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树下11
八
那时,在农村一个妇道人家带个孩子生活非常不易。解放后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又成立了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的热潮蜂拥而至。周而复始的会战、夜战、深翻土地、抢收抢种等让农民忙活的筋疲力尽。好在村里成立了食堂,孩子高程放学后可以和母亲一起在食堂就餐,母子俩的生活还算过得去。可好景不长,冀东地区接连遭受了蝗灾、旱灾、水灾三年自然灾害和三年困难时期,使母子俩和乡亲们一样遭受了苦难。 从 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所导致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在1960年,55%的耕地或多或少遭受到干旱或者其它恶劣天气,其中60%的耕地根本就没有降雨。 所有这些因素导致1959年中国粮食产量较1958年下降15%,而1960年产量又在此基础上再下降15%,大部分地区的粮食、棉花产量跌落到相应1951年的水平。直到1962年,粮食产量才开始回升。 绝大多数饥荒的起因不仅是因为食物产量下降,而是因为不合理或者是低效的食物分配,结合着对于问题严重程度认识的信息匮乏或者干脆是有意的误导信息。在1959年-1961年的这场大饥荒中,各级政府官员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农村的基层干部因抢着虚报收获产量,而导致公社干部据此征收的公粮数量增加。留给当地农民口粮和种子粮大幅度减少。政府规定的歉收返销粮和救济粮也因为官僚主义作风导致农村口粮的大饥荒。 村里的大食堂已没有粮食下锅。当时村里流传一句顺口溜 “走进食堂门,看见一大盆,盆里照进碗,碗里照进人” 就是当时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粮食,社员们开始把玉米骨头粉碎当粮吃,妇女和儿童到处采树叶、挖野菜充饥。村民开始出现大量的浮肿现象,病死饿死现象开始出现。 没有饭吃,正是长身体的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呢?面黄肌瘦的孩子望着妈妈,妈妈心疼的望着孩子。面前的一切,叫秀兰怎么办呢,正当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她想到了高占才。对!孩子已经十多岁了,该叫他找他爸爸去了。到了他爸爸那里兴许能是条活路。 多少年了,秀兰从没有主动给高占才写过一封信。这次她找人把自己的想法和困境写好后,急匆匆的把信送到很远的公社邮局信箱,等待占才的回音。 占才接信后,对秀兰的困境十分难过。他知道这么多年来秀兰一直替占才关照着城里的父母。直到二位老人过世,秀兰还赶到城里披麻戴孝,和家人一起料理后事。他非常理解秀兰一人抚养孩子的艰辛。他急忙回信,嘱咐秀兰,托大哥高占福把高程送到北京,乘坐从北京到长沙的一次特快列车赶到长沙来,到占才那里继续读书。 孩子要走了。孩子要远走高飞了,孩子要离开妈妈了。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啊!走前的那一夜,从秀兰的房间里传出了母子俩撕心裂肺的哭声。妈妈抱着孩子,孩子拥着妈妈。这种离别之情简直无法言表。十几年来,孩子和妈妈相依为命,慢慢拉扯长大,孩子就是妈妈的命根子啊!可是,不送孩子去找爸爸,孩子的出路在哪里,能看着孩子跟着自己活活的受罪吗? 哭累了,哭睡了,眼泪哭干了,眼睛哭肿了。秀兰醒来,看着泪眼朦胧孩子,她慢慢的抚摸着孩子的额头,嘴里呢喃着“孩子去吧,去找爸爸吧”。 第二天,孩子没有忘记看一眼房边的大柳树,穿上妈妈为她改做的布衣,告别了乡亲,在大伯的照顾下,高程到了北京火车东站,坐上了北京开往长沙的一次特快。孩子像鸟儿一样从秀兰的怀里远走高飞了!
138320138320 138320 [/img] ペ ペ 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