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羊肉泡馍话古今 到了陕西羊肉泡馍是必须品尝的美食。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馔,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之盛名。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早在唐朝,阿拉伯人走上丝路来到长安经商,旅行者烧着羊肉汤,将怀中的小面饼“饦饦馍”掰着吃;由于馍太干硬,年长的人就将馍倒入汤中一起煮,当时称为“羊羹”,这就是泡馍的前身,堪称为陕西一绝,有“天下第一碗”的美名;当年慈禧太后西走避难时来到西安,也曾吃过道地的羊肉泡馍,她还称赞这羊肉“肉软不糜、滋味甜美”,从此羊肉泡馍声名大噪! 牛羊肉泡馍,最早为西周礼馔,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牛羊肉泡馍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古代许多文献,如《礼记》以及先秦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宫廷御筵。西周时曾将牛羊肉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战国策》记载中山国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马子期,怒而走楚,说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国的命运。 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虏修之为太官史,后又高升为尚书光禄大夫。到了隋朝,出现了“细供没忽羊羹”(谢讽《食经》)。此当为最初牛羊肉羹和面食混作的烹调形式。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羊羹者,羊肉烹制的羹汤,即当今牛羊肉泡馍的雏形。经过唐、五代、宋、元等朝,各族人民陆续迁入内地,“渐变旧俗”。加上西安地处西北要冲,接近牧区,是牛羊交易的好市场。西安的西羊市、东羊市等古老历史街巷名称,就是当时的羊市。这些都为牛羊肉泡馍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朝军队与借来的“大食”军队从凉鄯而收两京,一道平息了“安史之乱”。在唐王朝天子的恩准下,部分“大食”士兵被获准驻兵长安。“大食”兵行军打仗时常携带一种叫“饦尔木”的类似“馕”的食品,行军打仗旷日持久,士兵携带的“饦尔木”常变干变硬难以下咽,他们就拌以羊肉和羊肉汤食用,这就是“泡馍”的雏形。随着“大食”兵和当地人的交往日甚,“饦尔木”的制作方法也从军营传播到市井,久之就形成了今天西安穆斯林群众的主食之一“饦饦馍”。一千多年来,经过西安坊上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泡馍”已在色、香、味、形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成为一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喜食不厌的绝佳美食。“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是对陕西人的生动写照。 泡馍以烹调方法分为干泡(无汤)、口汤(食后余一口汤)、水围城(汤较多)和单走儿(吃馍喝汤)四种。餐前先将“馍”掰成黄豆般碎块,交厨师烹煮。食时选定方位,讲究蚕食,切忌搅动,以保持鲜味和原气。其间可加辣子酱,以刺激食欲,食香菜以保持口气清新。为避免泡馍中的牛羊肉脂肪腻口,可佐以糖蒜,以利再战。餐后饮一碗精制的高汤,更觉浓香溢口,神清气爽。 我们到西安的第二天老连长就带我们去吃羊肉泡馍。一个人两个干饼,让我们把饼掐成小块往碗里放,掐完后交给服务员。服务员在每个碗上夹一个纸牌,纸牌上编有号,然后把相应的纸牌放一个在每一个客人面前。我掐饼没有耐性,掐的块很大,老连长提醒我们掐的块越小越好。尽管如此,我依然是三下五除二就掐完了。看看他们的小块,我自己到觉得不好意思。我是第一次吃羊肉泡馍,开始以为会有羊肉的膻气,真正把泡馍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我的顾虑全消了,而且味道还特别鲜美。 后来老连长又把我们带到回民小吃街,让我们品尝牛肉泡馍的味道。这牛肉泡馍另有一番风味,吃起来也很爽。我们到临潼参观的时候,嫂夫人又带我们品尝了那里的肥肠泡馍。我喜欢吃肥肠,只是进入老年有所控制。这次对于我来说是正中下怀,让我们品尝到了肥肠泡馍的独特风味。看来陕西的泡馍不仅仅只有羊肉一种。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九日
[url] ц ц 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