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领袖(三)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9周年 农民是毛泽东始终依靠的对象,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毛泽东主席终身关注的目标。自从“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作为党的总方针后,毛泽东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方针。为了落实这个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毛泽东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始了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农村包围城市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取得全国性的胜利。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于8月1日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军经过浴血奋战最终退出了南昌城。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毛主席和与会同志在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土地革命”与“坚持武装斗争”的问题。从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而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就是开展武装斗争。 八七会议开完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向毛泽东征求意见,让他到上海中央机关去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具体部署。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通城和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装为第四团。卢德铭(原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任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 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击,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平江的龙门厂、浏阳的白沙、东门市等地。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第一、三团与第二团余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在向南进军途中,处境十分困难,在江西省萍乡县芦溪又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 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 10月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得到当地武装袁文才和王佐的帮助,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它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的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url] Ⅳ Ⅳ 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