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又称为朱庇特神庙,它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东北85公里的贝卡平原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名胜古迹,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虽然经历近2000年的刀兵水火,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已经残败不堪,但残存的宏伟规模仍使人惊叹不已,公元前3000年,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阳神"巴尔"的庙宇,称为"巴尔贝克"("贝克"意为城,"巴尔贝克"意为"太阳城")。
公元前3000年,腓尼基人取代迦南人在此定居。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占领黎后,在黎沿海建立了贸易中心,同时也同化了由腓尼基人居住的巴尔贝克城,巴尔贝克遂易名为"希利奥波利(太阳之城)"。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认为希利奥波利战略地位重要,加快了希利奥波利和神庙的建设,并派军队驻防。其后奥古斯都皇帝驱遣两万名奴隶,历时数十年,在腓尼基神庙原址上大规模扩建。公元60年,巴尔贝克神庙基本竣工。
以后经过300多年的继续修建,最后成为规模宏伟的神庙群,用以祭祀罗马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美神维纳斯。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希利奥波利神庙改建成教堂,其中的阿夫卡神殿完全拆毁。君士坦丁大帝的继承人朱理安不信仰基督教,阿夫卡神殿得以重建。公元375-395年间,在提奥多亚的统治下,阿夫卡神殿又被废弃。该地区现存的许多基督教建筑物都是在提奥多亚时代建立的。从二世纪中叶起,罗马几位皇帝由安托尼乌斯带头,从事于这座神庙的扩建装饰工作,使之成为一座卫城。公元211-217年卡刺卡拉最终完成这座建筑物,使之成为一座要塞。七世纪时,阿拉伯人统治黎,巴尔贝克又恢复原名。
奥斯曼帝国时期(1516-1918),巴尔贝克隶属大马士革省。该城曾先后毁于发生在1158、1203、1659和1664年的地震,神庙大部分倒塌,居民多半迁徙。法国委任统治时期,巴尔贝克是大黎巴嫩的一部分。
法国委任统治时期,巴尔贝克是大黎巴嫩的一部分。今天的巴尔贝克神庙虽称作罗马神庙遗址,但它实际上是腓尼基文明与罗马文明相融合的产物。它历200年的刀兵水火而残败不堪,但残存的宏伟规模仍使人惊叹不已。据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古罗马建筑群,全世界包括罗马,迄今已找不到比它更完整的神庙遗址。从1956年开始至内战前,每年夏季都在这里举行巴尔贝克国际舞蹈和音乐节,酒神巴卡斯庙通常作为音乐节的会场。内战后巴尔贝克艺术节逐步得以恢复。
神庙由祭礼大厅、朱庇特庙、酒神巴卡斯庙、美神维纳斯庙组成,全部用巨石垒成,气势极其巍峨。庙外有巨石筑的高墙环绕,庙内的庭院和大殿座落在巨石砌成的高达数十米的台基上,巨石长19-20米,宽4.5米,厚3.6米,其中有的重达2000吨。
祭礼大厅 穿过入口,迎面有几块富有腓尼基特色的巨石浮雕,经过一个六边形的前院,来到祭礼大厅。厅长104.5米,宽103米。厅内有两个祭坛,古代曾用美貌少女活祭。由于大厅开阔,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曾在此建一座长方形基督教教堂,但后墙已毁。厅中原有128根大花岗石石柱组成的石廊已梁摧柱折,散乱遍地。 主神朱庇特庙 大厅西端,有石阶通向朱庇特庙。此庙约建于公元一世纪罗马尼禄皇帝时代,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四面以高大的石柱组成气势雄伟的柱廊,大殿正面各有巨柱10根,侧面各19根,共计54根。巨柱高达20米,直径2.3米,均由3节圆柱镶接而成。石缝之间毫无粘合剂,而刀刃不能入。朱庇特神庙已濒全毁,巨柱只剩下六根,排成一行。它们以其雄伟高峻被视为黎的骄傲,人们常把这六根大石柱和雪松并称为黎的象征。 酒神巴卡斯庙 朱庇特神庙之左是酒神巴卡斯庙。这也是一座科林斯式建筑物,约建于公元100年。正面耸立8根石柱,侧翼各15根,石柱高15米,直径2米,柱上刻满包括各种蔬菜水果的精致图案。石柱镶接成长廊,拱顶有巨石浮雕,刻有28个神像。神庙中有巴卡斯像,旁有大酒窖,四周墙上刻有葡萄和酒壶组成的图案。庙顶虽已坍坏,但四壁及石柱尚存。 美神维纳斯庙 巴卡斯神庙前为美神维纳斯庙,建于公元245年。此庙是一座圆形建筑,高68米,宽36米,四周环绕50根石柱,内供奉维纳斯神像。相传古代青年男女在酒神庙畅饮后,就来到这里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