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师战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战友网
查看: 594|回复: 5

军旅生活回忆:第一封家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8:09
  • 签到天数: 291 天

    [LV.8]以坛为家I

    张健 发表于 2023-10-19 11: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健 于 2023-10-19 11:37 编辑

    军旅生活回忆 l 第一封家书

    清晨,点开战友群,看到熟悉而陌生的战友发来的祝福语,不由得想起了军旅生活的日子,那是和战友们度过的难忘岁月,都是满满的回忆。如今,离开部队四十多年了,那曾经的军旅生活,将永远是我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现在,每每忆起往日的欢声笑语,每每想到那充满战斗豪气的训练场,我就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军营生涯,重温昔日的营盘美好。其中,还有新兵时第一封家书仍然历历在目。


    军营有句俚语:“新兵信多,老兵病多”。意思是说新兵初入军营,由于生活环境、角色、任务、人际关系的变化,可能出现焦虑、紧张、失落、烦躁等不良情绪,总想找人倾诉、寻求安慰,就会频繁上演两地书信。而为什么老兵病多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在执行任务时也可能会遭受伤害,比如在战斗中受伤、在训练中因为过度使用某个部位而导致损伤等。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7O年代末,当过兵的人对家书,都深有体会。新兵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眼泪和努力才能跨过想家这道坎。那时,新兵训练艰苦,很少有时间写信,却希望能经常收到家人来信。由于新兵第一次离家,收到一封家书,更是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也伴随着新兵的成长之路。真如诗人写的那样:家书抵万金。


    我当年收到第一封家信时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是入伍快一个月了。有一天上午,结束了新兵训练回到营房,我们洗好手排着队来到在炊事班门前空地上,唱完饭前一支歌,正准备围着饭菜盆蹲下就餐。这时,连部通信员走到我面前,把手中的信递给我说道:今天有你的家信。我高兴地接过家信,顾不得说声“谢谢!”,也顾不上吃午饭,转身离开饭点往安静处跑去,独自享受收到家书的喜悦。

    我把信拿在手里,并不急于拆开,而是先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才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拆开,抽出信纸,从信中开头称呼的那几个字开始品味。父亲在信里说:儿子,穿上军装,走进生活最苦、训练最累、管理最严的部队,在军营里体验社会生活,这就决定了你要比你的同学他们吃得苦更多、受得累更大。你喊苦说累,我非常理解,特别是象你这样在城市长大、没有经历过苦的人,真的很难为你了......


    母亲从小喜欢我,她不像父亲的宫腔:儿,你寄来的照片收到,看着你带着稚气的脸,阳光的笑容,穿着新军装仿佛站在我的面前,感觉你一下长大成人了。这几天,你灿烂的笑脸,那样的自信,还带着害羞的脸一直在我脑海。你瘦了,要注意身体。儿,新兵的训练非常辛苦我知道,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你能成为一名军人,妈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希望你要听首长的话,家里的一切不要挂念。

    等我看完家信,返回炊事班就餐时,战友们都早己吃完午饭离开了。正当我转身准备去炊事班询问有没有饭时,只见炊事班长和炊事员,一个端着饭碗,一个端着菜,从厨房间走过来喊我:这是你班长让我们给你留的午饭,快趁热吃饭吧。我双手接过炊事班长端着的饭碗,眼泪顿时湿润了双眼,流了下来......一封家书,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承载着厚厚的感情和思念;一封家信,写出了殷切期许。


    部队规定只能休息天才能写信。那天,早饭后,我坐在小马扎上,在床边铺开信笺写信。爸妈:我离开家已30天了,家里一切可好?我写下这封家书,是想与你们分享来到军营一个月的种种感怀。在部队,我学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自古忠孝难两全,我选择当兵这条路无怨无悔,你们的儿子是一个有血性的男儿。请你们不要担心,我一定好好努力,为国家为你们争光,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你们不用担心我适应不了部队生活。刚开始,我确实有些不适应,总是有点紧张。班长看出我的情绪波动,主动陪我聊天,告诉我怎样尽快融入部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白天训练时,我的队列动作有些不标准,班长就一直悉心指导我。我没有给你们丢脸,用最快的时间掌握了动作要领,还得到了班长的夸奖。这些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也有信心在部队继续磨炼自己,让你们以我为荣。


    整个新兵连三个月集训期间,每当一封信寄出,就数着日子盼回信,猜测着信中可能提到的内容。连队每隔一段时间才能收到一次邮包。每当看到邮包,新兵就会一窝蜂地跑过去,有时一次几封,有时一封都没有。收到信件的战友跑到僻静处,轻轻撕开信的一侧,谨慎地拆开,生怕把精美的邮票弄折。小心地抽出信纸后,一字一字地品读,包括署名日期都不放过,生怕把家人的一丝一毫感情漏掉。

    时隔多年,岁月的尘埃湮灭了许多往事。许多年来,我仍然对部队第一封家书内容记忆犹新。记得,李春波《一封家书》火遍全国,唱出了身在异国他乡之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唱出了在外地的儿女对家乡父母的牵挂之情。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互相传递信息和感情主要靠书信。家书传递着家人之间的牵挂和问候,它是维系家人情感的纽带,家书包含着浓浓亲情,是远方亲人的精神家园和寄托。


    四年后,退伍回家,就很少写信了,偶尔也只是给远方的朋友寄上一张明信片。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后,短信、微信、QQ、E-mail,只要鼠标一点就轻松搞定,再也不用翘首以盼地写信了。不知还有几人能体会到写信、等信的幸福呢?书信的消失,让平淡的生活少了一缕色彩,也少了一份思念。如今,路边那绿色的邮筒,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躲在洒满夕阳的角落里,安静地回忆着曾经的辉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战友网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11
  • 签到天数: 299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彭本炎 发表于 2023-10-20 1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代杜甫同志的《春望》都说绝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4 06:05
  • 签到天数: 113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汪振全 发表于 2023-10-20 04: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说法∶家信能顶半个指导员。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18 21:1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张五星 发表于 2023-10-19 2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书摧上进/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22 15:5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李晓侯 发表于 2023-10-19 15: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实在,细节渗透情感,相信能唤起大家的同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9-6 00:0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黄灼清 发表于 2023-10-20 01: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充分表达了老兵们的共同情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战友网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怀念战友|小黑屋|手机版|陆二师战友网 ( 京ICP备14052381-2号 )

    GMT+8, 2024-6-19 01:03 , Processed in 0.058412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