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健 于 2025-8-3 08:26 编辑
原标题:八月一日,建军98周年——松江老兵合唱团吹响爱心集结号,老兵为抗美援朝前辈捐款传薪火
八月一日,松江退役老兵沉浸在庆祝建军节之际,松江老兵合唱团正干着一件实事。下午13:14,合唱团夏主任在工作群里吹响了“冲锋号”:战友们,我刚接到通知“今年市老年基金会松江区代表处在腾讯公益平台开展“关爱抗美援朝老兵”捐款活动,标的4万元。想请您发给老兵合唱团和大家一起来积极参加做慈善献爱心。”简短号召如战令,瞬燃群中老兵们滚烫热忱。笔者特撰此文与诸君共飨——让这一份爱心今天、明天持续着。
无需动员,老兵们指尖翻飞:点开腾讯公益小程序,输入金额,确认提交——动作如当年枪膛里飞出的子弹,干脆利落。合唱团组委高伟忠又是第一个点开捐款界面,这场景并不陌生:2024年8月27日“乐享足道”公益活动,也是他率先按下捐款键。两度冲锋在前,像当年战场上的标杆,瞬间带动群里许多双手。没有迟疑,无需多言,一份份心意顺着指尖流淌,在群聊界面连成温暖的星河,让军人的担当在数字时代依然掷地有声。
工作群里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积极响应,略表心意!”“已捐!”朴素留言里,藏着不朴素的重量。那一笔笔捐款,是后辈对“最可爱的人”滚烫的仰望——是对抗美援朝老兵的感怀,更是军装接力中不曾褪色的守望。据悉,松江现有118名抗美援朝老兵。当年,他们雄赳赳跨过鸭绿江;如今,这些九旬老者复员后扎根乡村,靠镇保、农保度日,日子清贫。老兵们的岁月痕迹里,藏着民族的精神密码,也成了此刻爱心汇聚的坐标。
这个建军节对潘安农格外不同。指尖在屏幕上轻点确认时,他特意将金额调到 300 元,当“公益捐款纪念”电子证书弹出,老兵摩挲着屏幕笑了,眼里闪着比军功章更暖的光:“给志愿军老兵关爱,这节过得有意义。”余蒨、曲建平、朱良仁、张耀东、于捷…… 一个个名字跟着跳动。金额或多或寡,却都带着军人间的默契 —— 就像当年在训练场并肩冲刺,此刻他们以爱心为跑道,把建军节的意义,写进了每一笔滚烫的牵挂里。
合唱团成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沈亚环和笔者曾谈及此事,眼中泛起暖意:“我父亲沈连坤是志愿军战士,当年在朝鲜当炊事员。他说,锅碗瓢盆也是武器,热饭热菜能给战友添力气。枪林弹雨中,他踩着炮弹坑送饭,硬是把‘后方’守成了‘前线’。”如今父亲常去泖港学校,给孩子们讲志愿军故事:“冻僵的手指扣扳机有多难,战友把最后一块干粮让给伤员有多暖……”老人用亲身经历,让红色记忆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据悉,“关爱抗美援朝老兵”已是松江区老年基金会代表处的第二个公募项目。夏主任坦言:“捐款数额或许有限,但这份心意重逾千斤。”他盼着这束微光能为老兵驱散孤寂、纾解生活难题,让他们触摸到社会大家庭的滚烫暖意;更期待这份爱心能如星火燎原,在接力中愈发炽热。正如老兵合唱团践行的那样,脱下军装,军魂不减——用点滴行动续写军人担当,让慈善公益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化作军魂永不褪色的鲜活印记。
|