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茶书轩】一人一茶,挺好·系列十四 ——从七大茶味到四季喝法,随龄选茶技巧及4大禁忌指南
前言:一人一茶,挺好。天微亮,抓一撮西湖龙井,投进透亮玻璃杯,沸水注下时,青碧叶片便在水里轻轻舒展,像刚醒的春芽。白汽袅袅升起,裹着兰香似的清甜漫上来。抿一口鲜爽,随手划开手机,抖音上“茶韵茶思”博主的“茶知识”一下勾住目光。细瞧才发现,从茶类分辨到饮用门道,全是干货,越看越有感触 —— 索性,不如敲成文字,感悟分享茶友。
中国七大茶风味
原来七大茶各有各的妙处:绿茶鲜爽如晨露,红茶温润似暖阳,乌龙茶醇厚里裹着兰香,白茶清润像初雪,黄茶甘和若春溪,黑茶沉稳如古松,再加上花茶的清雅芬芳。从前只知端杯喝茶,哪懂这讲究?今天才了解才明白,每种茶都有独属的风味与脾性 —— 选茶就像寻朋友,得摸清脾性才知合不合心意。这般一来,喝茶便不止是解渴,倒多了层知己相逢的趣味。
四季茶饮应时节
春天喝花茶,困意像被春风吹散,浑身都松快;盛夏暑气重,抓一撮绿茶冲开,鲜爽直透喉咙,舌尖还留着草木香,暑气顿时消了大半;秋燥袭人时,乌龙茶最合时宜,茶汤里裹着兰香,喝到胃里润润的,燥意悄悄退了;寒冬里捧杯红茶,茶汤入喉时,暖意从胃里漫开,连指尖都暖起来。按季节择茶而饮,原是顺着时节的巧思,喝的不只是茶,是和自然的默契。
喝茶需随年龄变
少年期(10-18岁):少年正是身体拔节生长的年纪,喝茶得挑性子温和的。像普洱熟茶就很合适,茶汤柔滑不刺激,不会给肠胃添负担。从前总觉得喝茶是件随意事,如今才懂,给少年选茶得像照看春苗,避开烈阳、选对雨露——温和才是最好的关照,这杯茶里藏的,是对成长的细心。
青年期(18-30岁):青年总被生活推着往前赶,压力攒得多了,疲惫也常挂在身上。这时喝茶就得选“得力助手”:绿茶像清晨的清风,喝一口提神,思路都清亮;乌龙茶带着兰香,解乏又解腻;黑茶则能悄悄帮着调代谢。这些茶像懂你的朋友,贴着状态来,原来喝茶也能给生活加把劲。
中年期(30-60岁):人到中年,越发看重身体这棵“老树”的养护。红茶温润,能暖脾胃;白茶清和,慢慢喝着,还能帮着护骨骼、稳血糖。把喝茶和养生揉在一起,捧着茶杯时,既能闻着茶香放松,又能让身体悄悄被滋养。这般喝茶,不只是消遣,倒成了给健康添砖加瓦的巧办法。
喝茶四忌要记牢
不喝浓茶:从前总觉得茶要泡得浓才够劲,看着茶汤酽得发苦才满足。后来才知道,浓茶里鞣酸含量高,喝多了会刺激肠胃,有时还会让嗓子发紧。原来喝茶从不是“越浓越香”,像做菜放盐,多一分则过——适量才能品出茶香,若为了“够味”伤了身体,反倒辜负了茶的好。
不空腹喝茶:有回早起没吃早饭就泡了杯茶,喝两口胃里像被凉水浇过,泛着涩意还隐隐发慌。后来才明白,空腹时胃里空空,茶里的酚类物质容易刺激黏膜。原来喝茶得挑时机,先垫块点心或喝口粥,让肠胃有个“缓冲”,再品茶时,茶香才更顺溜地钻进喉咙。
不喝新茶:刚采的新茶看着鲜灵,实则带着生涩火气,入口可能发燥,甚至让嗓子不舒服。放个把月就不一样了,火气慢慢退去,茶汤变得温润顺口。这像与人相交,急着靠近未必舒服,等性子磨得柔和了,才能品出真味——喝茶和待人一样,都得有点耐心。
不喝晚浓茶:试过睡前泡杯茶解腻,结果翻到半夜没睡意,后来才懂是茶里的咖啡碱在“捣乱”。若实在想喝,选红茶、熟普这类发酵足的茶,咖啡碱少些,小口抿着解馋,夜里也能安安稳稳睡个好觉。这小窍门,爱茶人都该记着。
结语:茶早成了生活里的老熟人,从选茶到入口,处处藏着门道。按季节择茶、随年龄选饮,避开那些忌讳,才能喝到茶的真味。此刻杯里的茶刚过四道,茶汤从浓到淡,最后只剩清润的回甘,杯底的茶渣沉得安稳。指尖刚好敲完最后一个字 —— 原来写茶的过程,和喝茶一样,从鲜活到平和,都藏着惬意。一人一茶,在茶香里琢磨门道,这样的日子,让人惦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