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年 (一) 开宗明义话忙年 昨天已经是腊八,眼前春节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我一直想写点关于过年的事,但是一直苦于决心难下。这不一篇《忙年》的文章让我犹豫不决,虽然已经是几易其稿,但是依然难以让自己心满意足,所以延宕至今。眼看年内时日无多,只得草草发出,以期求得大家的共鸣。 我记得有一首歌叫《忙年》。天南地北的歌词尽管大同小异,但是还是根据不同习俗有所出入。家乡的歌词好像是这样的:二十三打扬尘(打扫卫生),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把澡洗,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样样有,除夕晚年夜饭。 这里把进入腊月二十三以后,大家要做的事情都罗列得一清二楚,其实这也是一个地区习俗的传承。忙年远不只是歌词里面唱的那么简单,只要进入腊月,人们就已经开始忙年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生活水平低,人们以温饱为满足。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能够吃饱一日三餐就是最大的愿望。因此,平日里都是以填饱肚皮为主,到了节假日,特别是到了过年,大家就要力所能及地准备一些过年的物品,一是为了图个吉利喜庆,二来也让孩子们高兴高兴,全家人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过个安乐详和的春节。 农村集体经济的年代,忙年是由生产队进行年终决算(也称分红)拉开序幕的。社员们拿到一年到头挣来的辛苦钱以后,就开始规划过年的事情,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置办年货,做好春节的准备工作。忙年就这样开始了。 多数条件稍好一些的家庭,到武昌购买一些鞭炮和对联之类的喜庆物品,也会买些拜年时送长辈的礼物,多数是高京果、麻糖之类的节令食品。除此之外,还会扯上几只布,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服,做双新鞋子。大家把这称之为“办年货(打年货)”。 社员过年不能够没有鱼,大家都讲究“年年有余(鱼)。所以,生产队每年在年前还给家家户户分鱼。每年春季生产队都要在全队的水塘里放鱼苗,平时也组织社员割草喂鱼。到了腊月就把所有水塘里面的鱼打捞起来分给社员。如果遇到年成好的时候,一家可以分到几十斤鱼,除了过年吃外,多余的醃制成腊鱼慢慢享用。 我的家乡进入腊月有两件事情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打糍粑,二是摊豆丝。无论家里情况如何,各家各户都必须要做,只是数量的多少有所区别。因为,糍粑和豆丝是过年的时候不可或缺的食物。过年有人上门拜年,一进门主妇们都会给客人做好一碗鸡汤下豆丝,里面再加上一块糍粑和三个荷包蛋,以此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所以,这糍粑和豆丝就成为过年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俗话说:“大人望(盼)插田(栽秧),细伢(小孩)望过年。”意思是说大家希望快点把秧插到田里,收割了就有饭吃。小孩是希望早点过年,过年能够穿新衣,能够有好吃的,而且还热热闹闹又好玩。但是对于大人来说,过年要进行许多的准备,他们宁愿自己辛苦一些,也要尽力而为地多作些准备,尽可能地让亲人们把这个年过得好一些。 五十年前农村忙年立足于的实际,充分利用农村当时的现有条件,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办好过年所需的物品,以满足当时人们节日的需要。 准备新年食品是忙年的重中之重。杀年猪、打豆腐、熬米糖、炸圆子、做薯片、炒米泡等一些农村的传统小食品应运而生。这些物品大多是农村的土特产品为食材,大家都是就地取材,其制作方法农村人们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大家虽然付出了劳动,但是换来了新年的喜庆也是值得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一个个平平淡淡的春节过得有声有色热热闹闹。 我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以忙年为主线,反映当年农村进入腊月以后,围绕过年所进行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与过年有着直接的关联,我只不过是用忙年把他们串连在一起来客观反映当时的生活状况而已。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随着自己记忆力的减退,有的过程可能叙述不尽人意,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谅解。我会竭尽所能尽力而为地把自己能够回忆起来的事情,尽可能详尽的反映出来,提供给大家参考。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与指正,以求补充和完善。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三日
[url] ㈧ ㈧ 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