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新县会战友 (八) 革命将士光辉永存 从许世友将军故居出来后,我们去参观《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是今年4月11日落成。该馆位于河南省新县泗店乡屋脊洼。 从许将军故居出发的时候,老丁把老汤叫到我们车上了。我们一上车就开始聊起了去年别后的情况。正当我们聊得起劲的时候,老汤的电话突然响了。电话那头告诉我们已经走过了,老丁只好又返回。老丁打趣地说:“看来只要老班长在车上,我们就会把车开过了。去年去鸡公山就开到了湖北又转回来。” 我们返回后,看到老汤夫人和儿子站在叉道口等着我们。于是,老丁就跟着他们的车前行。经过一段山道的行车后上到半山坡上,这里有一个宽阔的停车场。我下车环顾四周,广场的北边有一座较大的建筑,建筑前沿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类似纪念碑的建筑,上面书写着“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十个醒目的大字。 进入宽阔的展厅后,让我耳目一新。展厅内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的建立、发展,以至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与历次战斗的情景都历历在目。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也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团。于1931年10月11月7日,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军、第二十五军,在湖北省黄安县(现为红安县)七里坪镇建立。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军事指挥由徐向前负责。方面军下辖第四军、第二十五军。第四军军长为徐向前(兼),政委为陈昌浩(兼);第二十五军军长邝继勋,政委为王平章。原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两军所辖各师归总部直接指挥。总兵力3万余人,民兵16万。时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不久,又建立红九军,全军共有6个师。 1931年12月下旬其攻克鄂东重镇黄安获重大胜利。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的兵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起围剿。10月12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2月转移到位于四川、陕西边界的通江县,在四川省通江县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总指挥部。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击败川军的三路围攻,力量迅速发展,遂将所辖四个师升格为军,依次改编为红四军、红九军、红三十军和红三十一军,又将川东游击队改编为红三十三军,共辖5个军,总兵力达8万人,地方武装25万。 1933年10月至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再一次击败以刘湘为首的川军的六路围攻,歼灭大量川军部队,并缴获众多武器等物资,大大充实了红四方面军的实力,使川陕革命根据地到达顶峰时期。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并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作战行动,决定发起嘉陵江战役。红四方面军集中方面军主力,分成第1、第2两个梯队,选择守军防御薄弱部位实施多路而有重点的突破,尔后向两翼及纵深发展,进占嘉陵江、涪江间广大地区,求得在运动中大量歼敌。 嘉陵江战役历时24天,共歼国民党军12个团多约1万人,攻克县城8座,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100余公里的广大新区,为红四方面军向川甘边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从战略上配合了中央红军的行动。 《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让我进一步对红四方面军有了一个全面的、全新的、系统的、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那些英勇奋战前仆后继的将士们感到由衷的崇敬,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生命。 展厅内有一个介绍泗店乡在当年革命斗争中的历史贡献的专题深深地吸引了我。泗店乡是中国将军第一乡,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这里培育了郑维山、张池明等9位叱诧风云的共和国将领,献出了桂步蟾、桂恒荣等2000多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这里有“桂步蟾烈士革命活动纪念地”、“乘马区农民自卫军指挥部”、“农民自卫军北界河战斗旧址”、“抗日墙头标语”等文物保护单位多处,郑维山将军故里景区被命名为信阳市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 《红四方面军将士纪念馆》馆址就在郑维山将军故居所在地。纪念馆左侧有一条通往山上的道路,直通后山的将军石。那里有一个山洞,是郑将军儿时放牛躲雨的地方。途中还有一座将军亭。当时彭本炎、汪振全几位战友专程上山观光。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