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摘)河西走廊是中国东部通向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逐渐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西走廊段,是中国古城遗址最密集的地方,兰州、天水、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早已为人所熟知。
永昌汉明长城遗址东起永昌县与民勤县交界的大口子,西止永昌县与山丹县交界的绣花庙。而位于永昌县城北12公里的金川河峡谷中的长城,保存较为完整,形制也规整,全长224.1千米,其中明长城129.7千米,汉长城94.4千米,现实存约80公里。
永昌汉明长城的撑城、女儿墙、墩院、旗墩、烽燧等至今依然存在,蜿蜒绵亘,雄伟壮观,汉明时期长城的典型特征十分突出。其中部分地段的明长城是在汉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现可看到残存的明代烽燧6个、城障4个。
历经沧桑岁月,加之长期遭受自然风蚀、洪水冲刷及人为破坏,永昌汉明长城毁坏严重。喇叭泉、双豁路滩、绣花庙地段的长城占永昌长城的70%以上,大多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的戈壁滩,部分长城已被沙漠所覆盖。
中国万里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如今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横贯河北、山西、绥远、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
汉代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部匈奴的入侵而修建,永昌的汉代长城是早期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在明代时期,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和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就达到了高峰。它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以一重或多重关堡和烽燧为支撑点,构成一个从中央政权通过各级军事、行政机构,联系最基层军事单位以及守城戍卒的完整的、多层次的、纵深的明代在长城沿线还设置了九镇,确立了分段修筑、分段管理、分段防守的制度。镇下设路、关,沿线设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堡城、敌台、烽燧等不同等级、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机构。在建筑工程技术上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将原来的夯土墙改为砖石结构或内夯土外包砖石,并采用石灰砌缝等,使墙体更加宽厚坚固。防御体系。北方防御工程的历史缩影。 而明代长城亦称“边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和鞑靼、瓦剌诸部的侵扰。墙体使用的建筑材料包括砖、石、土三种,墙体的高低宽窄,根据当时地形的险要程度而决定。此外,长城沿线还建有各种城、关、隘口、敌台、烽火台、堡子等,它们与城墙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除此之外,墙体上的马面被发展完善为骑墙墩台,继而又由著名将领戚继光改进为可驻兵、积薪、储粮、御敌的空心敌楼。墙体上设宇墙、障墙、瞭望孔、射孔等附属设施,使墙体本身的防御功能大大增强。此外,火炮此时已用于战争之中,在长城附近曾出土明代火炮、火铳等,这更增加了长城的防御手段。明长城布局合理,战斗生活设施齐备,后勤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