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小军 于 2016-7-26 16:54 编辑 <br /><br /> (七) 路过宜昌思故友 动车过了潜江以后,很快就到达了宜昌东站。 宜昌,我并不生疏。最早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我从同湾的表叔那里得知的。有一年,表叔的工作突然从武汉调到了很远的地方。这年他回家过年的时候,我问到他工作的地方哪里?他告诉我是宜昌的枝城县。而且他还说,那里是山区进出很不方便,回家需要坐车乘船。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宜昌这个地名。那时我正在上中学,有幸从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宜昌这个我觉得神秘的地方。知道了宜昌到底离武汉有多远。 从1990年至今,我先后5次来到宜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2013年5月中旬,但茂贵、汪振全、彭本炎、何幼鹏和我,一行5人专程到宜昌来,给周光轩战友祝贺七十寿辰。 这次活动中,老周为了迎接我们这此不速之客竟然是全家总动员,三代齐上阵。就连孙子和外孙,也参与到接待陪同的行列。他们两个小家伙逗得我们这帮老家伙是笑声不断。两天的活动中,他们全力以赴的接待,用热情、周到、细致、全面,高规格、高水准、高热情来表达,应该是恰如其分绝不为过。 其实,我跟老周是第一次见面。尽管我们同期入伍,但是在部队多年并无交集。因为,他入伍在师炮团,而我在四团。尽管我们同是炮兵,但是他是大炮兵,我是小炮兵,平时的训练也很难遇到。 真正认识老周还是在《陆二师战友网》上。那还是2010年四团“八一”聚会的时候,何幼鹏递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陆二师战友网》和网址。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进入到《战友网》里,看到网上已经有了许多战友,其中也有认识的,但是绝大多数并不认识。当我输入报到的信息后,战友们都送来了欢迎的文字,其中也有周光轩战友。 战友网的交流中,我慢慢地与大家加强了联系。从多次的交流中了解到老周的一些信息。知道老周在部队曾经有过骄人的成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推动部队建设做出过特殊的贡献。多次出席过军区、军、师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曾经树为武汉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用他的实际行动在部队内部传送正能量,教育和激励大家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然后,由于当时的特定环境里,他也跟其他许多战友一道参与“三支两军”。他们后期受到了一些并不公正的待遇。但是,老周能够以宽阔的胸怀对待发生的事情。心平气和地要求转业回到地方。尽管领导多方婉留,由于他去意已决,故而脱下军装回归故里。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老周到地方后,发挥自己的特有的部队多年培养教育的优势,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度责任心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同样优异成绩,给我们转业干部做出的榜样。 退休后,他告别了自己的家乡,携妻随同子女来到宜昌居住。用他特有的敏锐眼光把握了发展的契机,发现宜昌房地产开发的前景。他把多年的积蓄用来投资,购置土地建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不仅如此,老周还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战友。他得知久别的战友张同林到武汉后,他让儿子专程开车前往武汉叙旧。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工作,又连夜从武汉赶回宜昌。正是他的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激励了我们。所以,就有了我们“五老”闹宜昌的活动。 我们到宜昌的第二天中午稍事休息后,眼看离开车时间已经不多了,老周安排儿子、女婿驾车送行。而且,他坚持要送我们到车站。在我们一再婉拒下,老周执意亲自把我们一行送到了宜昌东站。临分别时,他送给我们上等精品的《五峰毛尖王》茶叶。我们一一与老周父子握手惜别,深情地约定下次见面之期。然而,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在宜昌东站的分别竟然成为了我们的诀别。 6月18日20时,老周突然脑溢血入院。当晚23时经医院开颅抢救后,他却一直昏迷不醒长达半年之久。于2014年1月25日终因多方医治无效而撒手人寰。 得知老周离开去的消息后,战友们的心情都万分沉痛。回想起多年来,我们在战友网上建立起来的情感,想起我们相见时坦诚交流的心情,想起我们曾经约定到赤壁相聚,到郑州拜望首长的安排,由于他的离去而不能实现,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二〇一五年十月三十日
1382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