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9419|回复: 27

换防湖州(1——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3 13: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6-12-27 16:20 编辑

                                (一)
       

           这次換防的具体部署是:军部对军部,驻浙江湖州;一军的一师对20军的58师,驻浙江杭州;2师(不含4团)对59师(不含175团),驻江苏宜兴;3师对60师驻浙江金华;4团对175团,驻浙江湖州。双方权力义务对等 。
           火车离开商丘后行車一昼夜于次日上午10时到达镇江,因火车加油,加水,加煤需停留3小时。車刚一停稳,車站军代表就通知我们,说有军区首长接见,让我们立即去車站貴宾室,当时因梅雨季节天正下大雨,约10分钟后雨一停我和李付团长及少数几个代表来到貴宾室,南京军区的首长副司令员詹大南已在那里等我们,大概意思是说你们从武汉军区调到南京军区,既是客人又是部下,军区党委决定凡这次调防的部队每一列车都要抽一名军区首长和大家见见面,今天正巧轮到我,主要来看看大家,李付团长连忙说,感谢首长的关心。会见时间约30分钟。
         事后,我开玩笑地对李副团长说,我在河南当兵8年,除明港几次大的军事演习见过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等几个主要首长外,其它首长还未见过,想不到我们刚一进入南京军区的地盘就见到了军区首长,看来我们比较幸运。对此,李副团长也有同感。火车在路上运行了两天两夜,于7月28日清晨7时许到达湖州火车站,先期到达湖州的同志早已在車站等着接我们,随即乘汽車来到黄芝山营房。在下杭宁公路前,完全看不到营区的影子,下了杭宁公路后约向前走了400公尺才见到营区,这里既不靠村也不靠店,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小山沟,如果不是先期到达的同志介绍,真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黄芝山大队第8生产小队竟住着数千人的步兵团。当我下車到达司令部后,机关的房子全部分配完了,只有战士家属房洗刷间对面没有人要的破房子分给我,該房既潮湿又漏水,下雨天根本不能住人。对面的洗刷间一天到晩不断人,吵得根本无法入睡,几天后经请示主管后勤的首长批准我搬到办公室居住,内间住人外间办公。直到第二批老干部转业工后才搬回机关宿舍。(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3 1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5-11-20 11:07 编辑

                                 (二)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自然是以熟悉环境为第一要务。司令部专门组织机关人员察看附近地形,环境,调查当地政治,经济状况,人文景观,气象资料,风俗习惯等。使我们对浙江湖州有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
        先说营区设置,基本上是根据山的走向、地形而设立的,除了大操场是块平地外,其它均是坡形地带,全团所有房屋都建在大操场四周,全部为砖混结构平房,显得有些陈旧,比起河南商丘来,既没那样规整,也没有那样壮观。司政后机关和团首长都在一栋楼房里办公,对外称办公大楼,其实也就两层楼,因为整个部队和附近村庄就那栋房子最高。据说20军是自1952年从朝鮮回国以来,就一直住在那里,几十年无变化。除军部首脑机关的房子好一点外,其它几个师的房子都差不多,都是住在远离城区的大山沟里。据此,被同志们戏称为:一师的营房如同城市中的厕所,二、三师的营房是乡村中的集镇,军部营房是山中的花园。
         再说地理环境,这里地处海防前线,是著名的杭嘉湖平原,东临嘉兴,南临杭州,西临宣(城),廊(溪),广(德)地区,北靠太湖。(人们常说800里的洞庭湖,600里的太湖就是指这里。)这里离上海,南京,苏州,无钖都很近,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四团和军部首脑机关就住在太湖南侧的山谷之中,俗称太湖南走廊。著名的杭宁公路穿山而过。山虽然不高,也不算大,但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杭宁公路的咽喉要道,只要占领公路两侧的山头,就基本上封锁了杭宁公路,控制了杭嘉湖平原,即使长了翅膀也别想飞过去。部队这样设置据说是原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亲自审定的。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大粮仓,尤以蔬菜,果木,水产品最为突出,不仅物价便宜,远销全国各地,而且是上海,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的供应基地。当地老百姓生活一般都很富裕。我们自调入浙江以来,不仅不再吃小米,杂粮,而且部队伙食标准大为攺善,生活比起河南来好多了。(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3 13: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5-11-20 11:09 编辑

                                       (三)

         这里文人荟粹,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很多墨客骚人在这里出书作画,留下了不朽的诗句。清朝著名的‘文字狱’四大名案就发生在这里。国民党的党魁陈立夫,陈果夫,著名作家茅盾(全国人大常委会付委员长沈雁宾)等都是这里的人。电影《林家舖子》就是以湖州为背景编撰的。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宋江打方腊的故事大多发生在这一带,而且书中很多地名与实地相符,说明《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创作水浒前一定去过实地进行了考察,要不然怎么写得那么准,那么清楚。湖州的丝绸,毛笔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远销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自为《王一品斋》笔庄写了招牌,更是提高了湖笔的知名度。
          刚来浙江时,由于当时的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工业形式远不及农村,工厂大多没有生产,整天搞政治运动,搞阶级斗争,各单位的派性严重。城镇规划基本建设明显滞后,没有想象中的繁荣。当时湖州还只是个镇,属吴兴县管辖,没有高楼大厦,面积也不大,从镇这头到那头30分钟足矣。围着湖州转一圈,也只个把小时。硕大的湖州公园除建了一个人防工程、地下商场外,地面上空空如也,只有一些退休的爹爹婆婆在那里聊天晒太阳,有好事者编成打油诗形容当时的湖州“一条街道两层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公园里面没有猴,坐的尽是瘦老头。”
         这里离沿海较近,受海洋气候影响,尤其是夏天,经常刮台风,为掌握气象科学知识,参谋长刘广平请来气象专家给我们讲课,重点解读气象与海洋,气象与经济,气象与军事等学科,使我们受益匪浅。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诸葛亮借东风的气象知识就是从其夫人学来的,其岳父黄彦直就是当时著名的气象专家,事后回来翻书《三国演义》中果然有此记载。
          从风俗习惯来讲,大体上跟湖北差不多,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当地方言难懂。刚到浙江时和老百姓讲话,只听对方叽哩呱啦说话,不知说的是什么意思。为尽快适应当地地环境,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当地方言,半年后才好一些。不过,我发现很多农民甚至包括一些老太婆在内,不仅会说方言,普通话也讲的很标准,为什么近年来浙江大款多,富人多,就不难理解。说明开放意识,经济意识早已植根浙江人的心目之中。我这个走南闯北几十年的人也不得不佩服和汗颜。
        二是有些地方厕所不分男女,使我们这些从北方去的同志很不适应。尤其是車站,码头,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小便池就建在路边,没有围墙,也没有东西遮挡,小便时任凭男女老少从身边经过,脸不变色心不跳。如果这事发生在其他地方,不论湖北还是河南,不骂你是流氓,至少也是神经病。因此,我们每次外出之前,事先排除大小便,尽量不在外面如厕。(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3 13: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5-11-20 11:13 编辑

    四)

         换防湖州原本只打算写到之三就不写了,因《我的历程》也是到此为止。应战友们的要求,决定再续一集,写一点鲜为人知的事,供战友分享。
         当四团换防至湖州后,二营五、六连实际上在黄芝山只住了一夜,次日即分别调往空四军驻嘉兴、长兴两个机场,长期担任值勤任务。据说,陆军进驻空军机场是从1971年“9.13”事件之后就开始了,房子是南京军区拨专款建造的。71年以前入伍的同志可能还记得,原空四军政委陈励云,空五军军长王维国,都是林彪反党集团的黑干将,林彪的《五七一》工程纪要均有记载。71年毛主席巡视南方乘火车离开上海时,准备用火箭筒打毛主席列车的就是这个王维国。毛主席对这两个人是最不放心的。因此派陆军进驻空军机场,目的就一个,就是防止空军造反。据说,这个决策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共同作出的。1975年10月我代表机关到六连检查工作时,在长兴机场与一个机械师闲谈中,(可能我们的资历,年令,职务都差不多,说话比较随便),该机械师公开表达不满,说林彪造反是他的事,与我们空军有什么关系?还要派陆军来机场监督我们,不光我有这个想法,我们空军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我说,哎呀!你这个题目太大了,这不是你我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级派我们来,我们能不来吗?我们敢不来吗?说得该机械师哑口无言。
         陆军进驻空机场到底应不应該?进驻又能起多大作用?据我个人观察,空军平时训练执勤,或有重大军事行动并不向陆军请示报告,陆军也无权干涉。陆军在那里训练,也是按总参谋部的训练大纲进行,空军从不干预。基本上是各干各的事,各行各的道,河水不犯井水。退一步说,即使林彪反革命政变阴谋得逞,空军要造反,陆军也未必敢动手。红军长征时,张国涛搞分裂,毛主席为避免发难,未给四方面军打招呼提前出发,陈昌浩打电话问徐向前打不打,徐向前回答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从而避免了一场内战。同样道理,哪有解放军打解放军的道理。我想这个题只能由历史来回答!
       进驻嘉兴机场的五连则更为离奇,该连一班长A,八班长B,文书C,(均为71年入伍,其中2名河南藉,1名湖北藉)不知他们过什么途径跟上海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王秀珍挂上了勾,给总政治部主任张春桥写信,造中央军委领导人的反。1975年11月中旬,总政治部给他们回了信,声称他们向总政反映的问题就是军委急待解决的问题,邀请他们出席明年三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该三人收信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整天忙着收集资料,随时准备进京面见张春桥,连队干部见事关重大,立即向团首长报告,团首长明确答复,不予支持,不准进京。该三人软磨硬缠无果后,偷偷乘火车进京。经与有关部门联系,在北京长辛店拦了下来。在讨论如何处理他们时,团党委颇动了一番脑筋,因为当时“四人帮”还在台上担任要职,如何处理他们确实是个辣手的问题,最后一致认为,向总政反映情况属党章允许范围,无可厚非。但未经领导批准,擅自外出,违反了部队纪律,应予处罚。最后分别给予上述三人行政警告处分,次年二月作退伍处理。三月分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自然无法参加了。

         也幸亏他他走了,如果说不走的话,“四人帮”倒台后,可以肯定,警告处分是打不住的,说不定还要按“四人帮”的余党定罪判刑,饱受牢狱之苦。其实该三人平时表现不错,各方面都是连队拔尖的,都是连队重点培养对象,如果不出这件事,都可能成为部队建设的骨干。
        上述两个连队在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撤出机场,回到黄芝山营房。(完)

    点评

    你的记录是珍贵的史料,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份不小的贡献。佩服! 我部分拜读了,已经明白,我们部队是1975年7月28日到达湖州的。往后有问题一定要请教你。谢谢了!  发表于 2013-4-1 19:5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57
  • 签到天数: 352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0-12-3 13: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去长兴机场,那时飞机跑道上砌了一道墙,防止飞机起飞。当时飞机都在机库里,进行正常的维护。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20 23:0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李建伟 发表于 2010-12-3 14: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者编成打油诗形容当时的湖州“一条街道两层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公园里面没有猴,坐的尽是瘦老头。”
    我们双抢收稻子去湖州,真的是有瘦老头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易新会 发表于 2010-12-3 14: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移防我们都经历了,读来倍感亲切,后面的机场故事第一次听说,很是有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3 1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你上网时间晚,这些文章去年就在网上发过了,应部分战友的要求才发的,还怕有重复发帖之嫌,所以,试发两集,如果说大家有意见就不发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3 15: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事在部队时就记在日记本子上,原是不打算公开的,这日记跟我走南闯北几十年,想不到还派上了用场。如果说没有战友网这个平台,这些东西恐怕到熄火也没人知道。当时写日记的全团只有三人,第一是政治处宣传干   事李玉宝,第二个是我,第三个是三营书记张从生,张刚把回忆录写完就去世了,团里好多人劝我不要写,讲迷信说:一写完就熄火,张从生就是例子,我不信邪,坚持写完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12 14: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汪卫兵 发表于 2010-12-3 22: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真实的历史资料,通过老彭的精彩文笔叙述,历历在目的在眼前展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孙志民 发表于 2010-12-3 23: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孙志民 于 2010-12-3 23:34 编辑

    现在回顾那段历史,凡是经历过的人都会感到很亲切。但我们还真不知道有这段趣闻。 有意思。走早走晚我想与写作没有什么关系。我想人生是写不完的,只能写完一段历史,但写不完全部人生。所以不会写完,慢慢写着欣赏也是一种享受,有利身心健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4 0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4 09: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0-12-4 11:49 编辑

    老兄所见完全正确,人生本身就是历史,就是一本书,因为某些原因可能还一时认识不到他的价值,通过回忆,看看以前走过的路,可能获得更有价值的东西,对漫长的人生道路来说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23-10-6 06:45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张志涛 发表于 2010-12-4 11: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的历史资料,若不记录下来,若干年后谁人知晓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8 21:41
  • 签到天数: 17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王元春 发表于 2010-12-4 12: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写日记真是有好处,主观上可以清楚地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客观上还可以帮助别人回顾历史。这种毅力难能可贵,大多人是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佩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4 13: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很对,据我观察,在二师战友中能系统地记述当时的历史环境恐怕不多,完整地写部队经历只有你和我两人,我敢说若干年后我们这一代人熄火了,我的这些资料就显得更为珍贵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4
  • 签到天数: 338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彭本炎 发表于 2010-12-4 13: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领导夸奖!

    该用户从未签到

    老报务员 发表于 2010-12-5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了,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孟智辉 发表于 2010-12-5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的湖州“一条街道两层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公园里面没有猴,坐的尽是瘦老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12 08:34
  • 签到天数: 18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刘书祥 发表于 2010-12-7 21: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条街道两层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公园里面没有猴,坐的尽是瘦老头。”——此句最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5 03:24 , Processed in 0.0687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