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家书抵万金 早在公元757年3月,唐代诗人杜甫在《五言律诗》《春望》中写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意思是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贵重。充分说明了家书对别离亲人之间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家书被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4号墓出土了两封公元前223年的家书。可见中国人使用家书至今已经2000多年的历史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写家书依然是我国老百姓的主要通信交流手段。当时的家书是通过国家各级邮电系统逐级转送到达的,人们在自己经济条件能够承受的前提下,享受着通信的自由。 我们这些入伍的新兵,大多是没有远离家乡,也未曾远离亲人的农村青年,参军之前从未写过书信。就连家书的格式也是从语文老师的课堂上学到的。我只是在家时给别人代过笔,自己没有给亲戚朋友写过信。 到了部队家书成为每个战士,特别是新兵与家人沟通的唯一方式。我们这些生长在农村,生长在亲人跟前十几、二十年的小伙子,现在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军营,能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吗?不但如此,远在家乡的亲人也是一样的思念我们。就在入伍出发前,家人有一个共同的、而且是反复的嘱咐:“到了部队一定不要忘了给家里写信。”家书成为了新兵家人的企盼。现在,大家已经平安地到达了部队,自然要兑现当时对家人的承诺。 写信的三大件是不能少的。笔、纸和信封。班长们都是过来人知道新兵的需求,于是就带着我们新兵到军人服务社去购买。 我们团的军人服务社就在六团特务连的北边。离我们营区的北门只有一步之遥。服务社的后面就是我们团的家属房,部队干部安家的和临时来队的家属都住在那里。 服务社分两处,一部分是卖粮油肉类蔬菜的,一部分是卖日用小百货。这里面部队战士日常用品都很齐全。什么肥皂、牙膏、牙刷、碗筷勺子、信纸信封、钢笔等一应俱全。平时,战友们所需用品在服务社就可以满足,不用到商丘市内去购买。 新兵写信是一个苦差事。那不是写一封信,而是要写许多封信。好在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想好了一封就可以照此复制。可是那时没有复印机,复制也是要一封一封的抄写。没有桌子只好把自己的褥子卷起来,把方凳放倒坐上扒在床上写。一个人写4、5封信是少的,有一个战友一口气写了11封。凡是所有的亲戚朋友他都写到。当时发一封信是8分钱,但是我们战士发信是不用贴邮票的。信送到连队通信员那里,他会直接送到营部,营部通信员再送往团收放盖上三角邮戳就可以寄出去了。 自己写信到还利索,可是帮助战友写信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们那时入伍许多年青人是文盲,根本就没有上过学,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怎么能够给家人写信,他们只好找老乡帮忙。首先问清楚他们要说的内容,然后给他编排,写好后再念给他听。这些信大多数是公式性的问候和通报一下情况,目的是让家里知道自己的情况就行了。 等待回信也是一件着急的事情。当年从商丘寄出一封信,正常情况下4、5天才能到达家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到达的时间还要长。寄出的信只有收到回信后,才能证实家里已经收到信了。因此,只有收到了回信才能放心。于是,有新兵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就天天跑到连部通信员那里去问。通信员也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每天战友们的家信一到,就会第一时间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兵们的家书也就越来越少了。从原来十天左右一个周期,延长到半个月,再延长到一个月。由于新兵训练任务的加重,连队的教育加强,大家对家庭的思念也在逐渐淡化。把自己关注的重心转化到如何当好一个名符其实的战士上来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中去了。 新兵写信根据自己的目的不同书写的内容相异。个别战友因为部队粮食紧张而吃不饱时,便向家里叫苦,以便家里能够给他寄钱和粮票,满足他生活中的需要。绝大多数的战友知道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也不愿意为难自己的父母,便报喜不报忧。从而,让父母在家里能够放心。 家书给战友们带来了便捷,满足了战友们的需求。当年战友们交朋结友只有靠书信往来,甚至许多人谈恋爱根本就没有花前月下,多数是靠往来的书信完成的。因此,书信在当时成为了军人与家人沟通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三日
138583138583 138583 [/img] 忄 忄 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