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说女兵不读书?
• 5楼 韦丽丽2009-01-22 17:15:50
年轻人与书为伍,当兵更不例外。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女兵看的书很广,很杂,还常常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
当兵走时,父亲特意送给我两样东西,一个是针线包,还有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我把这本字典当作随身老师,一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刚到部队不久,《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发行,大家通读的热情很高,还写心得,作笔记。那时发行量少,我意外地得到两本,自己留一本,另一本寄给了开 封的李 老师。现在想想好可笑,生怕老师没书看。
上卫训队时,我们手里只有一本《卫生员教材》,好多人害怕学医,怕血,怕见死人,坐在这里真有点被逼无奈的感觉,当葛国辉队长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地讲了第一堂课,把枯燥乏味的生理解剖讲的透彻易懂,一下就调动起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使我们对学习医学有了兴趣。结业后,我没有参加实习,直接分配到门诊理疗室,不久院里送我到湖州九八医院理疗科学习,得到一本《理疗学》,又到书店买了《针灸学》等,我认真学习,反复练针,练扎针也象老兵那样,先扎萝卜,再互相扎,最后才扎到病号身上。看到病人满意地走出治疗室,病痛渐渐消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几年后调到九八医院进入制剂室,调换了工作,一切从头开始,办学边干.在老司药的带领下学习掌握了一些制造片剂,针剂,合剂和大输液的知识. 由我们四人保障全院自制药品的供应,虽然很脏很累很忙,但我们内心很充实很快乐!后来回到地方没有从事医疗工作,可是,在我的床头柜的书里,常年放着一本《家庭医学全书》。
三十多年前部队驻地离城镇比较远,交通不便,看书很难,谁要是有本书,大家排队轮流传阅。当时还流行看杂志,有《十月》,《译林》,《钟山》,《读者文摘》,《小说月报》,《解放军文艺》等等,也不知是谁从哪里弄来的,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有一篇反映自卫反击战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让我们留下许多辛酸的眼泪,真正感觉到战争的残酷。还记得有一套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在医院接力传阅的情景,我们工作在门诊,白天上班比较忙,晚上是咱的自由,大家抓紧时间,排着队,一个接着一个,看得快的一二个晚上就能看完一本,看得慢的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一个个被那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
女兵的生活丰富多彩,空余时间, 女兵们也会从书中挑选一款漂亮的花色,为自己打一件毛衣,美美地穿在身上,使自己仅仅暴露在外的颈下那块三角地带与众不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还有大胆的男兵让女兵帮他们打毛衣,,一针一线织出了战友情,今天想起来都是暖暖的。
书,是我们共同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有书陪伴一定不寂寞。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