛毡,面积约50平方米。房内堆满了一人多高被轧过了的牲口料,门前三至四米远的地方是专供牲口拉屎拉尿的污水坑。我让战士们把牲口料扒平,把雨衣往上一舖,背包也懒得解开,就在上面睡觉。全排37人全都住在这里。刚躺下不到一个小时,太阳照射过来,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身上直冒汗,加上身下的牲口料也非常燥热。苍蝇,蚊子,小虫子在身上,脸上到处飞舞,赶都赶不走。随便伸手一抓就能捉到好几个,如果用两手一拍,手掌上立马黑糊糊的一片。粪坑里的污水经太阳一晒,臭气熏天,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根本无法入睡。大家只好干脆起来,到树荫底下乘凉,从老百姓那里买来瓜果充饥。   
         上午九时许,团司令部组织全团排以上干部到芒砀山看地形,准备在那里组织营防御战术演习。团首长把扼守芒砀山的任务交给二营。营长张邦录把防御正面交给四、五两个连队,六连为预备队,机枪连,炮兵连分别配属给三个步兵连。下午三时许,全营奉命上山。进入阵地后,开始挖战壕,修工事,吃住全部在山上。        
          芒砀山是豫东平原上的一朵奇葩,地形独特,物产丰富,  毗邻四省数市。东面是江苏徐州,南面是安徽宿州、淮北,西面是河南夏邑、永城、商丘。北面是山东省的单县、鱼台、微山湖。离安徽省的蚌埠,亳州,山东省的枣庄也不太远。著名的陇海铁路,郑(州),徐(州)公路绕山而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山虽然不算很高,也不是很大,但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是豫东平原的天然屏障。过了芒砀山一直到河南郑州基本上无险可守。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最著名的当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斩蛇,东汉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战吕布后,被吕布打败,刘备投奔了袁绍,关羽投降了曹操,张飞则逃到芒砀山招兵买马,准备东山再起。北宋时期梁山好汉混世魔王樊瑞,八臂那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曾在这里占山为王,打家掠舍,被梁山军师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招募入山。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前线总指挥杜律明曾在芒砀山重兵驻守。控制了芒砀山就基本控制了豫东平原,封锁了陇海铁路,郑(州),徐(州)公路。如果敌人从海上来,非坚守芒砀山不可。因此,芒砀山一直是我军的防御重点,并列入我陆一军的战略行动计划方案。总部首脑机关把二师放在河南商丘其战略意图就不难理解。      
          芒砀山的地形跟电影《南征北战》中的摩天岭差不多,也是东面地形较陡,靠西面则相对缓一些。西边半山腰处有数百米长,一米多厚,半人多高的石墙。从外表上看很有些年代了,估计至少在数百年以上,有的甚至上千年。基本上都是冷兵器时代滾木雷石的产物。站在山顶环眺四周,真有如同身在摩天岭的感觉。我真怀疑电影《南征北战》中有关摩天岭的镜头就是在芒砀山拍摄的。(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7 13: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7 14:40 编辑



                               (八)

         我们在这次演习中,除了没有真枪实弹、实兵对抗以外,其它都是真的,完全是按照防御战术程序规定一步一步进行的。挖了交通壕沟、掩体、猫耳洞。各种火炮,轻重机枪都设了基本阵地,预备阵地,隐蔽阵地。搞得像真的一样。但苦了我们全营的干部战士,一是山上都是石头,工事难挖。加上连续行军,身体相当疲劳,又没有休息好,身体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二是山上没有水,无地方做饭。炊事班只好到附近村庄把饭菜做好后再送上山,谁知叫马副团长看见了,批评他们没有敌情观念,说:“这是在打仗,怎么能大摇大摆地把饭菜抬上来。”炊事班的同志只好匍匐前进,爬一步把锣锅和菜盆往前拖一步,等把饭菜拖上山时,满锅饭菜都是灰。没有办法,是灰也得吃。毕竟生命比卫生重要。饭后没水洗碗,就在地上扯把草把碗筷一擦,然后往挂包一装,下餐吃饭再拿出来用,也不讲什么卫生不卫生,事实上也根本没有条件讲卫生。三是休息不好,没地方睡觉。白天躲在猫耳洞里或坐在树荫底下,热得象蒸笼。树上还有一种小虫子“杨辣子”,只要碰着就发痒,起疙瘩,浑身不自在。晚上山上有蚊子,又没有办法挂蚊帐,甚至连能躺下的地方都没有。我让战士们把挖工事的新土铲平,因为新土是软的,不象石头那样坚硬。然后拔一些青草舖在上面,舖上雨衣,就在上面睡觉。但泥土里的小石子仍硬的人睡不着。自从走出营房以后,身上的汗水一直没有断过。几天没有洗口,洗脸。没有换过衣服,更谈不上洗澡。身上的军衣全被汗水渍得泛白,象洒了一层盐一样,硬梆梆的。身上的污垢堆了起来,臭烘烘的,我们自已都可以闻得出来。
          七月三十日下午四时许,演习结束。我们在山上呆了二天一夜后开始下山回返。仍然是夜行晓宿,不同的是武汉军区再没有来时那么多指示。大、小休息,宿营均由团司令部自行安排,行军速度也不象来时那么急,那么快。尽管路程、时间跟来时一样,但大家并不觉得很累,也没有掉队现象。在离商丘还有30里路时,团里通知我排去后勤运输队押车。主要是来时那一段路很不好走,有些坑凹不平的地方需要用敲帮助填一下。后勤首长让我排全部把背包放在马车上,只背着武器走,这样我们就轻松多了。在离商丘市还有10来里路时,全团又来了个长途奔袭,跑步进入商丘市。由于我排押车,算是躲过了这一劫。
          经过一星期的紧张行军,终于胜利返回营房。对于这次芒砀山之行,全团干部战士都感到后怕,终身难忘。也是我从军十五年来最苦的一次。事后总结时,战士们把它归纳为“三疼”,即;提起来头疼,走起来脚疼,睡下来腰疼。只要一提起芒砀山,大家都不寒而粟。有的私下讲怪话,发牢骚。“以后有了儿子就不要叫他来当兵了。”还有不少干部战士纷纷要求转业、退伍,不愿在部队继续干了。
          时隔一个月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自我爆炸。林彪反革命政变纲领《57·1工程纪要》清楚明白的将武汉军区作为借用力量。我们这才知道其中的奥秘。通过这次芒砀山之行的种种迹象表明,难道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就是“九一·三”前的預演吗?  (完)                                 





    各位战友:

        笔者眼含热泪,一口气写完了夜袭芒砀山,原计划发5000字,谁知打开记忆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竟写了一万多字,如果不是删掉了将近两集,那将会更长。确实是因为记忆太深刻了。由于我当时只是四连的一个排长,无法掌握全局,因此,也无法写出这次芒砀山行动的全貌,欢迎所有参加过芒砀山演习的四团战友勇跃撰文,完善这段历史。如果有人愿意出面总结这段历史,笔者愿意全力配合。笔者在撰写过程中,坚持有一说一。实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拔高,不贬低,既有部队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写那些违纪、狼狈现象,虽说有损于我军的光辉,但他更忠于事实,没有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之嫌,我不敢说这是民间的《史记》,但至少可以说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把当时部队的活动情况实事求是的记录下来,也算是对二师的建设尽一分力量。
          有战友说我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那是玩笑话。其实这些东西早在部队就写好了,当时记在一个日记本子上。转业地方后,84年系统整理过一次,仍然写在一个日记本上。前几年退出一线后再次系统整理。为了防止扩散,没有打印,用刚笔正楷字手抄了一本,后找朋友帮助装定成象样的正规书。即:《我的历程》,全文共37章,13万字。除少数几个战友知道外,从未公开过。可以说这个资料至少保存了40年。感谢二师战友网提供这个平台,要不然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次发表的就是从《我的历程》中摘录出来的。好了,帖子发完了,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5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0-12-7 14: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彭写得很好,可惜我没有参与这次活动。有许多情节我也断断续续听说过,确实这次行动对部队的训练和教育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参加的拉练也有许多,也吃过一些苦。更多的是长了见识,丰富了自己。欢迎老再接再厉,有更多的好文章供大家欣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7 16: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哥关注和鼓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5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0-12-7 19: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朱炳炎 于 2010-12-7 19:14 编辑

    回复 26# 彭本炎 你也太客气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李庆国 发表于 2010-12-7 20: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像这样的,你多写点,使四团战友们回忆从军路,我们都老了,回忆回忆往事,让我们永葆青春。谢谢你,彭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8 21:41
  • 签到天数: 17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王元春 发表于 2010-12-7 2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演习我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参加想不起来了,但我知道这次演习部队是溃不成军,狼狈不堪!干部战士吃了大苦头,以致后来一提起“7:25”,心里直发怵的感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8 0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8 09:43 编辑

    谢谢李老弟鼓励,如果说你想看,在网上战友论坛,我的日志中都可以看到,除少部分丢失了外,其余大部分都有,而且是你也亲身经历过了的,象《到微山湖》、《千里拉练》《荡山风云》《芜湖从影》等你都参加了,应当有印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8 09: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8 09:56 编辑

    我记得您那时还在宣传股,即使参加,您可能不象连队那样苦,这一劫被您逃脱了,算您幸运。有人说我把部队问题写严重了,对外影响不好,如往群众庄稼地里走,违反群众纪律,还有战士们私下讲怪话,以后有儿子再也不叫他当兵了。我觉得实事求是,写出当时的本来面目意义更大,更有价值。据我观察,二师战友能系统的写出部队当时的情况目前
    仅我一人,所以,我的这些东西就显得更有价值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7-7 03:23
  • 签到天数: 65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张同永 发表于 2010-12-8 1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惊人的记忆力把这段往事叙述,该有几多正反两面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多谢老弟辛勤奉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8 21:41
  • 签到天数: 17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王元春 发表于 2010-12-8 1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事求是情况,只能说明当时部队战备观念差,可能还有组织指挥上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8 1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哥鼓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8 13: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说的很对,组织工作确实不敢恭维,幸亏是演习,如果说真打仗,那真不知道会要死多少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高红村 发表于 2010-12-8 14: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大哥:今天上午我一口气地看完您的大作,过瘾!下午再细细地品尝一番,确实写得好,事实求是地反应出当时部队的生活、训练。我这个新兵可没有经历过你那时的苦,看了后感触很深,下班后回家一定叫儿子好好学习学习;记得八五年一月我在新兵连拉练到灵谷洞,住在阳羡茶场,突然将部队拉回营房开全团战前动员大会,写决心书、请战书、血书等等,当时新兵们在班长的带领下每位战士都要发表的。事后,没有经历过风浪的新兵们显得有些慌乱没有了头绪。作为新兵的我和几个老乡一起有的被吓呆了,有的在偷哭着,这时,我就和郑浩东等老乡说没关系的别怕,真要抽到我们新兵上前线,我先上我家兄弟姐妹多,家里父母还有人照顾的。后来步兵团上了一批,我们炮团没抽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8 16: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红村战友:谢谢您的鼓励和关爱,我写的这些东西也不能说他好,这只是当时部队情况的一个缩影,其实就整个部队而言,他比这艰难得多,能得到战友们的认可,我就知足了。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12 14: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汪卫兵 发表于 2010-12-8 19: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一段真实的历史回顾,真像在看一部电影,情节历历在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8 20: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5 18:20
  • 签到天数: 14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蒋庆文 发表于 2010-12-8 21: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兄能否到《你来我往》逛逛?我们那可快关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5 01:51 , Processed in 0.0691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