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初临大海感受深 这次浙南勘察是我第一次来到海边面对大海,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感慨。同时,让我对大海有了初步的认知。 站在海边的高处,面对茫茫大海,放眼望去一望无际。海上不时有船只从眼前掠过,有的是近海运输的货轮,也有的是出海捕鱼的渔船。一群群海鸥在海面上飞过,它们盘旋在海面上翩翩起舞,似乎在给人们展示它们优美的舞姿;它们不时扎向海面,从海水中获得“战利品”,从而展示它们高超的技艺。 浩瀚无边的大海,给人以无比宽阔无垠的感觉,同时启迪人们的博大胸怀。大海送来和煦清新的空气沁入人们肺腑,不知不觉让身处海边的人们心旷神怡。 我长期生长在内陆,只能从书本上了解一些有关大海的常识,是第一次来到海边看大海,对于大海的一点一滴都感到好奇。这次亲临海边,实实在在地领略了大海的风光,亲眼感受到了大海的丰富内含和无穷的魅力。 正因为首次看到大海,大海对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大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了无数的生命,这些生命形成了庞大的生物链,它们相互依存,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一代代繁衍发展。大海同样也哺育着人们,以它慷慨的馈赠源源不断地给予沿海渔民的生活源泉。沿海渔民依靠大海的资源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他们祖祖辈辈靠打渔为生,用大海中的丰富资源让世代子孙繁衍不息。 捕捞是渔民生活的主要途径,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到大海里讨生活,日复一日地辛劳在这茫茫大海之中,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大海的潮水慢慢地退去的时候,一群孩子背着各种各样的鱼篓追逐着海水,在海滩上找寻着他们认为需要的海产品。他们时而戏耍,时而追逐,时而寻觅、时而捡拾,一直追逐海潮到裸露的海滩深处,我们肉眼几乎难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等到潮水再度缓慢上涨的时候,他们一个个满载而归。沿海渔民把这个活动称之为“赶海”,赶海已经成为了渔村孩子们每天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有的老人和妇女在海边用小铁钩拨开礁石上附着的小贝壳,取出硬壳中的肉。我们不明白用意,他们告诉我这是一种比较好吃的海产品—海砺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海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有时候大海的另外一面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天中午骄阳似火风平浪静,海湾里突然增加了许多的渔船,而且港湾口依然有许多渔船鱼贯而入。我们觉得奇怪,这么好的天气,渔民为什么不下海打鱼。他们告诉我们:“下午要刮大风,渔船必须回来避风。” 下午4时,果然刮起了风,而且这风逐渐加大直到狂风大作。我们好奇地站在避风处观察大海的动静,只见平常文静的海面顿时巨浪汹涌,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岸边扑去,直接拍打到岸边的岩石上,激起了几层楼高的浪花。这时,大海一改其温柔敦厚的面目,暴露了它凶残肆虐的特性。刹时狂风怒号海浪滔天,巨大的浪头无情地拍打着水中的礁石,许多礁石成年累月在浪涛的冲击下已经是千疮百孔伤痕累累。 停留在港湾里的渔船,虽然也在随着海水涌动。但是风浪被港湾外侧的半岛挡住了,因而避免了大自然给予的无枉之灾,平安地躲过了狂风恶浪的袭击。渔民在与大海交往的过程中,就是这样凭着对大海变化准确无误的判断,精准地掌握大海特有的规律,从而严谨地把握着自己的命运。 风浪尽管减少了打鱼的时间,但是也给海边的渔民送来了实惠。风浪过后,成群结队的人们,又随着退却的潮水去捡拾需要的海产。尽管我们分辨不出来他们收获的成果,但是从他们的笑脸上可以看到收获后的喜悦。 几天的渔村生活,我们感到了当时渔民的艰辛。他们毕竟远离城市,难以感受到城市的气息。他们多数的男人是要出海的,海面上的风险对他们是无情的考验。随着沿海人口的增加和大海中的过度捕捞,近海的渔业资源已经处于严重不足的状况。人们辛辛苦苦地出海,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收成,致使沿海渔民的生活难以为继。有的渔民家庭的妇女和老人不得不在沿岸开荒种地,以求补贴家庭生活之需;也有的渔民干脆弃渔为农,全家以种地为生。 二〇一四年一月二十二日
138079138079 138079 [/img] 訁 訁 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