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4183|回复: 31

《我的父亲母亲》七篇〖自救度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4 1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父亲母亲》
              七篇〖自救度荒〗
                        1959年至1961年的饥荒,是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了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我国官方在1980年以前则多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西方学者也称其为大跃进饥荒。
               三年困难时期,正是我长身体的发育时期(10--12岁),印象非常深刻。老人们说是吃二遍苦受二茬罪。那时城镇人口的粮食定量不多,我家根据年龄大概每人为18--24斤/月,这要是现在基本上也就够了。但那时没有晕菜没有油水没有副食补贴,人的饭量特别大,我记得一餐不管好坏干稀,都要吃它三大碗直到有饱足感为止。我们家男孩多都挺能吃每月粮食总不够吃。先是每天吃三餐两干一稀,后来改吃两餐一干一稀还是不够吃。只得用瓜菜杂粮代主粮,后来还吃过海草.红薯滕.莲子壳等,我还去挖过野汗菜.灰灰菜.目心菜等野菜。还和小伙伴们去周围农村拾麦穗.淘红薯和萝卜(就是农民挖过以后,我们再翻一次看有没有别人漏挖和挖碎的),以此来填饱肚子。我记得邻居有位阿姨在粮食局工作,母亲就找她"开后门"用粮食定量去买碎米,这样就可以一斤票买一斤半碎米。用碎米磨成米粉搅糊糊和疙瘩吃。尽管如此还是觉得上顿不接下顿。
               父母亲自己吃不饱看到孩子们挨饿心里也不是滋味,总想有个法子改变现状。正好那时政府有政策:"房前屋后.种瓜种豆.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母亲高兴地说:我出生在农村做农活难不倒。于是父母就带着全家开荒种地。首先是把屋后平时我们做游戏的空地挖出来种上了多种青菜,在墙根种上豆角瓜类,成熟时墙上结满了鹅眉豆(扁豆),瓦面上结了许多南瓜,这样多少对生活也是点补贴。只在周围小打小闹也不行,父母又向远处拓展,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是人民广场(县里集会和体育运动的场所),肚子也填不滿还开什么会呀!居民们就将人民广场蚕食了。我家人多母亲又能干圏的地最大。种上了大片的小麦,割完麦子又种红薯。这些粮食作物真成了我家充荒的"骨干"。这还不够母亲又将城乡结合部的许多空地开出来,种上了黄豆.芝麻.花生等油类植物,以此解决食油不够的问题。这样一来我家的主粮.蔬菜和食油就基本得到了解决。干过农活的人都应知道,大片的地一茬一茬的接着种,要播种.除草.浇水.施肥.除害.収割.打场.加工.储存等,这一切要花费多少人力和精力啊!然而这一切都是以母亲为主完成的。所以母亲那种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吃苦精神我是十分敬佩的。
               那年父亲又调到县食品公司当上了经理,他除了帮助做些地里的活以外,还想办法为我们打牙祭,他在食品公司的屠宰车间买些剔完肉的猪骨头,每次都是熬上一大锅骨头汤给我们泡饭吃,既节省了菜又增加了油水。母亲因此也受到启发在自家堂屋搞起了养殖。除了养鸡鸭还钉个笼子养兔,另外还养了头母猪。我们都说母亲把家里搞得脏兮兮的。母亲说:是卫生重要还是肚子重要?几个月后母猪还下了一窝崽,卖完小猪又养肉猪。60年我家基本做到了:"主粮基本够.蔬菜地里有.半月一次荤.花钱很少愁"。
               后来县里把我母亲当"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典型广为宣传。当时黄陂的有线广播成天播,地区的《孝感报》还刊登了母亲的典型事迹。除此以外,县文化馆还用连环画的形式办了展览。学校组织观看了宣传我母亲的画图。我真是高兴极了,自豪极了。再后来我母亲还被镇党组织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員。
          【故事链接】1962年是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的第一年,最少不太饿肚子了,虽说一切都要票但可以买到。我家除留点菜地外其他的都不种了,猪兔也不喂了。母亲一门心思地当她的街道主任。那时我在黄陂一中读初一。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你最可爱的人"的命题作文。我大伯父的女儿汪淑兰(郑州战友汪振华的妹妹)的作文题是《我的么娘》。(我父亲在上一辈的汪家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么,所以我母亲就称谓为么娘)。那几年我母亲还有点名气,因此这篇作文成了范文全班都知道。当时我的老伴也与我同班,她现在回忆说当年对我印象不怎么深,就是因为这篇作文加深了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因为我们住在一条街上,上学放学都同行。直至入伍。
    (图片一):看报纸1958年是个丰收年,
    没想到这都是浮夸的。1959年就闹荒了。


    (图片二):为了填饱肚子,城里人也在
    烂菜叶充饥。


    (图片三):农民在荒年就更可怜了,饿
    人的地方不少啊!图为河南信阳。


    138835138835 138835 [/img] じ 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战友网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8-20 15:4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梁剑淳 发表于 2013-9-4 14: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熬过来真的不易,记得小时候也吃过蔗渣饼,三蒸饭,谷糠伴红薯叶,自家还种了红薯,西红柿,由于缺乏经验,西红柿小小的、青青的,没油没盐,咽下肚子半天还吐酸口水,印象太深刻了。

    138190138190 138190 [/img] t t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9:27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胡作凯 发表于 2013-9-4 16: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代人的长辈就是这样的辛苦和勤劳,文章好象是写我们家一样。不过农村更苦,城市多少还有点供应粮,我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棵粒无收,沒能吃到一粒粮食。59年到60最苦,农民还沒来得及开荒自救,连野莱也挖不到,我们塆里也有饿死人的。60年开始各自种莱,这一年以南瓜为主。61年以红薯为主,这年我上初中(住读),每星期从家中扛一袋红薯,用瓦缽装一缽腌莱,一日三歺红署大概一年沒沾一粒米。腌莱呢因一点油也沒有,就是凉快天,放一个星期也要长霉,何气温高时呢。我每次将长了一层白霉的腌莱吃了,笫二天又长了一层霉也如法泡制。学校都是农村孩子,都是如此,学校不会给你热莱的。说来也怪,我从沒拉过肚子生过病。

    138623138623 138623 [/img] ⅲ 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10
  • 签到天数: 14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张相祖 发表于 2013-9-4 16: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自然灾害粮店供应的是用白茅根磨成的面,开封城周围的树叶都被当地的群众摘光了。回忆当时的情景,真是苦不堪言!

    138291138291 138291 [/img] z z z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13-9-4 1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本炎 于 2013-9-4 20:00 编辑

    房前屋后种粮种菜这是刘少奇提倡和推行《三自一包》以后才开始的,(即:自留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用当时的话说叫见缝插针,到后来实在是没地方可以种粮种菜了,各级领导干部又提出新的口号:找缝插针,就是指的这种情况。记得文化大革命刚开始不久,公社干部组织农村社员批判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开始时有年青人带头发言,批着批着,在场很多社员不愿意了说:你们这简直都是胡说八道,如果说不是刘少奇的三自一包,我们这些人还能坐在这里开会吗?恐怕早就饿死了,为人要讲良心嘛。不少人随声附和,组织者只好草草收场,以后再也没人批三自一包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5 18:20
  • 签到天数: 14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蒋庆文 发表于 2013-9-4 2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文章好!图片珍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8: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庆文 发表于 2013-9-4 21:11
    文章好!图片珍贵!

    谢谢庆文战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8: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本炎 发表于 2013-9-4 19:57
    房前屋后种粮种菜这是刘少奇提倡和推行《三自一包》以后才开始的,(即:自留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 ...

    如果中国坚持搞"三自一包",再加以固化常态化并与联产责任制结合起来,劳动力早得到解放,农村就早富了,现在还得走这条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8: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相祖 发表于 2013-9-4 16:12
    三年自然灾害粮店供应的是用白茅根磨成的面,开封城周围的树叶都被当地的群众摘光了。回忆当时的情景,真是 ...

    白茅根是什么样的没有見过,但榆树叶和树皮可以吃也尝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8: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作凯 发表于 2013-9-4 16:10
    我们这代人的长辈就是这样的辛苦和勤劳,文章好象是写我们家一样。不过农村更苦,城市多少还有点供应粮,我 ...

    虽说城里强一点那是多亏了我母亲能干,还是吃了不少苦,检破烂卖钱,下湖割鸡头米的事都做过。一次我提一篮菜去塘里洗,没注意被浪跑了,当时是冬天硬是等到晩上11点,篮子慢慢浪到旁边才捞起来回家。62年以后在一中也经常看見农村学生背红薯上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8: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剑淳 发表于 2013-9-4 14:48
    能熬过来真的不易,记得小时候也吃过蔗渣饼,三蒸饭,谷糠伴红薯叶,自家还种了红薯,西红柿,由于缺乏经验 ...

    是啊!那时好的地方并不多,应该你那时比我们小几岁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4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朱炳炎 发表于 2013-9-5 08: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看待这三年众说纷纭。我作为过来人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自然灾害古今皆有,如我国解放后1954年的洪水就是一例。走过十年的新中国,遇到了灾害也属正常,加上苏联逼债。对于当时不异于是雪上加霜。我认为把这归于大跃进有些牵强。是不是没有大跃进这三年就不会有自然灾害。我当年也在农村,也挨过饿,也吃过豆饼,吃过野菜,吃过菱角藤。如今灾年也有,但是现在我们的国力比较雄厚,抗灾的能力增强了,损失也就相应减少了许多。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8-20 15:4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梁剑淳 发表于 2013-9-5 09: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8:43
    是啊!那时好的地方并不多,应该你那时比我们小几岁吧?


    是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这里习惯把那三年叫“困难时期”,对那几年的事情印象很深,记得一次随父亲到乡下姑姑家,姑姑见城里这么困难,就把自家心爱的大黄狗给杀了,当时姑姑一家那个揪心的情景在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从那会开始我就对狗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唉·····一切都过去了。不过老了总爱怀旧。{:soso_e11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炳炎 发表于 2013-9-5 08:53
    如何看待这三年众说纷纭。我作为过来人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自然灾害古今皆有,如我国解放后1954年的洪 ...

    现在提三年困难时期较妥,当然究其困难形成的原因要全面客观的分析。应该说是人祸天灾所至,大跃进是诸多因素之一。公共食堂坐吃山空,本来就很脆弱的集体经济-下都崩溃了。浮夸风欺上瞞下到处赞歌唱得让决策者毫无度荒对策。大办钢铁当时压倒一切,许多地方弃耕炼钢,加之胡乱采矿伐木许多植被遭受毁坏给环境生态带来影响,更加重了灾害。当然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9: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剑淳 发表于 2013-9-5 09:06
    是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这里习惯把那三年叫“困难时期”,对那几年的事情印象很深,记得一次随父 ...

    老人都很怀旧,昨天看了你上传的那多宣传队的老照片,就使我浮想连连,许多人都很熟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10
  • 签到天数: 14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张相祖 发表于 2013-9-5 0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5 08:29
    白茅根是什么样的没有見过,但榆树叶和树皮可以吃也尝过。

    白茅根是一种药材,开封城外的沙子地上生长了许多白茅根,是我们开封的一种土特产。三年重灾害其间用这种白茅根磨成的面成为我们的主要粮食。开封城周围的柳树叶、槐树叶都被饥民摘光了,我也曾参加过到城外摘树叶的行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6 09: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相祖 发表于 2013-9-5 09:33
    白茅根是一种药材,开封城外的沙子地上生长了许多白茅根,是我们开封的一种土特产。三年重灾害其间用这种 ...

    这些我们的晩辈是想象不到的,尤其是你给他们创造了多么好的条件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2:10
  • 签到天数: 145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张相祖 发表于 2013-9-6 17: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6 09:54
    这些我们的晩辈是想象不到的,尤其是你给他们创造了多么好的条件啊!

    愿效春蚕吐丝尽,织成锦绣满天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汤从海 发表于 2013-9-6 20: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准确的困难时期是1959年,1960年,1961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祸天灾.根据老弟介绍的情况,你和你家还是比较幸运的.这些往事不能再提了,越说越伤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汪振全 发表于 2013-9-7 09: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从海 发表于 2013-9-6 20:08
    准确的困难时期是1959年,1960年,1961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人祸天灾.根据老弟介绍的情况,你和你 ...

    是的我们家是算不错的,汤兄老家可能更苦,不过那三年的经历对我们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11-27 13:50 , Processed in 0.07564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