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发兄弟,我来迟了!》作者:孟智辉
2009年3月10日,辗转数千里,带着原南京陆军学校第四期军事大专队六队全队近130名战友的深情厚谊,踏上了湖北仙桃的土地,去完成我们一个多年未实现的愿望。去履行我们一个多年未完成的使命,24年了,让我们梦中牵挂的两位老人----烈士邹又发的父母。
邹又发烈士,男,湖北沔阳(今仙桃)人,毕业于南京陆军学校.分配至一军一师三团特务连任工兵排长.1985年1月15日在对越自卫还击攻打986高地的作战中,率领破障队在雷区中开辟了500米通路,身先士卒,英勇战斗,为掩护步兵战友冲锋,遭敌炮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4岁,战后被追记一等功.
首先,寻找烈士父母的过程是艰难的。2003年10月,原南京陆军学校四期六队的战友在南京聚会,纪念我们毕业二十周年。二十年了,许多人单位撤编,工作调动,人员分散在华东六省一市,加之没有经常的联系,集中起来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的艰苦努力下,120人的学员队,除了牺牲和去世的四位同志和一位没有联系上的学员,还是来了95人,许多人拥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会后,我编写了一本精美的纪念册,内容有校史,队史,学校大事,全队战友的风采等,可是写到邹又发烈士的时候,除了简历和遗照,什么信息也没有,他的家在哪里?他的父母还健在吗?他的墓在哪里?他还有哪些亲人?这些都不得而知。从此,我开始了艰难的寻找,去邹又发生前所在的部队走访,找到任副师长的同学,可找到的只是简单的资料,由于邹又发原所在的单位撤编,知情的领导工作变动,一切却查无音讯。其后,又打电话到仙桃市人武部和民政局寻问都没有确切的消息。2008年11月,我队战友又在浙江温州----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举行毕业25年聚会,寻找烈士家属的这个问题又摆上了议事过程,每次聚会我们都重复着同样一个内容,悼念烈士,向烈属和伤员捐款慰问。聚会结束,我就把寻找邹又发烈士家属的信息发在各个战友网上,很多素不相识的战友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都一一做了尝试。终于,《仙桃在线》上刊登的信息有了反馈,仙桃籍的三团修理所战士刘波告诉我,他听在仙桃客运总站工作的战友马世发(曾在一师工兵营服役)讲过这件事。
事情有了转机,我又委托在湖北黄梅工作的同学何森发核实此事,结果属实,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到达武汉后,转了不下六、七次车,我与陆二师战友联谊会杨铭志秘书长在刘波战友马世发战友的陪同下,终于来到了烈士邹又发的客乡----湖北省仙桃市胡杨镇旭光村三组,村支书肖梅兵,村长曾晓海在村口等着,“邹又发兄弟,我来了,我们来迟了”,心中默默地念叨着泪水止不住地默默流着。见到了两位老人---- 82岁的父亲,80岁的母亲,都很健康。仰头看着挂在屋顶的烈士证书和一等功证书,默默地,心中在翻腾,一双双握着老人的手也在微微颤抖。稍许平静下来,请二老坐下,双手递上全队战友捐献的7000元现金和2003年编写的纪念册,我看到了老人眼中的泪花。我一个劲地说:“大伯,大妈,我来迟了,我来迟了。。。。。。”;泪水止不住流下来。大伯一个劲地说:“不迟,不迟,不迟。”同来的三位战友也倾其所有,掏出了所带的钱递到烈士父母的手中.
这位老支书,这位坚强的老人,紧紧地抓住了我的手。
烈士的塔和碑就建在老人的祖屋后,是政府1998年在烈士牺牲13年后给修建的。默默地献上花圈,敬上香,烧着纸钱,端详着烈士遗像和默念着记载光辉事迹的碑文。肖支书和曾村长也陪着我们默默地流泪。
“又发兄弟啊,二十四年了,终于见到你了。大伙给你敬礼了!”所有的战友都敬上了军礼!”
天色晚了,老人家执意要留我们吃晚饭,不好推辞,端上丰盛的家常菜,老人家端着啤酒不停地敬我们。这顿饭是在我含着眼泪的情况下吃完的。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顿饭。
深夜,我与陆二师武汉战友联谊会的杨铭志秘书长,原三团修理所的战友刘波,原一师工兵营的马世发一行四人,在村支书肖梅兵、村长曾晓海陪同下回到了住处。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到了战友之间的浓浓情谊,素不相识的几位战友,在一个共同使命的号召下,配合的是那么棒,任务完成的那样好。
谢谢了,湖北的战友。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138334"><link href="http://138334/8.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138334 [/img] o o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