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品尝烩面 看到战友画家在大厅为我们战友登记服务,我们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深知我们此行为登封战友增添了许多辛劳,而登封的战友们也都是全力以赴,着实令人佩服。 登记结束后,紧接着到酒店服务台领取住房门牌。毛委员让我们上楼放好物品后立即到大厅会齐,准备解决腹中空虚的问题。 我们到达下榻的酒店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由于大家都急于往登封赶,中午饭也没有来得及吃。这时,大家早已是饥肠辘辘。 毛海根战友深知我们当前的急需,提出给我们找地方先就餐以解燃眉之急。我觉得这个点午饭时间已过,想找个饭馆拉开架式搓一顿显然是不现实的。我知道河南面食具有特色,面馆比比皆是,而且面食制作也快捷。于是,建议找个面馆填饱肚皮就行了。老毛采纳了我的建议,就让登封战友领着我们到马路对面的一家面馆就餐。 当我们进入面馆后,老板给我们介绍了几种面食让我们选择。这时候我突然听到有烩面。提起烩面让我想起了老毛曾经告诉我郑州有个战友开了“金字烩面”面馆的事。那还是2012年3月30日毛海根在战友网上发帖《又见金字烩面》内容: 武汉战友彭本炎,何幼鹏,明小平等一行驱车经南漳、南阳、洛阳后,28日来郑州,人未到,幼鹏电话已至,点名要弥补上次来郑没有吃到河南烩面的遗憾,要先尝尝河南的烩面,这一点小小的要求实在是举手之劳,怎么战友的金字烩面就在我的楼下,近水楼台。方便极了。中午一点武汉战友一行风尘仆仆来到郑州,车刚停下就直奔金字烩面而去。要上几个小菜,几瓶啤酒,然后就是主食烩面了,幼鹏说:感觉好极了!老板战友孙金奎虽然忙着开新店,没有到场,但金奎战友的心意我们已经领到啦!午餐虽不是大餐,但但大家品的津津有味,直到临走还惦记烩面的美味,这也叫余味绕梁吧!借此机会我也将刊物上有关金子烩面的文章转载一篇,与战友们一起品赏! 从此这烩面在我脑海里扎根了。我还多次向毛海根提出:“只要我到郑州,你一定要领我去品尝金字烩面。”今天听到老板介绍有烩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吃烩面”。好在我们都在河南当过兵,对于北方的面食大家都情有独钟。听说是面食,大家也就异口同声的同意了。于是,我们一起品尝登封的烩面。 尽管我点了烩面,其实我根本就不知道烩面是什么,只不过是一种猎奇的心里想品尝新鲜而已。当老板把一大碗热腾腾的烩面很快就递到了我们的面前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烩面。 老板把满满的大碗烩面端到战友们面前,大家也顾不得相互谦让,只听见一阵“呼呼”之声过后,战友们以军中的速度快速解决了“战斗”,腹中空虚的问题立马得到了缓解。在战友网上大家提到以烩面,没想到在郑州没有机会品尝,到登封来提前品尝了我向往许久的烩面。 据说烩面也是有来历的。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回民农院。回民母子心地善良,将家养的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羊非羊、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亦称麋鹿)屠宰炖汤,又和面想做面条为李世民解饿。但追敌逼迫,情形紧急,老妇人草草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煮熟后端给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于是策马谢别。 李世民即位后,整日山珍海味倒觉不出什么滋味,就想起吃过的回民母子做的面,想到他们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寻访回民母子,以厚加赏赐。还真是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那母子。太宗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从此,唐宫庭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 后来,因为四不像极其稀少,觅猎困难,武则天为此杀几贡使仍无济于事,只得取山羊代替四不像,麒麟面也改称山羊烩面。但是经御厨、御医鉴定其口感滋味和医用价值都不亚于麒麟面,于是羊肉烩面便成为宫庭名膳,长盛不衰。 清代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逃到山西避难,仍牢记烩面补身祛寒,多次差总管李莲英诏贡山羊做烩面食用,及时解除了寒疾病险。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御厨庞恩福因不甘宫庭御膳房苛律束缚,逃出皇宫隐居黄河河南段后,正宗的原阳烩面才传艺民间。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138350"><link href="http://138350/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350 [/img] ォ ォ 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