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2524|回复: 0

野人山3 作者:叶晖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24 20:51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admin 发表于 2009-2-27 10: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把她拦下来!”吴文君对紧跟在身后的张大碗说道。
        身高腿长的张大碗嘴了喘着粗气,奋力追赶上去,很快就缩短了同疯姑娘的距离。但当他追到一步之遥的地方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实在的,长到二十三四岁,这个大老粗还从来没有这么靠近过女人,更不要说见过赤身裸体的姑娘。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快!抓住她,”吴文君赶上来,她惊讶地发现前面的密林陡然消失在视线中。
    “前面有断崖!”
        张大碗猛醒过来,扑上前,张开双臂想抱住女人。他只觉得两手在女人滑腻柔软的肩膀上碰到了一下,那白晃晃的身影就不见了。
        悬崖上,发疯的女兵头也不回地跳了下去,凄惨的叫声逐渐向万丈深渊沉下去,一个洁白如玉的身影慢慢地融入了无尽的翠绿……
        人们没有记住她的名字,她是200师撤退时收容的66军的一个护理兵,后来,一个幸存下来的伤员后来说,军医院的人曾经呼唤过她的姓名。可惜伤员没记住,只记得她的名字中好象有一个“花”字。
        吴文君站在涯边,默默地摘下帽子。
       
        1942年5月20日,史迪威带领着他的114人的队伍已经走了十多天了,尽管实行了最严格的食品控制,但是,还是坚持不到最后。饥饿和极度的疲劳使这支队伍中的大多数人快要到了生理能够忍受的极限。每分钟105步的行军步伐早就不能再执行。但史迪威还是挥舞着手中的拐杖,象驱赶羊群一样,强迫所有的人往前走。不到规定的时间,他决不允许休息,而到了出发的时间,他也决不允许任何人多休息哪怕半分钟。
        眼前又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挡住了去路,所有的人看着它就双腿发软。
        “上,谁要是偷懒,可别怪我不讲情面,爬到山顶的人有权休息,停下来的人,我可不等。”史迪威叫喊着,挥舞着手杖,把那些懒散的美国军人和教士赶着往山上爬,其实他根本不用驱赶,谁都明白,这个时候,如果掉了队,只有缓慢死亡一条路可走,那比就地枪毙更难受!
        人们不得不把最后的一点力气都拿了出来,他们抖动着双腿,呼哧带喘地爬着,爬着。不少人嘴里还低声咒骂着,有的在骂日本人,有的在骂美国政府不该把他们送到这个毫无希望赢得胜利的战场上来,更多的人在低声咒骂,不指名道姓,但史迪威心里明白,除了中国卫兵,西方人绝大多数在骂他本人。
        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上,浑身裹着毯子的联络官一头栽倒在地上,浑身象是冷得发抖。其他人见到他躺下,也都纷纷躺倒在地。史迪威拄着杖,赶上来,火气更盛了。他挥舞手杖,见一个打一个,活象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但这一次,不管他如何抽打,躺下的人也不起来了。
        “起来,死狗,不就是患了疟疾吗,意志薄弱的败类!”
        躺在地下的联络官发出哀鸣:“仁慈的上帝啊,请求您让我在这里没有痛苦的死去吧。”
        “原来你想这样,那我就屈尊当一回天使,”史迪威恶狠狠地笑道,“满足你最后的愿望。”说着取下他的卡宾枪,对着他身旁的地面“啪、啪、啪”就是三枪。
        躺在地上的美军官一下跳起来,大叫:“魔鬼,魔鬼!”竟一溜烟地跑起来。其他人也吓坏了,谁也没有料到史迪威真的会开枪,人们跳起来就往山上跑。
        史迪威看着手表,又默默地看着这支快要跨下来的队伍,吼着:“放慢脚步,现在每分钟已经超过120步,难道你们都不要命吗?”
        筋疲力尽的英美军官立即放慢了步伐,边走边骂:“该死的乔,看他的样子就恶心。”
        “暴君,混蛋。”
        “我要是能活着走到印度,非把他撕碎了不可。”
        史迪威充耳不闻,拿着地图和指北针仔细地测算着。
        “他们要求休息十分钟。”队伍中的女护士轻声在史迪威耳边说。
        “对不起,亲爱的小姐,我定下来的纪律就是法律,连我也不能违反。”史迪威对护士友善地说,他对所有的女人永远是尊敬的,彬彬有礼。但一转脸看到所有的人已经都坐到了地下,只有中国士兵还整整齐齐地站在原地。史迪威马上恢复了凶神恶煞的面目。
        “是谁挑唆护士小姐到我这里来请求休息的?”史迪威横端着卡宾枪,鹰隼般的目光在人群中来回扫视着。
        噤若寒蝉的英美官兵谁也猜不透史迪威将如何处置这个或这几个人,但那黑洞洞的枪口在提醒每一个人,美国的法律赋于了这位将军在特殊的时候有行使非常手段的权力,他只需要事后到军事法庭上加以说明就没事了,但要是挨了他枪子的人可就永远没有为自己行为辩解的机会了。
        没有人敢回答,人们在畏惧中挨个站了起来。
        史迪威吼道:“由于你们的错误,取消20分钟后的休息,目标,山顶。”说完自己先迈开步伐走到了队伍的前面。
        “虐待狂!”
        “心理变态!”
         背后的低声咒骂不绝于耳。
         史迪威猛的一回头,骂声立刻消逝了。
        “ 谁在骂人,告诉你们,翻过这座山,你们谁愿意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谁愿意骂就请他当面骂。我决不再说半个不字。但在这之前,有权宣布休息的只有它!”史迪威拍拍自己肩上背着的M-1卡宾枪。
        人们不再敢说话,全力向上攀登着。
        终于,山峰被他们踩在了脚下。所有的人都象散了架子,一下瘫倒在地上。
        史迪威大声下达口令:“起立!”
        有人不予理睬;
        有人投来愤怒的目光;
        中国士兵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命令,尽管他们站立起来的时候不得不借助枪支的支撑;
        美军联络官从裹着的毛毯中伸出手来,指着史迪威,有气无力地:“一个美国将军是不可以食言的。”
        史迪威威严地:“这是一个美国三星将军下达的命令:起立,按行军序列,列队,报数。”
        大家极不情愿的起来,排好队,开始报数:one、two、shree……
        最后是中国士兵:112、113、114。
        史迪威突然笑了,
        放声大笑,
        那是发自内心的笑!
        “114,所有的人都活着。是的,一个美国将军是不可以食言的。现在解散,你们自由了,想干什么都行,愿意跟我走的现在就下山,不愿意下山的可以一直躺在山顶上。”
        说着拄着手杖,大步朝山下走去。
        众人一片费解和惊愕。
        人们顺着他的身影望下去,山脚下有一座城市遥遥在望。
        大家不约而同地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追上史迪威,把他抬起来,抛向空中,一连抛了七八下。当他们把史迪威放在地下时,很多人毛茸茸,脏兮兮的胡须上已经挂满了鼻涕和眼泪。人们解开干粮袋,掏出剩余的存粮,胡乱地塞进口中。然后哭喊着、怪叫着,扔掉粮袋、背包,甚至扒下残破不堪的军衣,只穿着一条短裤向山下走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留下了生命,富甲天下的美国会把一切崭新的东西运到印度,那山下不光应有尽有,而且用之不竭。
        经过20天的艰苦跋涉,史迪威一行到达印度的英帕尔市,成为远征军中第一支冲出野人山的队伍。
       
        大雨中,200师的官兵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而行。
        四名士兵抬着担架,深一脚浅一脚,跋涉在泥水中。戴安澜身上只盖了一件雨衣。郑庭笈打着伞为他挡住上半身。
    后排的一名士兵,体力渐渐不支,身体打晃得越来越厉害,终于,他坚持不住了,身体慢慢地滑下去,但仍然努力用双手举起担架。
    立即有人顶了上去。
        后面的人扶起倒下去的士兵,继续冒雨赶路。
        颠簸使躺在担架上的戴安澜痛苦地咳嗽了几声。
        郑庭笈关切地呼唤:“师长——”
        戴安澜缓缓睁开眼睛:“我们到了哪里?”
        郑庭笈:“翻过前面那座大山,只要再走两天就是国境线了。”
        戴安澜:“不要……丢掉一个弟兄,你要……把他们……带回家。”
    郑庭笈:“师长,您放心吧!我们就快到家了,你要挺住,昆仑关一仗你伤得那么重,都挺过来了,这一次也一定能挺过去。师座,要不要喝点水?”   
    没有回答,戴安澜已经又昏死过去了,连日在大雨中浸泡,他的伤口开始化脓溃烂,原本不致命的伤口,现在开始危及到他的生命了。
    1942年5月26日,200师前进的方向上终于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村庄,从地图上看这是茅邦村。
    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抹血红的晚霞,营地已经燃烧起熊熊篝火。戴安澜被抬到村里的一座庙宇前。
        “进攻,我们打回去!”戴安澜在梦呓,人已经气若游丝。周之在、郑庭笈等人围着他,焦急万分
        “师座,师座!”
    一个士兵端着一碗稀饭,分开众人,来到戴安澜面前。戴安澜睁开眼睛,看看大家。人们赶紧把他扶起来,喂他喝稀饭。戴安澜张开干瘪的嘴,喝了两口,突然想到什么,问:“弟兄们都有吗?”
    没人回答,他们不愿意在师长面前说谎,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说实话。所有的人都沉默不语。越来越多的士兵也围拢过来。当饭勺再次送到戴安澜的嘴边时,他摇了摇头,拒绝再吃稀饭。
        “我们到了哪里?”
        郑庭笈:“茅邦村,离国境线很近了。”
        戴安澜:“到家了……敌情……”他的气息已经微弱下去。
        “四周均有敌人构筑的封锁线,但具体位置没办法完全查明,日军还在企图把我们师围歼在归国之前。”
        “做梦!”戴安澜忽然有了底气,“扶我起来。”
    众人惊愕,不知道师座要干什么,两名卫兵去扶戴安澜,感觉并没有费什么力气,戴安澜就站了起来。他慢慢地转过身子,面朝东北祖国的方向,眼内放射出一线的光芒。几个副手突然明白了,这是戴安澜最后的回光返照。他在眺望祖国,心已经回归了故里。果然戴安澜眼睛不眨地说:“郑团长接替我的指挥,一定要把200师带回国。”
    郑庭笈连忙说:“还是请副师长主持大计,我和参谋长全力协助。”
    戴安澜没有回答,他顽强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了。
        “师座,你看我们200师最后从哪条路线回国?”郑庭笈抓住最后的机会,取出地图,捧到戴安澜面前询问道。戴安澜还是没有回答,他伸出右手,用食指点了一下地图。参谋长周之再和步兵指挥官郑庭笈都惊异地发现,此时的戴安澜没有看地图,他的两眼依然在眺望着祖国的方向,然而,他手指头下,的的确确指着一条小路,这是副师长、参谋长和步兵指挥官几天来煞费苦心判研局势,选择的三条道路之一。
        “师座还有什么吩咐?”郑庭笈问。
        沉默。
        一代名将已经停止了呼吸。
        几天后,200师长长的队伍越过中国云南的国界界桩,郑庭笈亲自同其他官兵抬着棺材跨过界桩,棺材上有一个野花编织的花环。当他一脚踏过界桩时,泪流满面,大声喊:“师长,我们回家了!”
    所有的官兵一齐纳喊:“师长,我们回家了!”
    “师长,我们回家了!”
    “师长,我们回家了!”
    “师长,我们回家了!”
    ……
        喊声激荡在深山峡谷中,引起阵阵回声。
        200师沿着戴安澜最后指定的路线,于5月27日 前后回到中国,成为第二支冲破死亡行军的整建制队伍。令生还的官兵们费解的是,在国境线附近,日军密密层层地部署了多道封锁线,而戴安澜是怎么知道他指出的那条路没有敌人?
        这是个千古之迷,
        难道是神的指引?
        1942年秋,当时的民国政府为戴安澜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蒋介石亲提联:
                  安澜师长    千古
                                  浩气长存
                                                      蒋中正
              虎头食肉负雄姿    看万里长征    与敌周旋欣不忝
              马革裹尸酹壮志    惜大勋未集    虚予期望痛何如
                                                      蒋介石挽
        消息传到远在天边的延安,共产党人也震惊了,她的领袖,一代诗豪毛泽东自抗战爆发以来已经好多年未曾写过诗了,这一次他悬起了锋豪,略略沉吟,一蹴而就:
                          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泽东  敬挽

                                                     1942年6月5日

    138835138835 138835 [/img]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5-9-14 20:10 , Processed in 0.0582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