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行动 1964年5月2日下午3时左右,我们正在野外训练。连部突然接到营部通信员送来的紧急战备命令:立即进入X级战备。下午7时前完成部队机动的一切准备工作。连长周瑞云(河南人,49年入伍)命令我们立即返回驻地,做好一切行动准备。 接到命令后,各班排立即的开始按要求组织行动前的准备工作。由于我们远离营区,准备工作只能按现有条件进行。根据上级指示:统一按夏季着装携带,多余的物品全部集中管理。我们首先清理个人物资,把多余的物品清理打包,送到指定的地方保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准备骡马的饲料,李保金(安徽人,59年入伍)让周兴宽副班长带领我们4个人协助驭手铡马草。平时马草除了当天食用以外还有一天的贮备,我们带3天的马草只要再扎一天的也就够了。我们6个人轮番上阵,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全部装入麻袋。 尽管准备时间有限,由于连队的安排非常紧凑,还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要求做好了一切行动的准备。骡马的必须带够3天的草5天的料,人员的是1天的干粮3天的大米都分发给每个战士、个人的物资全部按规定携带。只等一声令下,就可以立即行动了。 3日凌晨3点,紧急集合的号声打破了黄河故道的寂静。全连在15分钟内全副武装整装待发了。在这15分钟的时间里,战友们要穿好自己的衣服,携带自己的战备物资(包括:打好背包、捆好干粮、雨衣、备用鞋、水壶、手榴弹带、小锹以及生活用品等)班长还要携带轻武器。同时还要备好骡马、驮载好火炮与弹药,捆扎好骡马的饲料。当然,这些工作除了个人物品的携带外,其他的事情事前都是有具体分工的。每个战士按照自己的分工有条不紊地去做,这样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完所有需要做的事情。 我的任务是起床后负责牵马,驭手把备好马鞍的马交给我,我把马交给副班长就完成任务了,然后去打自己的背包。其他的炮手则负责骡马的驼载。 连队全副武装地在集合地点,周连长传达上级命令:我团奉命向虞城以东地区集结。传达完命令,部队当即出发了。由于时间比较紧急,排长召集班长边行军边布置任务,提出有关要求。各班长也仿效排长的做法,边走边安排。把这次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战士。 后半夜的行军,露水无情地飘洒在战友们的头上和身上,只觉得阵阵寒意。出发前,部队没有吃饭,经过几个小时的行军后,腹中难免有些空虚,尽管每个战士身上都背着干粮,但是没有安排谁也不能动。由于这次行动是下午突然进入紧急战备的,战友们难免有些紧张。特别是新兵更显得沉不住气了,晚上根本就没有很好地休息。当黎明来临之际,晨寒、瞌睡、饥饿交织在一起,步伐明显减慢。为了不打扰老百姓,不得不等他们起床后再安排大休息。因此,部队只有坚持继续前进。 早上7时,我们行军到达贾寨。指挥部安排部队大休息。行军中的大休息通常是组织部队吃饭的。这次大休息安排了1个半小时。连部让由炊事班负责炒菜,以班为单位做饭。我的任务是给副班长周兴宽当助手。只见副班长放下背包,立即取下小锹,找到一个有坎的地方三下五除二地挖好了一个圆柱形的、40来公分深的小坑,在坎上挖了个方形的灶门。然后把饭盆往上一放,不大不小正合适。这时,我把刚从井里打来的一桶水交给副班长。他一边生火,一边把洗好的米倒在盆里加上水就开始煮饭了。平时都是炊事班做饭。副班长的这一手我是第一次看到的,心中十分佩服。不一会功夫副班长就叫开饭了。我不相信,拿着饭碗过去一看,香喷喷的大米饭展现在眼前。大家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便狼吞虎咽地饱餐了一顿。 腹内有粮心中不慌。早饭过后战友们又生龙活虎地迎着朝阳甩开膀子大步流星地向前迈进。 中午12时,我们按计划到达虞城,炮兵分队与步兵分队会合了,各炮兵连队都归队了。我们连也回到了自己的行军序列。午饭后,部队进行了简单的调整继续东进。下午7时,部队到达了杨集镇宿营。经过一天紧张的行军,可畏是人困马乏。 部队到达宿营地后,由于宿营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部队不得不等待。主要原因是负责打前站的人员尚未把住房准备好。一直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分配好住房;由于住房问题没有落实,生火做饭也不能及时安排;连队战士等着炊事班的晚饭,不能尽快休息。加上本来经过一天的行军人员都很疲劳,动作也很慢。结果从部队到达,到安排住房、吃饭、骡马安置等竟用了近4个小时,连队直到晚上11时才正式休息。
138206138206 138206 [/img] r r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