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2-10-2 21:59 |
---|
签到天数: 11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我喜欢的砚和墨-回复洪华战友《水调歌头.徽州》
我爱玩砚,有点嗜好。可惜因好砚价格昂贵,收藏甚少。古代砚盘、名砚的名堂很多,粗浅知道: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与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前三种为天然石砚,而澄泥砚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精细砂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端砚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出于地理环境保护,从2000年起,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开采端溪各大坑口原石。另注:三伏酷暑天,将端石砚盘贴于脸上,会感到冰凉滋润,尤其舒适。
端砚也叫端溪水岩砚,多为紫红色,以紫蓝色、带雀眼、鱼眼者(岩冻形成的瘢痕)为上好,端砚细腻,磨墨时发墨较慢些,但隔夜一天的"宿墨"可用,仍然不失油亮的光泽。
歙砚为正宗青色或青天色,稍次一点的为青灰色,比端砚磨墨时发墨要快一些,很适用,但过夜的"宿墨"不可用,沉淀发灰,黯淡无光。
澄泥砚一般为青乌色,有的微泛褐黄色,也有青灰色,易发墨,但上宣纸后墨色比较灰暗,所以我不大喜欢用澄泥砚碾(研)墨。
青石砚,就是我们上小学时用过的最一般的石砚,瓦灰色,最易发墨,但水分很容易被石砚吸收、干涸。这种大众型适用砚盘当然不在名砚之列。
"墨"以“徽墨”为好,分为“油烟墨”和“松烟墨”两种,油烟墨是上好的桐油烧制而成,墨汁细腻,乌黑发亮;松烟墨是松枝烧烟制成,显青灰色,色泽沉稳,但黯淡无光,且墨汁较粗。我画中国画时,根据表现对象、表现质地所需,两者兼用。但现在书画市场上有这两种现成的墨汁卖,简省了磨墨之劳苦,使用起来方便多了。这是我用后的比较和体会。下面再转个资料:
从唐代起,端砚、歙砚、洮河砚和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1.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端石出产于广东省高要县和肇庆市一带,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分为青紫———红紫十多种),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物,也有石连虫化石。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鉴别砚时,用手指敲打砚,听其声。发出金属声,类似钟磬的,表明石质坚硬、密度高;木声表明石质温和,密度低;若发出的声音似瓦声,则表明石质粗糙。古人将端砚的特点概括为“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这表明“无声”的端砚为上品。“无声”的砚,并不是指敲打时听不到声音,而是发出的声音温和、细微。值得注意的是,砚石时发出的声音也取决于砚的厚度。
2. 歙观,出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与安徽省歙县交界的龙尾山一带(罗纹山)。歙砚始采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于南唐时期兴盛起来,南唐李后主曾派专门的砚务官制作官砚。歙砚还一度得到欧阳修,苏东坡等人的推崇。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歙砚的石品很多,主要分为罗纹类、眉子、眉纹类及金星和金晕类。古代称:“罗纹砚,其纹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其理坚密。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金星罗纹,是指砚面融有谷粒的结晶物,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眉子砚,“纹若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
3. 洮河砚,产于我国甘肃省临潭县境内洮河,故而得名,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洮河砚取材于深水之中,非常难得,是珍贵的砚材之一。洮河石质地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洮石有绿洮、红洮两种,其中尤以绿洮为贵。洮砚适用于雕刻大面积的图意,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高浮雕等,其雕工质朴,清晰感强。
洮砚产于甘肃藏族自治州佑潭县,古称洮州,故名。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4.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多为题铭珍藏。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精细砂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